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世界局勢變動 台須強化競爭力避免政治內耗
《社論》世界局勢變動 台須強化競爭力避免政治內耗
台灣從政治到經濟自許多元化,也常以此自滿,但也因此面臨諸多國際現實的挑戰,面對未來世界局勢的變動,除了強化國家競爭力,實已沒有太多時間,處理政經內耗問題。
依照財政部分析,我國今(一一三)年出口展望會朝正向發展,第一季可望延續走升步調。若按國際經濟情勢來看,依標普全球及世界銀行(WB)最新展望,今(二○二四)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為二·三%、二·四%,將會持續呈現低度的成長。今年世界貿易量成長力道仍會偏向溫和,但尚不及疫情前的平均水準。
世界局勢變動及兩岸關係的走向,台灣的二○二四將會面對更多的挑戰,尤其國家安全重要性,更值得審慎因應。
去年台灣全年失業率平均為三·四八%,年降○·一九個百分點,寫下二十三年新低紀錄,在國內景氣持續溫冷的情況下,失業率卻創近二十三年最低,主要是因疫情解封後,內需服務業熱絡,人力需求大增,帶動了服務業就業表現,但反觀製造業受出口低迷的影響,部分企業出現裁員、實施無薪假、員工分紅縮水、變相減薪,已導致實質總薪資的下降,在華麗的數據下,仍透露現實的殘酷與隱憂。
儘管去年失業率走勢表現下降,但主要是因疫情解封,內需服務業熱絡,甚至還出現缺工現象,尤其觀光餐旅業人力需求大增,工作機會跟著增加。去年經濟狀況外冷內溫,服務業就業情況表現較好,但整體出口呈現衰退,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廠商營收下降,必須縮減人力,多數廠商選擇實施無薪假,若未出現大規模裁員,相對就業市場的影響較小,但仍無法與經濟景氣的好壞脫鉤。
台灣競爭力在政治內耗下,難見十年後的台灣走向,拚經濟的同時,企業也正面臨衰退的困境,過去包括部分高科技大廠,市值未變大反縮成中型企業,對台灣而言是產業未來發展的一大警訊。
國內力推產業創新計畫,但經營環境的瓶頸未見改善,儘管全球因素影響佔一大比例,但產業轉型未見明顯成效,政府提供的產業經營環境缺乏正面拓展空間,在法規限制下,仍讓企業大感處處設限,部分傳產業者面臨結構性轉型的危機。
國外網站曾做過一項全球企業外派員工最佳地點的調查,有六成四在台工作的外國人希望能駐在台灣三年以上,甚至有超過五成考慮長期居留台灣。但另一項分析認為,外派人士是領國外薪水,看上的是台灣的低物價及社會的安定,其所吸引的不全然是投資環境。
台灣現今大多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要與世界級企業競爭,除了需要自我轉型,更需政府在政策主導下推出經濟創新。衰退中的企業需政策扶持,政府除了創造友善經營環境,更須重視國際貿易合作、改善兩岸關係,避免政治內耗,削弱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台灣新生報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