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9 00:36:54惟願

六本木


(圖片取材自21_21Design Sight 官網)

我所造訪的六本木,根本是個異次元空間,可惜因種種緣故,時間倉促,只能匆匆走訪,甚至還錯失隈研吾設計的Suntory美術館,只去了國立新美術館、森美術館、21_21Design Sight ,欣賞戶外藝術展時也沒能細細品味。如果(如果),下次有機會再到東京,一定要安排充裕的時間去細看。

黑川紀章最後的遺作東京國立新美術館,留給東京和世界的,不只是一棟建築,更是藝術與生活結合的典範。大門是非常低調的黑色,清水弧牆則配上漢字「新」的微幅變形。


 

整棟建築為玻璃帷幕與光線嬉戲的多種幾何設計,外牆如波浪,


館前圓盤式屋頂下的圓柱體建築,裡頭是提供訪客存放傘的眾多傘架,衝破萬頃光影碧波的三角錐,恰是正門入口。



進館後最醒目的,是分別為三層樓高和兩層樓高的倒圓(三角?)錐體各一,


高者為米其林三星法國餐廳,有許多人專程來排隊用餐;矮者為咖啡廳,兩個錐體下面也都有咖啡座。透明電梯和空橋,頗有奔向外太空的感覺,配合映照在屋頂上的燈光,更是如夢似幻,宛若第三類接觸中直欲騰空飛去的飛碟。館中為木質地板,所有展室,則以木板(條)為牆,在極新潮的建物中,散發清平世界的安穩氣氛。


本館中庭有綠篁一畦,館外又遍植大樹,林葉如花。

館內各樓層(地上三層,為展室與圖書館;地下一層為禮品部),散置丹麥設計家Fritz Hansen設計感強烈的椅子,因進館
用餐、喝咖啡、讀書、休憩都不必購票,只見民眾隨興或坐或站,看書、聊天、沈思、發獃,或在館內從玻璃帷幕眺望附近風景,也可到館外閒坐。我就買了抹茶,坐在館外的陽光下,欣賞緊鄰的青山公園的景色。

這是怎麼樣的一座市民美術館呢!想著想著,竟至泫然。

來到三宅一生擔任總監,安藤忠雄根據三宅「一疋布」理念,構想設計的21_21Design Sight,使用一塊鐵板如摺紙般折下做為屋頂,百分之八十的空間則埋在地底下。據官網說,2.0/2.0是絕佳的視力,但人心和視野,還要更進一步才行,所以命名21_21Design Sight。



館外種了整排我喜愛的南天竹。


檜町公園、Midtown Garden、六本木之丘,都有許多戶外藝術及雕塑,如Midtown有:伊朗Shirazeh和英國Pip Horne〈Bloom〉、德國Florian Clear〈Fragment No.5〉、安田侃〈妙夢〉、〈意心歸〉、英國Tony Cragg〈Fanatics〉。六本木之丘有:Louise Bourgeois的大蜘蛛〈maman〉、Martin puryear〈守護石〉、內田繁〈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吉岡德仁〈消失在雨中的椅子〉、Thomas Sandell〈Anna之石〉。

 〈Fragment No.5〉
〈maman〉

 〈Fanatics〉
 〈妙夢〉
 〈意心歸〉
 

〈消失在雨中的椅子〉


〈I can't give you anything but Love〉

到六本木之丘的森大樓,少不得先到標高250公尺、52樓的東京city view展望台,去看包括東京塔的360度的東京夜景,之後再參觀號稱「最高」的森美術館。因為53樓正在準備第二天開始的醫學藝術展,暫停開放,就看看52樓的「the Spirit of Beauty」。


當然都是精彩絕倫、價格高昂的珠寶(包括葛麗絲凱莉的后冠),不過我對珠寶沒甚麼興趣,就是走一圈吧,倒是Patrick Jouine規劃的展場布置,頗為別出心裁,珠寶放在像清晨露珠的玻璃罩中,或漂浮在空中、或懸掛在樹枝上,配合低光度的照明和迷幻的音樂,也許會引起許多人的夢想吧(一直聽到其他不同國家觀客的驚呼、讚嘆)。尤其透過3D及光學投影(其實我也搞不清是甚麼技術),由凱薩琳丹妮芙一一介紹,觀者還可虛擬試戴,雖然我沒興趣去試,不過不能不佩服科技真的很厲害呢。

以夜生活著稱的六本木,我還不認識,但以藝術震撼我的六本木,希望能有一天再相逢。

F 2009-12-21 20:23:25

書生果然不愧是網路達人
謝謝囉

書生 2009-12-20 10:52:41

我去過岡山,但沒去那間紀念館

以下是網路上查到的資料:
http://liu-mifune-art.jp/lmae.htm

版主 2009-12-20 10:26:31

歡迎苦瓜寮來玩


若是指日本的岡山
因為每次去日本,行程都挺匆忙
還沒去過岡山呢
(好像下一次會經過,
但只是經過,要趕去別的地方)
謝謝提供資訊
等之後有機會再去拜訪

(若是台灣的岡山
也不知多少年沒去了
來搜尋一下
看看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