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靜脈曲張找上你
每天下午3、4點,在銀行上班的張小姐就覺得小腿肚漲漲麻麻的,
很不舒服,只好偷偷地脫去鞋子,
再將一雙腳抬高平放在椅子上,這才稍微緩解不適感。
其實,和張小姐有同樣困擾的人還真不少,
她們都是長期站著或坐著工作的上班族,
經過一整天的工作後,靜脈血液迴流出了問題,
如果放任不管,即有可能淪為靜脈曲張的俘虜,
小腿肚逐漸「爬」滿如蚯蚓般的突起血管,
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李相台統計發現,
靜脈曲張的男女比率為1:4,年齡從20歲至75歲不等,
好發於35歲,且患者年齡層有普遍下降趨勢。
李相台表示,靜脈曲張的成因很多,可分工作、
懷孕、遺傳及荷爾蒙四大類。就工作而言,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而很少改變,
由於缺乏肌力運動,血液自左心室送出,
並經大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大靜脈、右心房、右心室
而到左心室的循環過程中,回推力道不足,
部分血液蓄積在小腿,久而久之即造成靜脈曲張。
就他的觀察,老師、醫護人員、餐飲從業人員、
百貨專櫃小姐、空服員、軍憲警人員及晶圓廠工作人員等特定族群,
因工作屬性而需長時間站立,最易出現靜脈曲張。
至於電腦從業人員、會計、金融機構服務人員等需久坐的人,
也有機會「中獎」。 剛開始,
大部分女性患者只覺得小腿肚腫脹不舒服,
無法久站,且通常在每天下午3、4點時特別明顯。
一旦不去理它,這些不適感會持續擴大,
腳部逐漸浮現青絲,這就是所謂的靜脈曲張。
這些靜脈曲張可分兩大類,
如頭髮般細長的稱為「蜘蛛絲型靜脈曲張」,
如蚯蚓般糾結的則為「蚯蚓型靜脈曲張」,
而後者通常和荷爾蒙的分泌有關。
不管是蜘蛛絲型或蚯蚓型的靜脈曲張,
腫脹的腿肚會逐漸脹成麵龜狀,最後甚至會破洞而出現潰瘍,
國外約有2~3%的發生率;以此類推,
國內約有40萬名靜脈曲張潰瘍病患。
李相台感慨地說,由於得不到血液循環源源供應的營養,
面對這些皮膚潰瘍的患者,
除了要恢復血液循環並補充營養外,還要處理感染問題,
難度增加不少。 為免靜脈曲張上身,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外科美容中心主任鄭國良提醒民眾,
應避免過度長期站立或坐著不動,別舉負重物,
也別讓體重過重,工作一段時間後,最好能起來走動一下。
李相台則籲請長期站立或坐著的高危險群,
不妨隨時自我檢查,如果腿部出現「脹、硬、痠、麻、腫、痛」等六大症狀,
無法久站或久坐或無法維持同一姿勢超過20分鐘,
左右腿大小不一,腿部出現青紫色、蜘蛛絲或樹枝狀血管,
腿部容易有抽筋現象或不自然疼痛情形,
或腿部容易疲勞不適等,都應特別小心,最好就醫接受靜脈壓檢查。
本文作者【李相台診所院長 李相台醫師】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上一篇:找對髮寶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