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2 12:27:35⊙﹏⊙

遇龍河。漂流的脱貧

陽朔最常見的標語不是計劃生育
也不是做個文明人
而是脫貧扶困

在 日本 、台灣看不到"不要隨地吐痰"的標語
因為沒幾個人吐痰

標語通常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
再 比如 賀州的告示
在湘江丶灕 江都 沒有的
如果你看到這個告示
一定很快找到病死豬

====================

遇龍橋是我喜歡的地方
石橋厚重典雅
覆蓋著綠藤外衣
據橋辺果汁店老闆說
以前他還小的時候
藤條是垂到水面的(簡直是門簾)
大一點的孩子游到橋下
抓住藤條可以直接爬上橋
後來為什麼得雄性禿?
不知道,就不知怎麼回事,被扯斷了,沒再長回來
他看我畫橋

以前沒這些竹筏
有很多人在下面一點畫橋
我説 有這些竹筏才好看
一片傘海花花綠綠
熱鬧
他説竹筏漂流是他們先搞的
其他村看到生意不錯
適宜脫貧脫困
也弄了竹筏漂流

他説
2000年的時候
騎腳踏車耒此的外國人
看到村民撐竹筏捕魚
覺得很有意思
就問能不能載他們
他們願意付$
撐竹筏的説:我們也不曾這麼做過,試試也無妨
竹筏就從遇龍橋順流而下
在外國人的鼓勵和$的奬勵下
一直漂到以前都沒有去過的下游
遇龍河本來就平靜地像流動的翡翠
除非你綁石臼在身
穿著救生衣想淹死還真需要毅力

*橋邊的魚鷹從水裏叼起寶特瓶,我正準備讚揚牠有環保意識,卻發現牠們是叼起來玩的*

外國人覺得很好玩
在背包客間口耳相傳
回來找村民竹筏漂流
次數多了
村民就覺得可以組織成旅遊產品
認真地規劃
比如 說捕魚的竹筏本來是六至八根竹
為了載客平穩
就改為十根

全程站在竹筏是金枝玉葉的遊客所不能
坐下來又會弄濕屁股
萬一月経來了
會引來大白鯊(電影看太多了)
所以就把椅子弄上去

*竹筏漂流帶起了一串旅遊產業,遇龍橋頭的小攤販也是串珠中的一顆*

遇龍河的竹筏漂流順水推舟般地順利
當時一船100或200
差不多是筏工淨賺的

再加上強迫推銷的照片(竹筏下坡坎的時候有人拍照)
和水上餐廳的午餐
脫貧是肯定有
致富就指日可待

然而
政府介入管理
(筏工是說整碗捧去)
強迫買照片 沒了
水上餐廳。沒了
遊客得到遊江的品質保證
但是
像朝陽碼頭到工農橋這段
從200¥倍漲到400¥
筏工本耒一趟可賺接近200
現在一趟只能拿50
一天最多兩趟。100¥
一個月賺不到一支哎鳳8
灕江畔的五星酒店一晚就能睡掉筏工月工資

説脫貧
卻像攀岩爬到一個貧神搆不到的高度
一放鬆就有地心引力
直接摔向貧神

*朝陽碼頭*

*本來以為從下游載回來的竹筏,要一個個搬下*

*原來有這麼簡便的方法*

雪上加霜的是從九月十五起
遇龍河和十里畫廊不給私家車通行
必須換乘景區巴士
每人60¥
這又減少了許多遊客

「以前每天都是滿江的竹筏在走,現在是満碼頭的竹筏沒人坐。」
水厄厎攬客的筏工說

水厄底因為航程較短
又在遇龍河中段
生意明顯的不如朝陽和遇龍橋

「這樣一天可以攬多少客人?」
「半個也沒有」

中午時間只看到出一張筏
閑壞的筏工只好睡覺
睡不著的就打牌

不給車進入這招
嚴重影響當地的餐廳、民宿
餐廳老闆娘:「都是白流氓搞的,他們把這條路和遇龍河包下來了,人都進不來了。」



景區還是可以通行自行車和電動車
先搞定私家車
我看終極目標是除了景區居民
遊客都要買門票進來
不能騎車
只能搭遊園車
就像九寨溝控制得密不透風

*大榕樹有官方的票亭,50¥。也有村民的票口,20¥。*

-------------------/---

遇龍河的確很美
有個 南京 來的大叔看我拍照拍了很久
忍不住問到底在拍什麼
我播放給他看
他恍然:原來可以拍水啊,我都拍山而已。

因為遇龍河
山有雙倍的好風光

山+倒影=睡覺的聖誕樹

電線依然擔任考驗你取景的能力

不載客的竹筏是八根竹

本篇游记共含1539个文字,50张图片。帮助了303阳朔游客。

上一篇:賀州。园博园

下一篇:樟樹。萬壽無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