2007-08-29 15:20:02菲菲

中元思親

※以上照片截自網路516c72d_l

  父親去世時的祭典上,菲菲不肯拿香祭拜,因為基督徒是不拜偶像的,至今我耿耿於懷的悔恨呢!
  父親是至親,生前在世時,對我疼愛有加,是我生命的依靠,然而我卻因為個人的信仰不同,竟然堅持已見不持香,現在想來,真的後悔當時自己的行為與決定。
  如今,想通了許多事理,宗教的教義應當是勸人為善,慎終追遠的精神是緬懷先烈,飲水思源倫理孝道的應有恭謹舉止,祭拜祖先的傳統禮俗不應該因為信仰類別的不同而剔除;在中元普渡的今天,我虔誠的上香祭祀,渴望父親像頭七時來看我,希望能跟萬般思念的父親相會。



《韓詩外傳》卷九,“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孝經》第二十章,“萬金空奠思親酒,一滴何曾到九泉,與其死後祭之豐,不如生前養之薄也。”
俗語說:「在生(世)喫一粒豆,較好死後孝(祭拜)豬頭。」


  這首《蘇武牧羊》,是父親生前最喜愛用胡琴拉奏的曲子,可惜未能找到專用南胡演奏曲,我搜尋了許久找到了這同樣迴腸盪氣洞蕭管樂演奏,以聊表對父親追思心意。
演奏曲:http://www.ge520.com/mp3/suwutheshepherdsuwumuyang_59112.htm


蘇武簡介
  
  西元100年,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扣,堅貞不屈,被放逐到冰天雪地的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但他不畏強暴,抗爭十九年後勝利回國,成為千古不朽的愛國英雄。

  歌詞為長短句,音樂也仿照詞調傳統作上下片處理,除第一句引子之外,上下片的曲調完全相同。樂曲採用民間“背工調”手法,用清角音4而不用角音3,顯示出北方民間歌曲的風格。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兩句則改用3而不用4,與前後形成調性調式上的對比,加強了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精神,它音調流暢,內容通俗,感情深切,因而流行較廣。



《蘇武牧羊》歌詞: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血,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緊。夜坐塞上時,聽笳聲入耳慟心酸。

蘇武,留胡節不辱!轉眼北風起,雁群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二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不稍虧。終教匈奴驚心破膽,拱服漢德威。

上一篇:了卻

下一篇:傾聽

Ming 2007-12-20 22:44:39

我恨 我痛 我遺憾
蘇武牧羊 亦為腦海裡爸爸對我唱的兒歌
願時光倒流 .....

版主回應
此首曲哀戚悲調,亦被葬儀社拿做當喪禮時的背景音樂,當時極為諷刺的感覺。喪禮中送父親走最後一程的達禮,家屬圍繞靈柩瞻仰父親最後遺容,全家人哀慟嗚咽,聽從友人告誡不能將淚水低落到父親的身上,以免他無法放下心安然西歸。

觸景傷情,偶然參加喪禮時,那喪家泣不成聲的感傷,我總是認為不必加以阻止,因為那是抑制不了的傷悲,何嘗不是一種無奈沉痛的挽留?人之常情啊!!!
2007-12-20 23:17:49
jolie 2007-09-04 13:47:49

我偏向那句俗話說:
在世多吃一粒豆,
更勝死後拿香拜.

有這麼多朋友陪妳
雖無法替代
父親在妳心中的地位
但您父親記得的是
妳種種的美好
不會計較妳
拿不拿香拜啦

下回說笑話給妳聽
別難過了

版主回應
當父親病危彌留時,他迴光反照還對著菲菲講笑話,只可惜當時我心亂如麻,沒有仔細的聽取其詳細內容,甚至我像選擇性失憶般,模糊的絲毫不記得那內容,只有深刻的印象是父親開懷的說著,還不由自主的噗吱笑出了聲,那笑容留給他的女兒永遠滿懷感傷。 2007-09-04 19:46:55
青鳥 2007-09-03 19:37:02

我理解^^~~我父親因某些因數而導致目前痴呆情況,但不管我們在怎麼辛苦,在怎麼累,我堅持一定要將他留在家中照顧,只因這是我們做子女的唯一能盡的一片孝心!!^^
望菲一片孝心能共免之^^

版主回應
感謝您的善意鼓勵,菲菲銘記。 2007-09-03 19: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