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7 16:49:25臨界點

行為是一種交流

台灣的策劃人詹慧玲把海峽兩岸當代行為藝術現場活動定名為《搞關係??!!—2005志同道合跨界藝術行動》,我想自有其理由。但“搞關係”這個片語,在大陸並非褒義詞,大意是指通過暗箱手段互相勾兌來達到目的的行為。而且“搞”這個動詞,在大陸已用得太濫:大到可以搞革命搞建設,小到可以搞小動作;正面的可以搞光明正大,反面的可以搞陰謀詭計;白天可以搞好工作,晚上可以亂搞男女關係,如此等等。我不知道台灣人對這個詞的使用範圍和語感,看來海峽兩岸的確分離得太久。我更感興趣的是這次活動的附標題:“2005志同道合跨界藝術行動”。我想“跨界”之謂,是以志同道合為理由跨越地理的、政治的、法律的、習慣的邊界,由兩岸藝術家來作一次藝術行為的交流。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藝術家以行為的方式來與台灣公眾特別是對行為藝術感興趣的年青人作一次藝術的交流,策展人安排了不少藝術家與觀眾的互動、藝術家與批評家的互動,可謂用心良苦。

行為何以成為藝術?——這是我此次台灣之行的講演題目,其中涉及很多學術問題,我將在講演中逐一檢討。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希望能借這次機會對行為藝術進行一種學理的研究,使之象油畫、水墨畫、雕塑、裝置、影像一樣有其美學上成立的根據。憑此根據,許多關於行為藝術的詬病可以醫除,許多關於行為藝術的爭論可以休止。理論的甄別有一種好處,就是讓我們沒有障礙、沒有顧忌地回到問題本身、回到藝術本身,回到我們對行為藝術作品的感受、感悟、體會和評價,回到我們和行為藝術家之間直接、具體、真實、互動的交流。

在生活中行為就經常是一種交流,在藝術中行為更是一種交流。

張念這次的作品轉換了89年在北京現代藝術大展中的充氣主義裝置,以一個充氣的心臟模型讓自己和台灣朋友進入其間,感受心臟充氣的過程,很坦率地表達海峽兩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共生共用的心願。

而張念在89年北京現代藝術大展上最有影響的行為作品《孵蛋期間拒絕理論》,卻演變成戴光鬱的《孵化》。從深入骨髓的水墨情結出發,戴光郁的行為作品總是有黑與白、水墨與宣紙的元素。通過自我強迫的俯臥伸運動,藝術家表達對生命的愛惜與無奈。而水墨從下體湧出乃是一種文化象徵,代表著制約失禁的痛快與虛脫。他的另一件作品題目就叫《失禁》,令人奇怪的是餘極的作品也以《失禁》為名,而且另一件作品還用了一個同音詞《失敬》。不知道他們是有約在先還是不約而同?失禁,在我的魔鬼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快樂的頂點,墜落的深淵,身不由己的宣洩,無善無惡非美非醜似真似幻的瞬間,等等。這是男人欲望的隱喻與表達,同時也是大陸藝術家內心的政治。

政治,無非是一部分人強迫另一部分人遵守權力規範的思想和行為,好與不好的區別只在於單向強迫,還是相互強迫。強迫總是令人不爽,所以世界沒有最好的政治,只有不是最不好的政治。藝術對於政治的要求,也只能到這裏為止。張慧的作品《嗡、嗡、嗡》令人想起北島只有一個字的詩句:“網”。但我更喜歡周樹人先生的言說:“社會也並不如一張網,專門在等待飛翔的人”。通過表演者拍蒼蠅的有目的行為,造成相互之間的糾纏與制約,以至於在束縛的痛苦中不得不言說——張慧的作品很機智的創造了一個頗具形式感的戲劇場景,表現了當今世界人與人也就是政治與人的關係。

在來台的大陸藝術家中,何成瑤和馬六明既是異性又是同性。馬六明的行為表演以其令人驚羨的女性化裝束與身體,提出了許多關於男性與女性、身體與政治、欲望與規戒相互衝突的問題。只可惜芬•馬六明長胖了而不復存在,只有馬六明先生帶著對芬•馬六明的懷念來到台灣,他們的行為錄像《在長城上行走》倒是很符合“跨界”的展覽主題。

無獨有偶,何成瑤的錄像作品也有“長城”,而且是“開放的長城”。也是在長城上行走,只不過是走在H .A.Schult先生的1000個垃圾人中間,沒有芬•馬六明走得那麼險,而且也不是全裸只露了上半身。但不是一個人,而是帶領著許多人,去攀登烽火台,像是德拉克洛瓦《自由領導著人民》中的勝利女神。當然我還是更願意觀看何成瑤在台灣直接表演的行為作品《吻—KISS》,讓觀眾含著不同味道的冰棍和自己接吻,以此測試參與者的生理反應與心理反應,其酸辣苦甜自會各有體會。聽說在倫敦地鐵連環爆炸案中,有一對正在以接吻打破吉尼斯世界記錄的男女,他們居然不為危險所動,以英國人二戰時的勇氣堅持到勝利。這是生活中的藝術,而何成瑤的作品,可謂藝術中的生活。其中的“藝術”一詞無非,就是精神、就是體驗、就是與眾不同地言說人與世界的關係。

當行為成為一種交流時,它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問題不在於我們是使用畫筆,還是使用身體,而在於我們通過不同的媒介,向觀眾向他人傳達些什麼東西。人是一種離不開人的動物,交流使痛苦減輕,使快樂加倍,並讓我們知道快樂的來源和痛苦的原因。既然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人的身體通過行為成為交流的媒介與體驗的主體呢?


王林 
2005年7月12日



王林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進修結業
長期從事美術理論教學和美術批評活動
曾出版《美術形態學》《當代中國的美術狀態》等二十多種著述
曾策劃首屆上海雙年展、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等四十多個展覽
為大陸地區重要美術批評家和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