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20 15:40:51東城居士

蟋蟀

蟋蟀

兩年前我在台北居住的時候,曾去社教館看一個來自天津的劇團演出《蛐蛐四爺》。當時那個劇團還推出他們的道具蟋蟀:一個樣式古樸的蟋蟀罐子,打開遇光,會發出電子的蟋蟀鳴叫聲,而且裡頭有一隻作工精巧的假蟋蟀。我看著覺得有趣,便花了大約兩百五十塊買了一個。
忽然旁邊有個小孩羨慕地看著我的蟋蟀罐,問我那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當然是假的,真的蟋蟀賣兩百五十塊有誰要啊?去院子灌不就得了嗎?小孩的媽媽向我借了蟋蟀罐去看,並且很驚訝地說:「你看起來只有二十幾歲啊!怎麼還有蟋蟀可以灌呢?我記得我已經很多年沒看過蟋蟀洞了。」而小孩一聽說蟋蟀罐裡的蟋蟀是假的,也就興致缺缺了。
我原以為只是我離開童年,被那媽媽一說,才發現童年那時代已離開現代有一段時間了。是的,即使霧峰的家中,我也很久沒看到蟋蟀洞、大蝸牛、斷頭花這些常見的物事;從前實習時在課堂上學生跟我說他沒聽過「蛩音」,我還說一定有,只是你不知道那是蟋蟀叫聲罷了。如今想來,也許學生真的沒聽過。
看著想用兩百五十塊買真蟋蟀的小朋友。嘿,原來六年級生也可以倚老賣老地大談想當年了。

***************
□2002.11.17《人間副刊》,以筆名阿戳發表。

上一篇:給蘇禾蕙老師

下一篇:大一雜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