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的動物
我壓根沒料到植物園裡會有水族箱,
而且還養了不常見的魚吶~
他是象魚,象魚耶~
最大可長到五公尺的大傢伙,
話說咱們屏東東港鎮海宮也有。
大個實在有點難拍。
囂張很的青蛙
本人,實在有點不喜歡濕濕滑滑的東西吶。。。
好險只是假的。
食人魚耶~超酷的,感覺他的下巴會快速咬合。
還蠻大隻的神仙魚~
這不是動物啦,只是忘了介紹,植物園裡還蠻多菇類的。
這朵花可妙了,
在中間部分還開了別的花吶。
以下介紹象魚:亞馬遜河魚之王 象魚
- 學名:Arapaima gigas
- 英名:Arapaima, Pirarucu
- 分布:亞馬遜河流域,通常棲息在較寬深的河流中。在巴西、厄瓜多爾、蓋亞那及祕魯有發現的紀錄。
淡水魚中體型最大者,最長5公尺左右,最重可達200公斤。屬於殘存的古生淡水魚類,據推測最早出現於一億年
前,由於舌中硬骨有長出牙齒,此類的魚被稱為骨舌魚。
而其主要以嘴的上半部與舌頭的開合來捕捉獵物,以魚和昆蟲為主食,
善於跳躍,曾有人看過它躍出水面,捕食停在樹枝上的小鳥。
(大傢伙竟然能吃到枝頭上的小鳥??)
頭部有許多感覺管,而魚鰾具有和肺相同的功能,
有時會將頭部伸到水面上呼吸。鱗片很大,隨著成長,
身體後半部的鱗片邊緣會由尾部開始逐漸變為鮮紅色,
一直到尾部全體及背、腹部等處,故當地人稱其為「魯拉鼻克」 ,
意思是紅色的魚。
每年4、5月為其主要的產卵期,
會在沙質河床築巢,巢寬約50公分,深約15公分。
雄魚會保護卵及剛孵化的幼魚,
雌魚則不會離開雄魚太遠。
而幼魚會被親魚頭部所分泌的費洛蒙吸引而聚集在親魚頭部附近,
可隨時受到保護。
為當地重要的食用魚,風乾或鹽漬,
被人稱作是淡水鱈魚。(這樣介紹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由於近年來當地居民種植的農作物受聖嬰現象的影響而歉收,
轉而捕捉象魚當作食物或換取金錢,
導致此魚的數量大幅減少而面臨生存的危機。
由於鱗片很大,可長至6公分左右,
當地人拿來當銼刀使用,用來磨指甲,
也有用來製作弓箭﹔另外還有人用其舌骨來磨船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