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3 12:00:00執行長

【新知】研究:人生幸福感呈U型曲線46歲是谷底

怕老是人類的通病,因為伴隨老年而來的不外乎是皮膚鬆垮、肌肉退化、關節僵硬及記憶力退化,除了怕老更怕死,因此有人說「當你想到死亡時,年齡變大不是一件那麼糟糕的事情」。但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報導指出,人類對老不必那麼悲觀,人生並非在壯年之後就一路走下坡,一生的幸福感是一個「U型曲線」,46歲是人生的谷底,接著開就始回升,愈來愈幸福。

當人們成為成年人時一般都很快樂,但在步入中年之後開始走下坡路,也就是所謂的「中年危機」,但之後就出現令人意外的事情;儘管人們在進入老年階段時失去了他們所重視的東西,如活力、外表,但他們也獲得人們花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幸福。

傳統經濟學家認為金錢與幸福感息息相關,但還是有部份經濟學家認為幸福感不全然侷限於金錢方面,因此決定深入研究,親自「衡量」幸福本身。

世界各國的政府也介入相關研究,不丹已開始在制訂發展計畫時引入「國民幸福總值」這一概念,新政策都將進行相關評估;法國總統在2008年邀請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出一個比國民生產總額更廣泛的「國民快樂指數」;英國首相在11月宣佈,英國政府將開始收集有關人民幸福感的資料。

研究顯示,幸福有四個主要因素,分別是性別、個性、外部環境、年齡。

性別
女性總體上來說要比男性快樂,但發生抑鬱的可能性也要比男性高,有將近至1/4的女性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感到抑鬱,而在男性中只有1/10,這意味著女性更容易經歷極端的情緒波動。

個性  
「神經質」和「外向性」被經濟學家認為是最容易影響幸福感的兩個性格特質;神經質的人容易產生罪惡感、憤怒和焦慮情緒,外向性則有相反的效果。因此熱愛團隊合作或晚上參加派對的人總是比獨立作業且晚上窩在家裡的人快樂。這個性格特質也可幫助解釋一些跨文化差距,一項研究對英國、中國和日本類似人群進行了分析,發現英國人平均比中國人和日本人更外向,也更為快樂。

外部環境  
人們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如人際關係、教育、收入、健康等因素決定了人們的感受,研究顯示婚姻可以使人的幸福感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美國,非裔美國人的幸福程度一直被認為比其他族群低,但數據顯示,非裔美國人或西班牙裔美國人擁有更高的幸福度,有孩子的人的幸福度也高於沒有孩子的人群,教育程度高的幸福度高,但主因是教育程度高收入也高,因此撇開收入的因素,教育程度跟幸福感無關,富有的人的幸福度平均要高於窮人,但程度大小還有待研究。
年齡
以年齡為因素畫出的幸福感曲線圖呈現U型狀,在40歲和50多歲時是最低的,最低點的平均年齡是46歲,46歲之後,幸福感便逐漸增加。除了幸福感有U型曲線以外,情緒也有同樣的情況:壓力在20多歲時上升,隨後大幅下降;擔憂在中年時上升至最高處,隨後大幅下降;悲傷在中年小幅上升,隨後也下降;憤怒在整個人生則是一直處於下滑狀態。當英國勞力調查詢問人們他們是否抑鬱時,U型轉彎成為一個弓形,在46歲時達到最高峰。

研究同時顯示,在不考慮金錢、工作、家庭等因素的情況下,仍存在U型轉彎,因此在中年後出現的幸福感增強不是外部因素的結果,而是來源自內部變化。

研究表示,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改變行為,年紀更大的人發生的爭議較少,擅於解決衝突,能夠控制情感,並且較坦然地接受不幸,也不容易發怒。
同時有人解釋道,認為人們逐漸學會接受了本身的優缺點,雄心壯志也逐漸被磨滅,學會了隨遇而安也接受變老的事實,因此幸福感越來越高。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 2010-12-24 09:54:04

but年輕時就要接受要老是有點難..orz"

但年輕有年輕的好
老也有老的可愛
遇到也只能接受+面對嘍!!

版主回應
春夏秋冬四時更替,人生也是如此。 2010-12-24 17: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