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3 21:24:59可愛啾啾

台灣社會的再教育--從新移民現象思考

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wen2050/

 

教育文化組助理研究員 盧宸緯

關鍵字: 新移民 社會教育
       約莫月餘之前,某則探討新移民教養問題的報導,引述了將孩子的教養問題與新移民的「消極」管教態度相連結的言論。而8月4日兩則新聞,一是教育部提出「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除規劃華語補救教學外,亦鼓勵各縣市辦理新移民母語傳承課程,讓新移民之子女將父母的母語化為自身語言資產,提升國家競爭力;另一是某縣市將開辦新移民親子閩南語學習課程,目的在提升新移民閩南語言的溝通能力,以增進其個人及子女在台生活適應能力,共創多元文化和諧社會。檢視這三則新聞,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台灣社會多數輿論仍是將新移民建構為社會問題,並仍偏狹的以新移民的「單方面融入」作為形成「多元文化社會」的思考方式;喜的是,政府終於能回應學者的呼籲,開始正視新移民為台灣社會帶來的正向影響,然而是否僅為曇花一現,仍令人擔憂。

        同樣是移民,「新移民」卻與唐山過台灣的「先民」,受到截然不同的眼光檢視。多年來,台灣社會的大部分輿論,多將新移民建構為社會問題:他們本身是個問題,他們的婚姻是個問題,他們的下一代是個問題,因為他們,台灣的未來可能也是個問題。換句話說,新移民被視為是社會的負債而非資產,當出現個別的特殊事項,如拋夫棄子、犯罪等問題,就會被擴大為整體新移民皆有的缺陷。

        檢視台灣社會因應新移民的移入而出現的教育課程,大都著眼於新移民身上,似乎祇有他們是需要被教育的一群。殊不知,台灣社會該學的才多著呢。從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的思考與態度中,可以看到台灣社會應再學習的課題:

1. 一種願意卸下既定的印象、願意同理理解與傾聽的意願與能力:當新移民現象出現在台灣社會時,就先被與「沒有愛的買賣婚姻」、「來台淘金」、「假結婚真賣淫」全然劃上等號。新移民似乎是不具人格的「事物」,似乎不會像你我一樣有經驗也有聲音。事實上,新移民就如同我們、我們的朋友、我們身邊的每個人一般,有敏感的思緒,生活中同樣有歡笑、有挫折、有痛苦,在現實生活的考驗中,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而努力、忍受或想辦法克服生命中的不順遂、為了家庭與家計投入付出。更而甚之,新移民有著讓人自嘆弗如的韌性、堅毅和生命力量,在不熟悉的環境甚至是不合理的對待中,充滿勇氣的走下去。後殖民論述大師Edward W. Said曾指出,若不從歷史來檢視、這些被建構的他者就總是會被非人化、妖魔化(Said & Barsamian,2003/2004:22)。與台灣社會相對照可見,我們很少卸下既有的偏見與歧視,以開放的心胸傾聽他們的聲音,理解他們決定來台生活的背景及辛酸,其中的犧牲與苦處。此種能力的缺乏不僅是在台灣社會與新移民的相處上,在政治上的壁壘分明也可見一般。

2. 一種願意尊重、欣賞並接納他人文化的能力:面對新移民,台灣社會總是希望他們應盡快學習中文、瞭解台灣的風俗民情、台灣的文化,盡快融入台灣的生活,甚至把新移民看成是素質不良、能力不足的族群,希望的是一種「單方面」的適應與融入。這是十分可惜的,如同法屬馬丁尼克後殖民詩人Aimé Césaire指出的:「沒有種族獨佔美、智與力,而在勝利的集合點上。所有種族都會有一席之位」(引自Said & Barsamian ,2003/2004:4),文化乃因應所處環境而出現的先人智慧結晶,所有文化都有其智慧所在。當我們以優越意識看待自身文化、要求新移民全然融入的同時,也喪失了認識、匯入、激盪文化新元素的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時代,新移民所帶來的文化元素,實為台灣社會寶貴的資產。

        新移民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台灣人的定義,也豐富了台灣自詡為「多元文化社會」的色彩,更為台灣注入了生命力。從新移民現象思考台灣社會應學習的課題,筆者一方面期許台灣社會能摘下先入為主的偏見與歧視眼鏡,學習傾聽、尊重並接納這群願意和台灣這片土地一起努力的新移民及他們的母國文化;另一方面亦期許不論族群、政黨傾向等多元的力量都能夠團結起來,一起為台灣的永續生存與發展而努力。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