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4 15:08:36惟願

書店的晴空

(這篇的版面有點怪,請大家原諒。等我搞清楚再來修改。


石橋毅史著,楊明綺譯,《書店不死》。臺北市:時報,2013年。

說來,雖然讀過一些描述書店(或書店經營者)等等的書籍,卻似乎不曾讀過任何一本由書店或書店從業員的角度出發,思考書店經營或書的發展的書。(雖然有刻意將作者署名為書店的惠文社一乘寺店《從書店窗口看京都》,但那是另一回事。)



讀了《書店不死》之後,才意識到日本這類書還真不少(果然很像日本),也才從不同角度思索到書店或書店從業員對書或書店的看法與態度。究竟書店是書店人員用「心」將書交到讀者手上的所在,還是「擺放書的地方」?書店人員是懷有某些理想的職人,還是「賣場工作人員」?書中描寫到「前書店店員」(而且是教主級書店店員)伊藤清彥心中理想的時代(我頗受感動,所以決定全文照引這一段):

    那是除了暢銷書與備受注目的新書之外,店內也會陳列一些自己發覺到的好書,或是其他書店尚未察覺,但直覺今後一定會暢銷,於是決定大量書一推買氣,飽嚐醍醐味的時代。同時也是每個書區都是活用長期累積的龐大讀書量以及人脈所構築出來,期待每天進的新書中,能遇到自己想賣的書的時代

在大企業連鎖書店和電子書的夾擊下,很多獨立書店

(或小書店)都很努力,日本如此,臺灣也如此。但

身為讀者,也許因為我居住在偏僻的山間,很難每一

本書都千里迢迢、繞許多遠路,一定到獨立書店去買

、去支持他們;他們要經營的,除了販書專業種類的

讀者,應該是各書店的「鄰居讀者」吧。

 讀完此書之後,我被強烈觸動的是,我沒在書店工作

過,不是很清楚臺灣書店(不論連鎖大書店或獨立書

店),有多少店長和店員,是大量閱讀書籍,自己

選書,或自己挑選要推賣的的書,然後在書區安排

及各方面,去經營他們費心挑選過的書,甚至造成

風潮?還是只是依照經銷商的方針賣書?(書和身

為讀者與購書人的我們,是否曾經這樣被用心對待

過嗎?)

書店的經營,非我所能置喙。但書中有兩件事,則

讓我興味盎然。

一是第五章中作者造訪的福島縣南相馬市立中央圖

書館。在館長輔佐早川彥的規劃下,這是一間「像

書店的圖書館」。所謂「像書店」,是指書區的規劃

,館中藏書不是刻板的依照圖書館編碼,而是依不同

主題,如「跨領域」、「圖書館學」、「農業」、

「地圖」…等等分類,將相關的書放在同一區,音樂

類當然也就和相關CDDVD一起陳列。我不曉得臺

灣各「地方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讀到這段時(假設

他們會好好讀書),是否會大為心動,想稍稍更動一下

書的陳列方式,為讀者提供更方便、更貼心的服務。

311地震時,該圖書館還暫時成為災民的避難所,

也曾因屬重災區被迫休館,如今已重新開館,繼續為

居民服務。其實震災之後,不只圖書館,災區許多

書店和他們的網頁,都負起聯絡不知彼此狀況的

災民的聯絡工作,地區書店,因為「書店」的特殊

意義,終究不只是賣書的地方而已。

另一項讓人動容的記述,是長野縣大町市在主要商業

街設置的「一個紙箱的圖書館」活動。在每家店門口

放一紙箱,家中有不要的書,可以拿來放進紙箱中,

提供任何人任意借閱或直接帶回家收藏。

(讀到時真是激動不已)

至於書中提到的各個職人,不管是堅持開獨立書店

的五坪大日暮文庫的原田真弓,在(舊)美山村山

上開心靈小舖的井原萬見子,淳久堂書店的福嶋聰

、「前」書店店員伊藤清彥、獨立書店老闆定有堂

奈良敏行(還兼教太極拳)、千種正文館古田一晴

、三坪大書點心的坂上有紀……,個個都讓人推帽

致敬       

 

而當打開書看到第一篇推薦序,是多年前網友銀色

快手所寫,提到他離開布拉格書店後,又開了荒野

夢二書店,不免想去支持,但查了他新書店位在

桃園(所以力行地方書店理想?),只好留待來日

再去支持。

開書店,不只是做生意,必定有「想傳達的東西」

,祝福所有堅持努力的「書店人」。

附筆是,書中不同書店人談到對書的處理方式,

竟不約而同舉了村上(春樹)的書做例子,

可見村上作品的指標意義。而書中提到內田樹的

一些想法,也有種遇見老朋友的親切。

一時有感,凌亂不成文,(有些只留在自己筆記上

,不便也不擬公開,^_^)謹以本書中一再提到的

文句作結:

 一同化為閃耀宇宙間的微塵,布滿無垠的天空。


上一篇:百年冰雪身猶在

下一篇:槿花一日

惟願 2013-09-14 18:46:51

這些書店人
倒不一定知其不可
他們是「相信」「有可能」的
所以才能堅持下去

芝音 2013-09-14 16:37:32

對知其不可而仍努力為之之人
致上敬意

這次的驗證碼真親切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