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4 08:05:48艾莉絲還在夢遊仙境

影像的凝結, 快速流轉的電影和Agnes Varda

在最近的倫敦電影節裡,上演著一部以照片組合而成的三個片段短片
這是法國女導演Agnes Varda的Cinevardaphoto

原習攝影的華達自五十年代開始活躍於藝術界,並從事一系列的生活藝術攝影,其眼底下的事物都可以轉化成與美學習習相關的物件,進而反射之。無論是華達的鄰居們或是法國知名男演員Philip Noiret,全都是她當下的反映,並做為日後創作的參照。此後的華達轉為從事電影創作,雖在主流電影圈裡默默無聞,但對我個人而言,華達卻提供了我觀影不一樣的觀點,也是我最心儀的電影導演之一。

從靜態的影像解析影片,猶如其對美學的培養,還有她身為女性對自身和周遭社會文化的關懷,還有屬於華達個性的幽默以及種種闡述,在她的影片裡處處可尋。

Cinevardaphoto是Agnes Varda (艾格妮.華達)的三部影片組成,其中一部Ydessa, and her bear帶我們進入Ydessa與她的泰迪熊世界,身兼藝術家與策展人身份的美籍猶太裔Ydessa,在曾是柏林市內納粹德軍的集會中心舉辦了一個泰迪熊與攝影展,由上至下,由左至右,這些相片幾乎像是讓人無法呼吸一樣地,佈滿著展覽廳。這似乎在章顯著其個人主體性。換句話說,這些破了縫線,看似骯髒的泰迪熊及三千多張關於泰迪熊的照片,是主辦人(也是藝術家)Ydessa搜集來的歷史過去,每一張泛了黃的照片都有其背後的歷史意義,不只有嬰兒及孩童會和泰迪熊合照,還有其它系列中包含全家福,畢業照,國軍英雄,情侶,還有春宮照,看似天真無邪旳小熊伴讓裸女們看來若隱若現更誘人。這些照片和Ydessa本人沒有干係,是她自網路或拍賣場買來的寶物,Ydessa的父母親曾經遭受納粹壓迫,日後的顛沛流離,和Ydessa手裡的小熊,都是故事,拍成了紀錄片後,也成了影像裡敘述的故事,而她展覽的照片就是故事中的故事。

除了Ydessa和小熊外,華達也用自己的解讀方式檢視這些照片的意義。猶如妙語如珠的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攝影照片裡punctum/studium的深層含意。華達以此以脈絡同樣解讀,這些佈滿一廳室的裝框相片和裡頭的主人翁和看展的人究竟能達成什麼樣的連繫?我們所看到的影像背後的隱含意義是什麼?而對各個觀展觀眾來說,是不是每個人對這些照片都有他們不一樣的投射?這些原本和觀眾沒有任何干係的黑白人物也許早就過世,或是在世界的某一角落,但他們早己被鎖在那個相框裡面出不來了。那個時間,空間,和一瞬間都早己不存在了。而這些收集泰迪熊和照片的僻好是不是著了魔似的緬懷過去和歷史,戒不掉?

身為電影前驅,華達或許同時也檢視了Ydessa的懷舊之情以及她對影像的態度,但這些對華達來說也都只是個人的習慣一種,所謂影像這種東西,最後留存的不是回憶,而是那固態的一張薄紙和模糊的人像罷?

Ydessa and her bears這部紀錄短片(而我寧可稱之為散文短片)抒發的正是華達對其攝影對象及影像對照和觀者這三者之間的觀照。猶如同華達口述的旁白所說,這些不小心拍糊了的照片裡,主人翁的臉模糊不清,是不是就好似記憶和歷史一樣再也回不來了,消失了?

但不要忘了照片的初衷是什麼。也許對Varda來說,是電影的最佳元素。
就像是這部短片的副標題說的一樣,'When photos trigger cinema.'
如此大膽結論著: 有了攝影影像我們才有電影這樣美好的媒介。

*此張照片來自Cinevardaphoto另一系列短片Ulysses(也是同名攝影之名)
不過網路上實在沒什麼Ydessa and her bears的照片,只好放了這張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