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8 18:43:45wcc
會上帝的意,去死還是不去死?──《生命最艱難的一刻》
根據我同事對《生命最艱難的一刻:118天海上漂流 》的劇情簡述是說:有個漁夫出海去捕魚,然後他決定乾脆118天之後再回來。我笑彎了腰。
不過這也是實話。
現在只要漂流7天就成為不得了的新聞,大溪地末代漁夫塔瓦在2002年3月所發生的海難故事刀然被譽為傳奇。他漂流4個月、失去31公斤之後的身形判若兩人(醫生檢查說就像是從德國集中營逃生者的生理狀態一樣),他不可思議的在距離家鄉1200公里的庫克島上岸,這種遭遇驚動歐洲,引起法國、美國、紐西蘭想要重擬現場拍攝為紀錄片。
像我這種溫室花朵,求生能力都得建立在荷包之上,就算掉到南投山區,刷卡還不是可以去住涵碧樓,活著回來再說。「尼羅河女兒」漫畫裡,凱羅爾掉到古埃及,一度被曼菲士打入大牢,我印象很深,她自己組裝了一套簡單的濾水系統,讓囚犯和自己都得以喝到乾淨的水,再一次被視為女神。小時候看到這裡我就知道我完了,我掉到埃及裡絕對是低低低等人,只會盡說些箱子裡能出現影像、按個鈕門就會打開或是金字塔裡應該裝設一種會自動升降的棺材般的瘋言瘋語。(更遑論歷史讀不好,忘卻了戰爭輸贏,無法成為女先知。)
我忘了是誰說的佳言錄:人的一生,只有出生和死亡兩件事情是確定的(你一定會出生,也一定會死亡),兩個時刻之中的都由你自由填入。生命教育已經開始跟我們討論如何坦然接受死亡。不過塔瓦的麻煩是,他不確定死亡是否來臨。他不知道應該要服從上帝賜死的決定,還是要緊抓住上帝給他的絲毫生機。準備赴死?還是不能死?他的這「一刻」,被拉長成為118天的考驗與煎熬。這更殘酷,你的鬥志會彈性疲乏。
就像這個封面,這是清晨還是黃昏?這是寧謐還是風雨壓境?
看湯姆漢克在荒島上的「浩劫餘生」是一回事,看塔瓦在無際大海中的一葉小扁舟上是另一回事。這個故事特別展現出塔瓦不凡生命力的由來。
◆
在看「生命」紀錄片的時候,我總對玉梅念念不忘。我試圖憶起身邊一些具有如此無怨的生命力感覺的人,卻覺得不知為何似乎大多出現在「本省人」身上。具有這般力量的人沒有討論太多哲學意義,就是這樣接收了生命的安排並且繼續向前。聊起來的時候,Coach 說應該是跟「土地」比較親近的關係吧。我覺得有點道理。
塔瓦不就是個例子嗎?他的土地就是所謂的海洋。在面對難關的時候,塔瓦不僅以家人支持自己:「明明還活著卻得想像親人正在替你流下送別的眼淚!」(書中並以他女兒及同為漁夫的哥哥作同步描述),同時他回顧著童年,大溪地漁業的興衰,以各種傳說故事堅定自己的志向,深信著祖先神靈的陪伴,和上帝行事必有其原因的堅定信仰。
我覺得他整個求生的意志都建立在:1.敬仰上帝、2.偉大的捕魚事業之上。(因此他瀕死也要怒斥他捕魚事業後繼無人)。
◆
就像湯姆漢克在「浩劫餘生」中創造了一個Wilson可以說話,塔瓦也有,而且他的「Wilson」對他還有「活體」碰觸的慰療效果,這招更妙。
由於塔瓦的船邊開始飄浮海草,甚至黏在船殼上,他以為這是將被大海吞噬的前兆,在繼續觀察之下,他突然發現一大群躲在船下的銀色小魚,正是靠著這些海藻和小生物維生!只要他探出頭,隨時看到數百隻如影隨形的小生命!於是他一面又想起了「大溪地原本是一條魚」的童話,他想著他和小魚們就像兄弟姊妹一樣,一起流浪。
於是他將水桶沉入水中,等著小魚游入,再輕輕的拉上船──他專心對這群來到他家的客人,保證絕對不吃掉他們,然後繼續傾訴。他甚至將手伸進水中,等小魚敢來搔癢他的手背。從這之中,塔瓦重新找到了力量,不再只會向上帝或祖先訴苦。甚至在日後等他捕到了其他大魚來食用時,還會分一些給小魚群共享。
靠土地吃飯的塔瓦遵從一切上帝的安排:「假如你想休息一會兒,不想再管我了的話,那麼請休息吧。你賜給我的與水比我原先預期的還多。現在假如你有其他的事情要忙的話,我願意耐心等候。你將帶我前去的那塊陸地還很遠嗎?但願那個地方就像與過天晴的大溪地,還沒有搭蓋飛機場之前的大溪地。」
即便他與鮪魚船擦身而過,失望透頂,他還是可以想像是自己會錯了上帝的意:「主並沒有派遣那艘漁船前來救我,而是另有打算,所以才沒有讓我們相遇。」所以他想,那接下來相遇的應該就是一片陸地囉。(這時候才讀了本書的一半,他還有得好等……)
靠土地吃飯的塔瓦在生死存亡間仍然尊重大自然,對於他真的很想吃的那隻大烏龜,他說:「主,我只吃得下牠身上一小塊如大拇指般的肉,其他的恐將全部丟棄,所以請不要傷害他,我寧願讓這隻烏龜繼續留在海中游泳。」
◆
能讓塔瓦渡過118天的不只是他自身的專業技術,更是他之所以成為塔瓦的一切文化心靈累積,就是對於「土地」的雄厚感情。
他回想起一個個祖先的傳說與故事,深知整個國家的歷史就是「由許多相似的小故事所組成的,故事裡描述人們或是單打獨鬥或是家族同心協力,一起搭乘獨木舟橫越大海,尋覓一位真神,或一塊可以安家立業的土地。」他想起了這些故事,便神奇似的平靜了下來,並且更恢復對上帝的信心。
塔瓦不必讀過存在主義或哲學慰藉。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烏斯(Antaueus),他是海神和地神之子,每當他與人征戰,只要身體觸及地面,便有大地的力量源源不絕的灌入他的體內。
只要他不離開賴以滋養生存的土地。
3月15日,塔瓦正在感謝上帝賜予他豐富的漁獲量﹔7月10日,塔瓦在他女兒凱涵生日的那天,結束了漂流,告別他生命中最艱難的這一刻。這本精采的口述紀錄,也讓我們有機會拜讀這長達118天的「深具啟發性的驚險畫面」,再一次證實了土地跟住在其上的人群所結合的能量。
不過這也是實話。
現在只要漂流7天就成為不得了的新聞,大溪地末代漁夫塔瓦在2002年3月所發生的海難故事刀然被譽為傳奇。他漂流4個月、失去31公斤之後的身形判若兩人(醫生檢查說就像是從德國集中營逃生者的生理狀態一樣),他不可思議的在距離家鄉1200公里的庫克島上岸,這種遭遇驚動歐洲,引起法國、美國、紐西蘭想要重擬現場拍攝為紀錄片。
像我這種溫室花朵,求生能力都得建立在荷包之上,就算掉到南投山區,刷卡還不是可以去住涵碧樓,活著回來再說。「尼羅河女兒」漫畫裡,凱羅爾掉到古埃及,一度被曼菲士打入大牢,我印象很深,她自己組裝了一套簡單的濾水系統,讓囚犯和自己都得以喝到乾淨的水,再一次被視為女神。小時候看到這裡我就知道我完了,我掉到埃及裡絕對是低低低等人,只會盡說些箱子裡能出現影像、按個鈕門就會打開或是金字塔裡應該裝設一種會自動升降的棺材般的瘋言瘋語。(更遑論歷史讀不好,忘卻了戰爭輸贏,無法成為女先知。)
我忘了是誰說的佳言錄:人的一生,只有出生和死亡兩件事情是確定的(你一定會出生,也一定會死亡),兩個時刻之中的都由你自由填入。生命教育已經開始跟我們討論如何坦然接受死亡。不過塔瓦的麻煩是,他不確定死亡是否來臨。他不知道應該要服從上帝賜死的決定,還是要緊抓住上帝給他的絲毫生機。準備赴死?還是不能死?他的這「一刻」,被拉長成為118天的考驗與煎熬。這更殘酷,你的鬥志會彈性疲乏。
就像這個封面,這是清晨還是黃昏?這是寧謐還是風雨壓境?
看湯姆漢克在荒島上的「浩劫餘生」是一回事,看塔瓦在無際大海中的一葉小扁舟上是另一回事。這個故事特別展現出塔瓦不凡生命力的由來。
◆
在看「生命」紀錄片的時候,我總對玉梅念念不忘。我試圖憶起身邊一些具有如此無怨的生命力感覺的人,卻覺得不知為何似乎大多出現在「本省人」身上。具有這般力量的人沒有討論太多哲學意義,就是這樣接收了生命的安排並且繼續向前。聊起來的時候,Coach 說應該是跟「土地」比較親近的關係吧。我覺得有點道理。
塔瓦不就是個例子嗎?他的土地就是所謂的海洋。在面對難關的時候,塔瓦不僅以家人支持自己:「明明還活著卻得想像親人正在替你流下送別的眼淚!」(書中並以他女兒及同為漁夫的哥哥作同步描述),同時他回顧著童年,大溪地漁業的興衰,以各種傳說故事堅定自己的志向,深信著祖先神靈的陪伴,和上帝行事必有其原因的堅定信仰。
我覺得他整個求生的意志都建立在:1.敬仰上帝、2.偉大的捕魚事業之上。(因此他瀕死也要怒斥他捕魚事業後繼無人)。
◆
就像湯姆漢克在「浩劫餘生」中創造了一個Wilson可以說話,塔瓦也有,而且他的「Wilson」對他還有「活體」碰觸的慰療效果,這招更妙。
由於塔瓦的船邊開始飄浮海草,甚至黏在船殼上,他以為這是將被大海吞噬的前兆,在繼續觀察之下,他突然發現一大群躲在船下的銀色小魚,正是靠著這些海藻和小生物維生!只要他探出頭,隨時看到數百隻如影隨形的小生命!於是他一面又想起了「大溪地原本是一條魚」的童話,他想著他和小魚們就像兄弟姊妹一樣,一起流浪。
於是他將水桶沉入水中,等著小魚游入,再輕輕的拉上船──他專心對這群來到他家的客人,保證絕對不吃掉他們,然後繼續傾訴。他甚至將手伸進水中,等小魚敢來搔癢他的手背。從這之中,塔瓦重新找到了力量,不再只會向上帝或祖先訴苦。甚至在日後等他捕到了其他大魚來食用時,還會分一些給小魚群共享。
靠土地吃飯的塔瓦遵從一切上帝的安排:「假如你想休息一會兒,不想再管我了的話,那麼請休息吧。你賜給我的與水比我原先預期的還多。現在假如你有其他的事情要忙的話,我願意耐心等候。你將帶我前去的那塊陸地還很遠嗎?但願那個地方就像與過天晴的大溪地,還沒有搭蓋飛機場之前的大溪地。」
即便他與鮪魚船擦身而過,失望透頂,他還是可以想像是自己會錯了上帝的意:「主並沒有派遣那艘漁船前來救我,而是另有打算,所以才沒有讓我們相遇。」所以他想,那接下來相遇的應該就是一片陸地囉。(這時候才讀了本書的一半,他還有得好等……)
靠土地吃飯的塔瓦在生死存亡間仍然尊重大自然,對於他真的很想吃的那隻大烏龜,他說:「主,我只吃得下牠身上一小塊如大拇指般的肉,其他的恐將全部丟棄,所以請不要傷害他,我寧願讓這隻烏龜繼續留在海中游泳。」
◆
能讓塔瓦渡過118天的不只是他自身的專業技術,更是他之所以成為塔瓦的一切文化心靈累積,就是對於「土地」的雄厚感情。
他回想起一個個祖先的傳說與故事,深知整個國家的歷史就是「由許多相似的小故事所組成的,故事裡描述人們或是單打獨鬥或是家族同心協力,一起搭乘獨木舟橫越大海,尋覓一位真神,或一塊可以安家立業的土地。」他想起了這些故事,便神奇似的平靜了下來,並且更恢復對上帝的信心。
塔瓦不必讀過存在主義或哲學慰藉。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烏斯(Antaueus),他是海神和地神之子,每當他與人征戰,只要身體觸及地面,便有大地的力量源源不絕的灌入他的體內。
只要他不離開賴以滋養生存的土地。
3月15日,塔瓦正在感謝上帝賜予他豐富的漁獲量﹔7月10日,塔瓦在他女兒凱涵生日的那天,結束了漂流,告別他生命中最艱難的這一刻。這本精采的口述紀錄,也讓我們有機會拜讀這長達118天的「深具啟發性的驚險畫面」,再一次證實了土地跟住在其上的人群所結合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