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與安藤(二)
所有美術館內建築、展品圖片,均引自該館官網,及館方出版品
而(一)所PO圖片似乎過小,但沒力氣修改了
(二)試著放大一點看看,看效果如何,再調整日後圖片大小)
地中美術館,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避免影響天際線及自然風景,將建物「埋入」地下。
這當然讓我聯想到,也是同樣將建物埋入地中、同樣讓我印象深刻,且非常喜歡的、貝聿銘設計的MIHO美術館。
地中美術館是福武集團收藏了莫內和其他藝術家的作品後,為作品量身打造的建築,每一個小地方,都絲絲入扣的配合展品,加上採用自然光,不同時刻的光影變化,都讓作品不只熠耀生輝,更是變化萬千。在這裡可以待上一天又一天,這個展室看完,轉到另一個展室,再回原展室,啊,竟又是另一番光景。作品得此建築襯托,兩相輝映,可謂幸福至極。
搭上往地中美術館的車,沿路瞄到一些戶外設計作品,如
據說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方向。
車到巴士終點站,就是與美術館「本體」分離的「地上物」,售票櫃臺。
美術館所有工作人員都穿著一身白,斜揹波特包,禮貌而有點嚴肅和距離,服裝和氣氛很像實驗室或電影中異質空間的工作人員,冷靜的說明各種事情,無所不在的「監督」參觀人員,徹底執行讓大家用心欣賞建築和展品,絕對不准拍照的嚴格規定。
我的技術本不足以拍藝術品,與其亂拍,還不如買館中卡片和出版品,隨興拍拍沿路風景、花草樹木,和建築外觀,就心滿意足了。
取了票(票的黑色邊框,是為了便於分辨,我PO文時加上的)和說明書,沿著林木夾道的蜿蜒山路,穿過莫內花園,走向美術館。
種了各種莫內喜愛的植物,如百子蓮、木賊草、紛披的柳樹、鳶尾,據說生態中就有16種不同的蓮花,應時而開。
到這裡就要收起相機了,館內和展品圖片,只能引用官方公布的資料。
入門處,彷彿若有光
館中小憩處的光、天花板、壁面、椅子
第一間拜訪的展室,當然是莫內的蓮花。首先是控制人數,使展室中每個人能有迴旋的空間,偌大的空間只有少數欣賞的觀客,也較能專注、享受。其次是必須換拖鞋,免得有人的鞋子發出不合宜的響聲。進展室前,先有一道類似中國建築的影壁牆擋著,然後曲徑通幽,眼前忽爾出現本則封面的蓮花,真令人倒吸一口冷氣,心中輕輕讚嘆。房間兩側各有一幅,入口兩側也各有一幅,人在五幅蓮花圖中。
四壁柔白,一椅靠牆而放,溫和的光線從屋角瀉下,沒有人交談,甚至連輕聲咳嗽也沒,只有蓮花與自己,想必此時有許多人都全身起雞皮疙瘩,泫然欲泣了。
純白無瑕的牆壁,其實是兩平方公分的大理石一個一個貼上去的,連地板也是純白的大理石貼成的。
回觀入口處
華特‧德‧馬立亞(Walter‧de‧Maria)這件名為《Time/Timess/No Time》作品的展室(當然也要排隊,控制人數),更是充分展現安藤對光線的極致掌握。
室內牆壁和美術館牆壁同為清水混凝土,階梯由低而高,黑色花崗石大圓球擺在階梯中央,四周則是以不同面向擺放的27個座體,每個座體有三根包著金箔的長柱:三角柱、四角柱、五角柱錯落交雜,由上方天井及四方屋緣引入的光之瀑布及細流,四處遊走、舞動,光如流風迴雪,配合設計精密、不時發出的若有似無的清磬般的聲響,此心廓然無塵無慮,直是令人徘徊躑躅,不忍離去。
此外,詹姆士‧特瑞爾(James Turrell)作品《Open Field》的螢光燈(Led)炫技表演,也是讓人嘆為觀止。
排了許久的隊,脫鞋走進排隊時看不見的展室,唔,原來是濛濛一片藍光。
工昨人員要大家走上台階,然後,往前走、再往前走、再往內走,往光裡走,伸手,沒有牆、沒有幕,蕩然無物,但覺蕭蕭瑟瑟、宇宙洪荒,回首,另一方牆面人影交錯,人在風景中,人在光影中,心頭又是一震。於是神情恍惚、糊里糊塗走出展室,轉角處竟有燈影清冷,剛剛進去時,「明明」沒有的啊。
唯一不用排隊的是「光庭」,抬頭而望。「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在B1小角落裡的Chichu Store買了解說小冊子和幾張卡片,到B2 Chichu Café小坐,望著漸闇的海與天發獃。
時間到了,工作人員交代:所有人的包包都要寄放,然後帶我們重走一遍售票處到美術館的前導空間、地中之庭(結果此日來來回回,走了四趟莫內花園)。強調自然光的美術館,當然沒甚麼照明,多半時間在濃稠的黑黯或極弱的光線中,巡繞著美術館複雜的彎路,終於來到光庭。看著一瞬即逝、絕對獨特、永遠不可再的天光變化,也看著James Turrell精密設計的光線漸層、轉換,一日、一夜、一季、一年,時光流轉,長短已無別。坐在花崗石的座椅上,45分鐘的無聲觀賞,一直仰著頭,結束後,雖然心是滿的,大家頸子都快斷了。
(續接(三))
我知道了
它在小山坡上
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能體會您說的宗教氣氛
花不少時間整理吧
謝謝
那個移軸效果真精采!
自然光下觀看莫奈蓮花, 尤其在這樣細心安排之下
是一種感動又直擊到心裡的經驗
我當天離開展室時, 不禁在門沿外再佇立一會
空間感好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