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兩岸關係緊繃 加深台灣經貿不確定性
《社論》兩岸關係緊繃 加深台灣經貿不確定性
台海僵局迄今難解,將持續牽動兩岸政經的敏感神經,加上全球經濟衰退風險逐步增高,以及中國大陸針對台灣的經濟制裁措施,恐將加深台灣經貿的不確定性,政府除應避免事態擴大,更應小心應對,降低衝擊升級的可能性。
近期中國大陸的圍台軍演與一系列針對台灣經濟制裁措施,實可嗅出兩岸政經環境將有可能日趨艱鉅及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數,尤其隨著台海局勢緊張,對台灣未來的兩岸經貿影響程度,以及是否將牽連兩岸經貿交流,開始憂慮的不只產業界,一般民眾也有同樣的疑慮。
就拿半導體晶片來說,這是台灣的一大強項,但在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增加下,製造商也開始擔憂未來數月可能出現的轉變。半導體市場在疫情期間訂單大增,順勢推升了銷售額及股價,市場人士原預估榮景應可再持續數年,惟晶片業者亦面臨市場庫存增加及需求萎縮的問題。尤其各國啟動的防疫措施出現對個人電腦及相關設備的大量需求,晶片製造業為急於滿足訂單,逐漸形成供應鏈瓶頸。儘管半導體晶片與全球市場及經濟需求息息相關,但兩岸的經貿來往卻不能只關注在高科技市場的變數。
中國大陸自二○○八年開始,通過自由貿易協議將台灣整合進中國經濟發展的供應鏈中,期「以商促統」,這種策略是否在斐洛西訪台後出現改變,近期也形成熱議。其中,有人認為對於個別公司和個別產業,由於對大陸依賴程度較大,在個體層面會有較大的影響,尤其食品、農產業,可能將因一系列的限制而受到損失。
除了農產品,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則有一定的市場關鍵力量,至少目前中國大陸及世界其他國家,仍相當依賴由台灣進口。尤其中國大陸過去儘管在減少對關鍵零組件的進口依賴,惟成效仍屬有限。
目前中國大陸的積體電路最大進口來源是台灣,一般預估對台企業實施更嚴厲的經濟制裁可能性較低,另因台灣在全球晶圓代工業務中具主導地位,以及對大陸科技產品加工貿易的參與廣泛,兩岸貿易任何的中斷,都可能對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全球科技供應鏈造成相當程度的阻礙。
台灣最大的市場仍屬中國大陸,相對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亟待緩解的同時,未來包括台灣的經濟、外交甚至軍事,同樣加深不確定性。
(台灣新生報 2022年8月17日)
https://tw.news.yahoo.com/%E7%A4%BE%E8%AB%96-%E5%85%A9%E5%B2%B8%E9%97%9C%E4%BF%82%E7%B7%8A%E7%B9%83-%E5%8A%A0%E6%B7%B1%E5%8F%B0%E7%81%A3%E7%B6%93%E8%B2%BF%E4%B8%8D%E7%A2%BA%E5%AE%9A%E6%80%A7-13465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