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3-20 19:50:34亞平

灰面鷲北返,帶來春天的信息

 冷高壓遠離,避冬灰面鵟鷹也開始北返,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技士蔡乙榮十三日清晨已發現六隻北返灰面鵟鷹身影,牠們可能是首批北返的先頭部隊,振翅飛越恆春半島同時,也帶來春天的信息。
 今年首批北返的灰面鵟鷹已悄悄現身,蔡乙榮說,十三日清晨五至六時間,已看到六隻灰面鵟鷹分批從海上飛抵南灣一帶,並在附近山區夜棲。昨天清晨恆春地區下了陣雨,蔡乙榮持續觀察,但未發現起鷹北飛。
 灰面鵟鷹可是說是台灣地區﹁名號﹂最多也最響亮的猛禽之一,每年秋、冬,牠們從西伯利亞等地南遷避冬,在滿州鄉歇息,有人因此稱為﹁滿州鷹﹂,由於時近雙十國慶,又有人稱為﹁國慶鳥﹂。
 待到氣候漸暖,牠們又從菲律賓等地北返,台灣通史中以其遷徙路徑稱為﹁南路鷹﹂,又有人稱為﹁後山鳥﹂,因時近清明,還有叫做﹁清明鳥﹂或﹁掃墓鳥﹂。
 去年過境灰面鵟鷹近兩萬隻,打破歷來觀察紀錄。蔡乙榮說,接下來若天候狀況良好,恆春地區可於上午十時左右觀察到北返鷹群,牠們將於中午飛抵高樹鄉新豐國小附近山區,下午抵達彰化八卦山山區歇息,但若天候不佳,觀察南路鷹時間則要提前,恆春地區約於清晨一大早就能見到。
 蔡乙榮曾有一天觀察到三千多隻南路鷹紀錄,和渡冬鷹群一樣,南路鷹也會因天候狀況發生﹁累積效應﹂,一旦天候不佳,北返鷹群便會﹁大塞車﹂,待得天候好轉,便可能觀察到較多數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