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5 03:41:41臨界點

中國行為藝術家---戴光郁

戴光郁1955 年生於成都。現居北京。於2001年參與德國漢諾威Faust 博物館, “中國節”藝術巡迴展,巴黎當代藝術博物館<第三狀態:中國當代藝術展>等
此次為戴光郁第一次來台參加行為藝術相關活動,在搞關係計畫中,參與有現場行為,錄象、圖片展,座談等

時間如下
搞關係??!!計畫—台灣中國當代行為藝術現場
免費入場
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及廣場(冷氣很冷,請穿長袖)
8月6(六)、7日(日)pm6:30—9:30

高雄市立美術館「榮璋鐵工廠區」廣場(美術館路,立體停車場與美術館之間)
8月13(六)pm4:30-6:30
8月14日(日)pm4:30-7:30

搞關係??!!計畫--台灣中國當代行為藝術錄像﹑圖片展
戴光郁錄像作品《吃與祠》《植物人》《7'23"》《食色性也》《白色不一定好》《製造印痕的行為》《我射擊自己》《拍賣》《走失》25mins

免費入場
地點:
白水藝文空間/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68號2樓
紫藤廬/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
豆皮文藝咖啡/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31號2樓

放映場次表
紫藤廬
8/9(二)1730-1930

白水藝文空間
8/8(一)1400-1600
8/14(日)1900-2100

豆皮文藝咖啡館
8/7(日)1800-2200
8/14(日)2000-2200

搞關係??!!計畫--台灣中國當代行為藝術演講﹑座談
免費入場

座談/台北場:紫藤廬
8月9日(二) pm8:00-10:00
與談人:何成瑤、戴光郁﹑賴玥伶﹑劉寅生﹑高俊宏。
主持人:王林

座談/高雄場:豆皮文藝咖啡館
8月13日(六) pm8:00-10:00
與談人:戴光郁﹑張念、葉子啟﹑盧憲孚﹑劉寅生﹑高俊宏、阮仁珠 。
主持人:王林﹑劉秋兒

部分作品介紹
1997年10月,在都江堰古堰口舉行《水的保衛者》(第三回)《本源•生命》藝術展,進一步豐富了生態語境在後物性觀念中的強度和韌性。藝術家戴光郁展出的行為作品《水墨基礎技法演示》,讓傳統的筆墨紙硯與自然的但被熏糊的蘿蔔青菜拌和岷江水交互於國畫藝術之上,借生態之口對國畫中的矯情自戀提出警示。他的另一行為作品《平衡》,藝術家將宣紙裱上安瀾索橋面,並平端盛滿水有金魚的託盤,於搖晃失重中,尋求平衡並穿過索橋。則試圖找出人的精神傾斜與平衡的內在動因,以及人與自然的平衡關係
2001年3月在一巨大的“餐桌”上,堆滿食用麵粉,一全身塗沫面漿、身披透明雨衣的女模特躺在面床上,搔首弄姿。餐桌四周數位消費者正在自由自在地吃東西,一片杯盤狼藉。
  這是行為藝術家戴光郁的裝置作品《食色》,警訓消費者們,後工業文明以掠奪為本色,並以至尊與高雅姿態瘋狂消費,不顧及生態環境已惡化的警示,其殘骸的結局正是那類人應得的懲罰,《食色》的報應正是人性的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