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8 11:25:01可愛啾啾

春聯瑣語

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wen2050

解春聯的源起和意涵,有助於傳承春聯的習俗文化,並將現代人的生活與傳統文化緊密維繫。

春聯瑣語

◎幸宜

  

        對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只有單音方塊字而又講究聲韻的中國文字,才可以寫出對聯這一種文體來。歷代文人雅士,治學之餘,多好寫一些對聯掛在各種建築物上去抒情寄意;而最好表現對聯的機會,莫過於春節裡的春聯了。

 

  究竟春聯始於何時?根據清代梁章鉅的說法,引蜀檮杌所載,說春聯始自後蜀孟昶歸降宋太祖的前一年(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大除夕,孟昶請他的學生辛寅題春聯刻版掛寢室,又嫌辛寅題得不好,自己拿起筆來寫出一對:「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這應該是中國的第一對春聯。後來宋太祖命大將王全斌滅蜀之後,就派一位名叫呂餘慶的去做成都(孟昶的首都)的最高長官,而長春節是宋太祖的誕辰,那幅孟昶自擬的春聯,就成了他後來的語讖了。

 

  宋代大儒朱熹很喜歡寫聯語,知漳州時替人撰一對聯:「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朱子是哲學家,常用自己心中的觀感去求與天地相合,這一對聯就含有此意。

 

  元世祖入主中國後,聞宋宗室趙孟頫之名,召來相見;但覺得趙孟頫豐姿如玉,照映左右,很是驚妒,怕他非人臣之相,他日可能稱帝。後來請他脫去帽子,見他的頭尖而不平,這才放心地說,不過是一位俊俏書生罷了。這位懂得看相的皇帝,便馬上請趙孟頫寫一幅宮殿上的春聯。趙提筆寫道:「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元世祖再命他寫一對應門的春聯,他又寫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末路王孫,對異族統治著作出肉麻的吹捧,何等可憐!論者謂趙孟頫的書法秀媚至極,但無骨氣,觀以上兩聯的口氣,可見一斑了。

 

  北京帝王宮殿的對聯,無一不是對主子歌功頌德,例如乾清門的「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環紫極;皇圖千驥永,堯天舜日啟青陽。」文華殿的「道契松雲,心傳符赤帝;祥呈河洛,治統啟青皇。」武英殿的「四庫藏書,實笈牙纖天祿上;三長選後,縹囊翠軸月華西。」

 

  這些都是一大堆陳年套語,精明如康熙、乾隆的清朝皇帝,也受落如儀,倒是明太祖還有些老粗的天真本色。據簪雲樓雜記說:明太祖都金陵(南京)時,某年大除夕,忽然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太祖親自微服出遊觀看,作為笑樂。行至一家,單獨沒有貼出春聯,問問卻是幹閹豬的一家,很難寫出一副貼切自己職業的春聯,所以遲遲沒有貼出。太祖便即席替他寫了一副:「雙手擘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是一副貼切本身行業而又幽默勸世的春聯,尤其是「是非根」三字,可圈可點,使人會心微笑。據說明太祖後來再出巡,仍不見這一家人把這副春聯掛出,便又走進去問;原來這家人曉得這副春聯是御筆親題,早把他高掛中堂,香案供奉了。這麼一拍馬屁,倒討得太祖歡心,賞他家三十兩白銀,使他改行業呢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南北對峙,總統不足;有人大書一春聯在門首說:「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將民國總統四字,分別嵌在聯中,天衣無縫;嬉笑怒罵,兼而有之。這就是對聯文字運用之妙了!

 

  以上把宋、元、明、清以至民國的春聯,略舉一、二,有莊有譜,不懂此道的讀者,看了也增些見識;若是個中老手看了,就不免「莫逆於心」。以下再舉出幾對有趣的春聯作為本段的結尾:

  理髮店從前稱剃頭店,主要的工具是剃刀而不是髮剪。有人替某剃頭店擬了一副好大口氣的春聯(傳說是太平天國石達開擬的):「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以養公豬和母豬交配做職業的人,廣東人稱做「趕豬郎」,從前被視為一種賤業,卻也有人替該行業做了一對合儒佛兩家道理的對聯,說:「使遊牝無愆孕字,願眾生皆遂蕃滋。」

  還有一副曾貼在鄉下土地公廟,頗有幽默意味的春聯:「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你看是否堪稱「絕妙好辭」呢?

  昔日有些公廁是貼有春聯的,看了也堪發笑,例如「入門三步急,出戶一身輕。」、「入其門,鞠躬如也;出斯戶,掩鼻過之。」後一聯是集四書句,以被尊重的聖人之言,放在最骯髒的處所,使人一見非笑不可。

 

  賣春聯的小販又將出現街頭巷尾了,也有人在街角設攤,當場替人揮毫寫春聯。大多是富有吉祥慶賀意味的;將它貼在貴府的大門上,更可感到那股濃濃的春意。

 

※資料來源:清流月刊101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