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14:11:22wei12327

台鐵文物特展 尋找百年軌跡 台鐵百年文物展 重現劉銘傳奏摺~轉

台鐵文物特展 尋找百年軌跡 台鐵百年文物展 重現劉銘傳奏摺~轉

台鐵百年文物展 重現劉銘傳奏摺

清代台灣鐵路BOT? 典藏文物解謎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鐵路是從清朝時代劉銘傳開始建設的,但你知道當時的鐵路也是BOT的嗎?這是劉銘傳為了爭取經費想出來的方法,台鐵就珍藏了一份當時劉銘傳的奏摺,還有許多有意思的歷史文件

穿著清代官服的人出現在台北車站,原來是台鐵展出歷史文物,找人來扮演清朝巡撫劉銘傳,當時他為了在台灣蓋鐵路,多次上書光緒皇帝,台鐵就找到了當時給皇帝的最後一份奏摺,裡頭不斷強調鐵路對台灣的重要性,也提出 BOT 的構想。














因為這份奏摺,台灣鐵路才能順利誕生,台鐵典藏的文物,還有這份1913年的大安溪橋成工圖,詳細記錄日治時代大安溪橋的設計,宛如一件工藝作品。台鐵也找到了1921年的鐵道線路圖,最早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版本。

日本人發行這種實用的線路圖,一直到現在台鐵還在延用、版本不斷翻新,而回首過去這些珍貴的文件,也彷彿看見了台灣鐵道發展歷程。
記者林珍汝 莊志成 台北報導

慶祝建國百年和鐵路通車103周年,台鐵局拿出多件從未對外展示的庫存珍貴文物,本月24日起至12月4日舉辦台鐵百年文物特展。其中,有90年歷史、展開後逾8公尺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被台鐵員工稱為「台鐵清明上河圖」。

台鐵百年文物展在台北火車站中庭大廳展出500多件各式文物,包括歷代的台鐵火車模型、早年的看柵房、鐵路號誌、人力巡道車等,還有台灣鐵路特有、由注音符號產生可媲美摩斯電碼的「國音電碼簿」,以及不同年代的隨車服務員制服,展現台灣鐵路誕生發展歷史全貌。

鐵局副局長張應輝表示,百年文物展有三件珍貴歷史文物,分別是90年歷史的「台灣鐵道線路一覽圖」、98年歷史的手繪「大安溪橋成工圖」,以及由故宮博物院提供,清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奏請興建台灣鐵路的仿真本奏摺。

台鐵局表示,劉銘傳奏摺是促成台灣鐵路的最重要的文件,可說是台灣鐵路BOT的始祖。台鐵上午還由運務處副處長杜微穿上清裝戲服扮演劉銘傳,宣讀奏摺內容。

另外,大正10年 (民國10年)由當時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臺灣鐵道線路一覽圖」,寬僅9.5公分、高17.5公分,薄薄的1.2公分,但展開後有47折頁長達8.46公尺,詳細記載台鐵路線、橋樑、隧道、路基、坡度、車站等。

台鐵局工務處長徐仁財說,這本珍貴文物多年來一直以「密件」鎖在台鐵新竹站的鐵櫃中,直到去年公文書檢核,才在密件鐵櫃中發現。



全文網址: 台鐵文物特展 尋找百年軌跡 | 生活新聞 | 生活天氣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1/6651840.shtml#ixzz1apC2cZpk
Power By udn.com
台灣鐵路歷史追溯至清朝巡撫劉銘傳時代,劉銘傳多次上奏朝廷,光緒十三年終於批准興建鐵路。這分勾勒出台灣最早BOT雛形的珍藏奏摺,近期將在台北車站重新整裝的車站大廳完整呈現擬真版。

台鐵在廿四日舉辦百年文物特展,共展出五百多件鐵路文物,包括看柵房、人力巡道車、機械腳踏車、國音電碼簿、臂木式號誌機、集電弓及電氣路牌受授器等,帶領民眾深入瞭解台灣鐵路發展「軌」跡。

去年在台鐵新竹站密件鐵櫃中發現的台灣鐵道路線圖,為大正十年(民國十年)一月,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也是目前高齡九十歲的骨董級密 件。台鐵表示,早期因鐵道路線涉及國家安全,鐵道路線圖被列為密件,這份骨董密件在新竹站保存良久,直到去年台鐵進行公文書檢核作業,才挖出這分年代久遠 的鐵道路線圖,列入歷史文物典藏。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大安溪橋工程圖由日據時代流傳至今,因工程圖長達八公尺,素有「台鐵清明上河圖」之稱,屆時也將一併呈現。台鐵工務處副處 長郭文才表示,十九世紀日據時代興建縱貫鐵路,大安溪橋當時在橋梁工程屬頂級工藝極品,橋墩部分石材由日本內地運送而來的花崗岩組裝而成,橋上十個橋孔, 總重達一千六百卅公噸。「這個橋梁藝術品全由人工施工,目前大安溪橋所處的舊山線仍然堪用。」

「火車載阮向前行」,台鐵百年文物特展展期為廿四日至十二月四日,每日上午十時到下午六時在台北車站中庭公開展出。

台鐵表示,除珍貴文物外,新式太魯閣號外觀塗裝到時也將首度曝光,交織出超過百年的台灣鐵道記憶。

【2011/10/15 聯合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