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9 00:29:41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倒扁人士應讀﹞龍應台:我如何上「陳水扁」這一課;附台長評論

台長導言:

龍應台一直是一個理想主義色彩的文化評論者。然而,出於文人的潔癖觀點,龍應台與那些親綠學者一樣,都缺乏政治宏觀實務的洞察力。

話雖如此,以下轉貼龍應台這篇文章,卻是她明顯寫到倒扁者思維盲點的一篇重要文章。

她清楚地論述了「即使你萬分討厭陳水扁,都不應該用流血革命方式趕他下台。因為,真正的民主精神是不需要、也不應該再有任何流血革命的。」這一觀點。

她能寫出這樣的觀點,至少證明了她的內心世界是良善的、寬容的,也證明了她明白「民主」二字的精神真諦,因此這篇文章是可敬的。

馬英九能否成為一個可敬的2008總統候選人,就看他能否堅持“龍應台觀點”,堅持和平非暴力的抗爭了。

假如馬英九在群眾採取流血抗爭的方式時居然下令放水,那麼馬英九將不過一個藉機奪權的政客而已。

但假如馬英九在面對非理性倒扁的群眾運動逾越規矩時,仍然能夠堅守法治立場,果斷壓制下來,那麼馬英九將替自己累積巨大的2008候選能量,因為全世界的眼光都在看:「馬英九會不會是一個堅守原則、捍衛民主法治的總統?」




---------------

中國時報編者按:知名作家龍應台上周在新書發表會上,直言並未捐款一百元支持施明德發起的百萬人倒扁運動,引起熱烈討論和批評,有人直言「野火熄了」。堅定相信陳水扁已經無法得到人民信任,理應自行請辭下台的龍應台,為什麼不支持施明德發起的人民行動?在思考數天後,龍應台再次以專文,完整說明她對台灣民主核心價值的理念:「陳水扁這一課」給台灣人民最重要的教訓是─人民要徹底體悟自己手中一票的意義,不要讓爛的民主結果一再重演。




我怎麼上「陳水扁」這一課 ── 一個「甘犯眾怒」的微小聲音

  我承認我一直在上課,像個小學生一樣在上公民課。這一課的題目就叫「陳水扁」。課文特別令人「拍案驚奇」,但是附在課文後面的測驗題,艱難的程度,超過我的預期。

  亂,因為在尋找新標準

  我是個目睹過蘇聯帝國解體、柏林圍牆倒塌、天安門變色,香港七一遊行,又在台灣的威權時代裡寫過「野火集」的人,但是台灣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結舌:在我們所經歷過的中華民國史上,誰見過一個總統的家族和親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誰聽過身為國家最高象徵的總統府會製作假帳?誰見過一個沒有監察委員、只有冷氣空轉的監察院?誰見過一個對法律如此不知分寸、進退失據的內政部長?誰見過媒體變成一種熱血賁張的「政治運動指揮部」,而司法機關又跟著媒體辦案?誰見過一個總統像七歲騃童一樣,對人民的批評作兇狠負氣狀,說「我不會一味挨打」?誰見過一個反對黨在那樣短的時間內因得權而腐化生蛆?誰見過兩週內有一百萬小市民匯款登記,表達對統治者的憤怒?誰又能想像,當兩萬人露宿總統府廣場時,如何收尾退場?誰又想過台灣竟然可能出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盧泰愚和馬可仕?誰又知道,碰到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盧泰愚和馬可仕時,人民該怎麼辦?

  二○○六年的台灣很「亂」。它的「亂」,我始終認為不是真正的亂──動亂或混亂。台灣是一個新興民主,新興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來的問題,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知道過去的原則和觀念可能都不適用,但是對於新的難題又沒有現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斷標準。從外國拿來的,因為歷史條件、文化體質、發展階段差異很大,也不敢直接套用。於是一人一套標準,每一套標準都可能彼此矛盾,眾說紛紜,爭執不斷。
  「亂」,其實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在摸索新共識,尋找新價值的過程裡所發出的喧聲。這種「亂」,不過是一個社會從威權到民主必經的歷史過程,我們在練走民主的路。
  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民主這堂課,有考不完的試題。走到「陳水扁」這一章,黑與白之間,同名為「灰」的層次細密重疊,難以辨認,使我不得不在寫完「今天這一課:品格」這篇「作業」之後,停下來久久沉思。試題一:陳水扁應不應該下台?
  代表民進黨的游錫(方方土)說,在一個法治國家裡,當還沒有足夠的司法證據,證明一個總統本人貪瀆時,他不應該被要求下台,因為道德不能取代法律成為標準。這個說法,不能夠由於他的「辯方」身分而被嗤之以鼻,因為這是一個百分之百必須嚴肅辯論的議題。所有主張陳水扁下台的人,都必須針對這個認知提出反駁的理由,才能正當「倒扁」。
  我的思索是:法律上,一個未被司法定罪的總統不必辭職,但是如果在政治上,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不安、政局動盪的根源;如果在誠信的道德上,他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民不齒的對象,如果總統與大多數人民之間的一種相互信任已經解體──百分之十八的低支持率是一份清楚的「信任評估」,那麼,是的,他應該向人民鞠躬道歉,自動請辭。
  造成社會不安、政治動盪,他愧對人民託付給他的政治責任;家族墮落、親信腐敗,個人誠信破產,他愧對人民賦予他的道德期許。政治責任和道德期許是無法寫進法律條文的,但是你不能說,凡法律條文不能表達的,就不存在。民主法治強調法律條文的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法律條文只是維持秩序和社會互信的最低標準而不是唯一標準。
  公民要求陳水扁道歉下台,不是因為他犯了法律上的「罪」,而是因為在事態的發展過程裡,他已經徹底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沒有信任和尊敬,就不可能有效地指揮團隊,領導國家。民進黨主席拿出最低標準來充當為民主的全部,只顯現出這個政黨從民主理想的高度摔到了哪裡。
  我的要求因此和那一百萬個「百元公民」是一致的:陳總統,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
  但是如何讓一個任期未滿的總統下台?罷免的手段失敗了,輿論的壓力不起效用。於是出現試題二:你如何讓他下台?用群眾運動── 百萬人「登記」抗議,二十萬人上街遊行,一萬人徹夜靜坐,夜夜堅持,可不可以?
  我的思索是:那要看你指的是哪一種「群眾運動」。
  如果是合法的,非暴力的遊行、靜坐、示威,它本來就是民主體制內的正規表達方式。只要程序合法,謹守規範,這樣的公民表達和選舉日的排隊投票或者國會內的罷免表決,地位一樣的尊貴,必須得到政府的容忍、警察的保護、社會的尊重。集會遊行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可以是促使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
  我不反對見到一百萬人和平地站上街頭,以要求陳水扁下台來表達一種態度,一種價值。人們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站出來,不過是讓自己尚未長大的孩子們知道:有些價值,不容犧牲。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我更希望見到,陳水扁為了「愛台灣」,為了社會的和諧以及他自己的歷史名譽,在人們上街之前提出辭呈。
  有選票,為何談坦克車?
  然而,如果所謂群眾運動指的是威權時代那種慷慨激昂的、衝破體制的、「人民革命」式的群眾運動來「包圍總統府」或「癱瘓交通」,以「衝突和流血在所不惜」的方式來凸顯所謂「人民力量」,對不起,我反對這樣的「人民力量」。
  在獨裁體制下,用激烈的群眾運動方式迫使一個領導人下台,是有絕對正當性的,但是在一個民主機制的設計裡,原來就有一個設定:你選出來的領袖很可能是個狂人怪物或騙子,所以若要半途「刪除」他,可以按「罷免」或「彈劾」。如果這個動作失敗,則要「重新啟動」,在下一輪選舉時,用選票將他「刪除」,丟進「資源回收筒」。如果「罷免」或「彈劾」的按鍵有問題,那麼你就去修理那個按鍵。
  既然有這個「刪除」和「重新啟動」的內在機制和設定,「人民革命」式的群眾運動在民主體制裡是沒有一席之地的。
  所以,關鍵在於,施明德所領導的「百元運動」,究竟是哪一種呢?
  頭腦清醒的施明德宣稱「非暴力」,明顯是希望進行民主定義下的公民實踐。他以半生牢獄換來一世英名,現在又願意冒著一世英名被小頭銳面者抹黑玷污的風險,挺身反對從前的同志,不愧是一個公民抵抗的典範。如果是和平、合法的靜坐示威,那一百萬個捐款報名「反扁」和那決心上廣場靜坐的人們,也是公民社會的實踐者。公民社會的實踐者,我們只怕太少,不怕太多。
  可是,對於這樣的分際拿捏,人民是否秋毫分明?影響民意的意見領袖們,又是否戒慎恐懼?
  聳動的電視媒體在大肆報導「倒扁」集會的人數如何節節上升時,持續不斷地播放莫斯科紅場和天安門廣場坦克車與人群對峙的聳動畫面,看起來竟像在渲染一種「人民革命」的浪漫美感,似乎在暗示人們要有「正義」激情,要有「勇敢」衝動。而同時,副總統呂秀蓮竟然也以天安門為例,警告即將進場的人們。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年代的天安門和紅場,怎麼能夠拿來和今天民主的台灣相提並論?天安門和紅場的抗爭,都是被徹底剝奪了自身權利而走投無路的人民起來反抗集權政體,今天的台灣人手上卻是握著選票的,誰來統治完全由他自己決定;他明明可以用一張紙來「推翻」一個政府,你為何要談坦克車?法律明明保障了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你憑什麼以天安門的流血鎮壓來影射警告?
  當「刺殺」和「防衛」的流言四起,當拒馬的刀片如何割肉的鏡頭不斷被放大,當「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的「意志力比賽」被當作一種「決鬥」的語言來使用,我覺得不安。當民進黨完全拋棄了身為執政黨應有的文明規範,開始以文革式的「鬥倒鬥臭鬥爛」的流氓方式來對付施明德,我看見仇恨的「鐵絲網」在陰影中悄悄架設。
  劍拔弩張的「決鬥」,不是公民實踐。
  激情的「人民革命」,革掉的會是民主。
  不能不回答的問題
  於是令我頭痛的試題三就出現了:你捐不捐那一百元?
  「頭痛」了整整一個禮拜。
  我的思索是:不捐。因為拉倒陳水扁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太多的問題,在「陳水扁」這個黑盒子被打開的一刻,像一團黑壓壓、密麻麻的蒼蠅,猛然撲上臉來。這些問題是一個新興民主從來不曾處理過的問題,有些甚至於從來不曾思索過:
  問題一,陳水扁總統是透過民主程序產生的。兩年前,六百多萬人投票給他,請他來管治這個國家。那些沒把票投給他的人,本身顯然沒有發揮足夠的力量來避免他的當選。所以陳水扁的上台,必須說,是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和沒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的共同選擇。那麼,陳水扁固然耽誤了國家,但是人民自己,什麼時候要開始檢討自己的責任呢?投票給他的人們今天是否承認選擇錯誤?那錯誤選擇背後的思維是什麼?當年不選他的人,是否為了錯的原因?如果不去檢討那個思維,以後豈不是注定會再犯一樣的錯誤──我們不是眼睜睜看見陳水扁家鄉的官田鄉人正在組織清朝模式的「自衛隊」來防禦「外侮」?
  問題二,我們的選民,是否充分認識到,手裡這一票,可以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如果因為當初沒這認識,所以我們輕率,或愚昧,那麼我們因自己的輕率或愚昧而被一個難以忍受的無格總統所折磨、所懲罰,是否也正是我們應得的教訓,應付的代價?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是不是正是我們和民主制度定下的契約?
  問題三,如果這一次,因為太憤怒了,不願意等到下一次的選舉而採取街頭施壓,是不是以後每一次發現自己選錯了人,我們都得用集會遊行的方式逼總統下台?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耐心等候四年一輪,用選票「刪除」他,又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應該不等候,直接發起群眾運動?那判斷的標準又是什麼?
  問題四,是什麼制度,產生了陳水扁?是什麼制度,給予總統如此大的權力?是什麼制度,縱容了他專權,鼓勵了他墮落?是什麼制度,使得我們發現了一個總統的專權和墮落卻無法使他下台?政黨政治又出了什麼問題,使我們痛心疾首到這個程度又找不到出口?如果產生「陳水扁」這種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及維繫這種制度的思維和文化,我們今天不去徹底面對和處理,而只鎖定在「把陳水扁拉下台來」一個單一題目;請問,下一個上台的人,在同一套制度裡玩弄,難道會有不同的嘴臉?
  一巴掌打死蒼蠅的痛快
  對國家的空轉處境,我們都很憂心;對一個失去理想的執政黨,我們都很失望;對一個無能又無品的總統,我們實在憤怒,但是,愈憤怒就要愈冷靜。在這黑盒子打開、蒼蠅飛出的時刻,「打不打得死臉上的蒼蠅」不該在媒體炒作下變成全國人民發燒注目的「唯一」議題,更不宜把它定位為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戰」。瞭解為什麼黑盒子有蒼蠅,舉全國之力去追究蒼蠅藏身之處,徹底清理黑盒子結構本身,才是真正重大的任務。否則,你打死了這一團蒼蠅,黑盒子依舊,下一團正等著出發。
  我甚至於擔心,正因為「一巴掌打死臉上蒼蠅」這個急促動作會很痛快,它很容易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感情,集中了舉國的注意力,而「陳水扁」黑盒子的真正問題──結構的、制度的、思維的、文化的,都被推到邊緣。制度的檢討、機制的改造、人民本身民主素養的深化等等,在尋找宣洩的憤怒情緒中,都會被認為是高調、空談、緩不濟急,而被遺忘。然後,有一天,唉,我們又從頭開始。
  越憤怒,越冷靜
  我選擇用「不捐一百元」,作為一個「甘犯眾怒」的微小聲音:最該被「決鬥」的對象,不是這個任期不到二十個月、威望不到膝蓋高的總統,而是培養了他這種人物而且容許他苟延殘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後的人民自己腦裡的文化思維。
  「打倒」一個人,只需要熱情和憤怒;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絲剝繭地釐清問題所在,看準了問題下手,需要的卻是極度、極度的冷靜,深刻的思辨能力,長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識,鍥而不捨的精神。
  這真是一堂艱難的課。
  二○○六、八、廿三台北
  ytlung@gmail.com


★全文轉載自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星期四A3版

----------------------



台長評論:

龍應台心地善良,但對政治的洞察力仍然侷限於“書生之見”。

談論政治的書生,都希望政治人物是乾淨的。

但這就好像女人愛上一個黑道大哥之後,希望他從此不再砍人犯法一樣,都是一廂情願,難以如意的見解。

呂秀蓮說得好:領子和袖子是最容易髒的。

領袖,人民覺得他髒,就想換掉他。就好像一件衣服,人民覺得領子和袖子髒了,就要求裁縫師整個切掉,重新縫補新的領子和袖子。

然而,假如人民更聰明理性一些,會知道,最經濟方便的方式,並不是大費周章去“換領袖”,而是應該將領袖洗一洗,晾乾,就好了。

領袖髒了,不是不能洗。也不是非換不可。

現在的領袖,也不是長得太難看,也不是怎樣破損不堪再穿。洗一洗就好啦,何必浪費成本去換什麼領袖?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都還有四,失業率還控制在四左右,物價上漲率也沒超過四,....執政績效雖然沒有多好,卻也壞不到哪裡去。就一個政黨輪替僅六年的新興民主國家來說,已經難能可貴。

領袖對我們不是沒貢獻的。當我們穿他的時候,弄髒他的時候,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在糟蹋他。

我們不怕他,因為他是軟的,布料作的,不是硬金屬作的,所以不會割傷我們。

確實,我國現在的領袖,不會拿刀割傷我們。

髒了,就洗一洗。就好了。何必大費周章換領袖?

陳水扁的缺點媒體說太多了,人們不知不覺間被統派媒體洗腦了;我來補充一下他的優點,其實陳水扁有很多優點。

關於陳水扁的優點:

政治道德方面-

堅守言論自由,堅守民主,不會用坦克屠殺群眾運動。

(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也是民進黨與中共本質上最大的不同。也是我堅持捍衛民進黨的最重要理由!華人社會中,沒有比民進黨更合乎「普世價值」的政黨了。中國13億人能否享有自由民主,這希望全寄託在民進黨身上。)

捍衛台灣主體意識沒有讓步,早年曾致力於黨外民主運動,與施明德並為戰友。
(但施明德對民主化的貢獻比陳水扁大)

堅持軍隊國家化,沒有濫用軍權行使不義。
(這在新興民主國家的元首裡面,是很重要的品德)

深愛吳淑貞,從未背叛偷腥,留下專情楷模。
(這屬於私德,但對公眾還是有影響,這一點陳水扁就比施明德強)


政治智慧-

明確知道中共不會接受“一中可以各表”。
(雖然阿扁有些地方還是很笨,但總比國民黨聰明多了)

與連戰、馬英九對談辯論從未落居下風。
(因為胸中有思想、有論述、有合理的觀點,才能在對談時清楚陳述,不落下風)

初上任後用唐飛當閣揆,展現絕佳手段,穩住政局有功;
(這是穩住政局最重要的一步)

2004年大選在民調落後達20%以上的情況下,仍然奇蹟式逆轉勝。
(因為台灣人民雖然不滿意阿扁,但面臨關鍵二選一的時候,還是比較信任民進黨的執政。這說明了國民黨真的應該徹底檢討反省!)

成功說服美國、日本,與台灣進行軍事同盟深化。
(這是陳水扁最傑出的一次國際戰略表現,影響日後台灣巨大)


政治成果-

寧靜革命後仍然穩住兩岸關係,沒有爆發衝突。

六年多來黑金勢力對政治的干預明顯下降。

軍隊更進一步國家化。

外交上獲得比前總統李登輝、蔣經國都更大的禮遇。

外交上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踏上歐洲的元首。

教育上深化台灣主體意識,成功本土化,且沒有進行去中國化,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之間取得絕佳平衡。

深刻落實保障人權,推動人權教育不遺餘力。

台灣整體競爭力大體而言逐年提昇。尤其是科技競爭力。
(有數據可查,可與李登輝時代比較)

獲得美國同意出售三項軍購、同意將美日台軍事同盟檯面化。

經濟成長率、失業率、治安等表現,勉強及格。雖不令人滿意,卻至少不是負成長,還能保四,對台灣還是有所貢獻的。

假如我們今天去進行一個隨機民調:「請問你認為“連戰”與“阿扁”兩人哪一個比較清廉?哪一個又比較真心為了台灣作事情?哪一個又比較像政客?」答案會是什麼?

對我來說,早就清楚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連戰的優缺點,一般民眾都是看不出來的。媒體對連戰的報導也是不客觀的。

從兩千年敗選之後,連戰就用強大的政治手腕,成功拉攏宋楚瑜,並且在立院企圖以罷免案想要倒扁。

陳水扁在2000-2004年的期間,執政績效遠比現在更差,經濟成長率比現在低,失業率比現在高,立院席次比現在少,軍權掌握比現在弱...。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他民調落後連戰達20%以上,他仍然後來居上,在2004年勝選。

人民現在反扁,是人民對阿扁「過度期待」造成的過度失望。

綠營選民期待阿扁扮演李登輝第二的角色,成功開闢台灣新局面,但阿扁顯然做不到。

藍營選民期待阿扁扮演兩岸和平握手,開放三通的關鍵力量,但阿扁也不可能犧牲台灣主權尊嚴去委屈自己與對岸握手。

中間選民希望阿扁執政後經濟成長率、失業率、犯罪率、社會文化與道德...都要表現得比黨國專制時代更好。....但這對一個新手掌舵的政權來說,何其困難!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阿扁已經算是適應良好的了。

看政治,如果只看「清廉度」,那絕對是政治低能兒。是腐儒的見解,成不了氣候的。

要看政治,就應該看「政治道德、政治智慧、政治成果」三大構面,才是全面性的、宏觀的理解。

從三大構面的角度來評價阿扁與連戰兩人,我可以這麼說,阿扁對得起台灣人民,儘管他並不讓人滿意,但對台灣沒有功勞,至少也有苦勞。台灣人欠阿扁一份恩情。

反扁的這些人民大多數都是隨便罵罵,罵總統很爽,反正民主時代,你們不會被抓起來關。

然而,全世界有多少新興民主國家的元首不會用坦克屠殺人民?全世界的國家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能完全避免軍事血腥鎮壓的機率有多高?威權體制國家在轉型成民主化的期間,要維持「不殺人民」只怕要遠超乎你們想像的困難!

且不說二次大戰之後非洲國家民主化的慘痛案例。就說蘇聯解體之後,前南斯拉夫的內戰與種族戰爭,就已經近在眼前的、令人痛心的案例。

台灣式的民主轉型,肯定是世界民主奇蹟中一個巨大而不容忽視的政治學成功案例。民主化的過程之平和,在世界史上罕有能匹敵的。

而這個巨大寧靜革命的功勞裡頭,陳水扁扮演了其中一個不算太小的角色。至少也是幾大主角之一。他沒有變成辛亥革命後的袁世凱、法國大革命後的拿破崙、一次大戰後德國民主上台的希特勒。

此外,我說陳水扁是「寧靜革命的幾大主角之一」,卻並沒有說他就是唯一功勞最大的主角。若真要論民主化的功勞,李登輝、施明德、林義雄...的功勞,都不見得就少於阿扁。甚至連宋楚瑜都有一定的功勞成份,只不過宋楚瑜早期不光彩的歷史,以及敗選後的表現,砸壞了他自己的歷史名聲。

假如陳水扁真得喪心病狂,就會在前幾年扁宋會後,連胡會前夕,徹底進行極權化統治。當時他大可以三軍統帥身分頒布命令:禁止連戰通敵賣國。否則連戰可能觸犯內亂外患罪。

當時假如他真的這麼做,民意不見得會站在連戰這一邊。當時他手上有軍權,又有宋楚瑜的支持,他若真要搞起獨裁,成功機會很大。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就連施明德都看出他這部分的優點。有一次在一個公開場合,一位反扁人士大罵陳水扁不如兩蔣,結果施明德反駁他說:「難道你希望陳總統像兩蔣時代那樣將你們這些罵總統的人抓起來關嗎?」那位老兄頓時語塞。

統派媒體在幾年前不是喜歡說陳水扁像希特勒嗎?假如現在是希特勒來面對群眾運動,他會不會下令用軍隊或坦克、機槍來屠殺?
統派媒體另一個荒謬而弱智的說法,是說陳水扁之所以2004年能連任,只是因為兩顆子彈。

陳水扁真的能夠只靠兩顆子彈贏得大選嗎?兩顆子彈最多也只能影響不到5%的選票,然而,在一開始陳水扁落後連戰達20%以上時,又是如何爬升到選前幾天只剩下3%的差距?

所謂「天助自助者」。假如319真的不是阿扁自導字演,那麼你也只能解釋為阿扁運氣好,老天爺幫他踢進臨門一腳。

然而,假如阿扁沒有319之前那一大段民意緩慢上升的過程,在民調落後連戰達20%以上的情況下,縱使一次被打十顆子彈也不可能挽回頹勢。

在那一大段過程中,阿扁陣營靠得是什麼?才能將支持率追了百分之一二十上來?

現在的統派媒體記者們看政治問題,原來都是這麼膚淺的嗎?還是為了替反扁找理由,已經到了口不擇言的地步?



對於「馬英九明顯被過譽」這一點,幾乎已經是全民的共識。然而,另一點共識應該是「陳水扁2000年選上總統,是因為運氣好。」。

不過,膚淺短視的台灣媒體,顯然只是一再重複追逐政治明星的俗濫報導模式,阿扁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個過氣的政治人物,沒什麼必要加以正面報導;然而馬英九正如日中天,不如趁早壓寶馬英九,多修理民進黨,日後能多賺取一些利益。

如果就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一直到2000年勝選這段期間來看,他當年也是屬於那種「被過譽」的人,然而程度不像現在的馬英九這麼嚴重。

陳水扁聲望最高的時候,是在2000年剛勝選後,以唐飛組閣,宣示不解散國會,一直到提出四不一沒有。....這被他自己以及當時的媒體,共同說成是穩定兩岸關係的最大貢獻。

然而,當時的他雖然在穩定兩岸關係的“戰術”層次上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卻隱約中被獨派大老發現他犯了嚴重的戰略錯誤。

這個戰略錯誤,就是他提出「四不一沒有」。一方面,這是對獨派意識型態的背叛,另一方面,這會使得他的未來前途堪慮,必定會被藍營、媒體、軍隊、中共、美國五大勢力牽著鼻子走。

五大勢力形成「壓迫台灣國際地位」的共犯結構,陳水扁輕率妥協,等於是親自伸出雙手請五道枷鎖鎖住自己。果然,後來執政的整整六年內,完全被這五道枷鎖綁死,甚麼事情都很難辦得成。

此外,陳水扁知道自己被五大力量給框架住,很難擺脫。為了避免自己被虛位化,他選擇財團作為突破口,藉由與財團的接近,開始收編實權。施明德口中的「白金體制」就是這樣來的。

其實,施明德是太理想主義的想法。當時的陳水扁如果不與財團靠攏,民進黨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五大共犯結構抗衡,必定會泡沫化。

在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建立的本土政權,不應該就這樣泡沫化,因此,陳水扁必須沾鍋,必須夠狠,給財團足夠的好處,才能收編財團。

此外,他利用廢核四的議題,來測試藍營的合作態度。他發現藍營果然企圖將他拉下台。於是民進黨幫了他一大忙,民進黨全力幫他主打“在怎麼野蠻”的宣傳,成功說服民意站在他這一邊。

民進黨後來逐步將國營企業“綠化”,事實上也是陳水扁奪取實權大戰略的一環。

由於陳水扁在干預國營企業的戰術上十分成功,因此他將腦筋也動到了干預私人企業上。

太百案是否是被他干預?很難說。但他很可能有干預過其他一些公司的經營權。

目前藍營主打太百案,理由是陳水扁違法。事實上,陳水扁以總統之尊,真要干預私人企業經營權的話,會有任何法律的把柄被抓住嗎?

藍營知道陳水扁不會在法律上留下任何把柄,所以才將整個大戰略掉轉方向,改由媒體下手。利用所有媒體力量來圍剿綠營。

陳水扁當然也想在媒體這個戰場獲勝。但這個戰場卻是陳水扁最大慘敗的一塊地方。原因是媒體的產業生態劇烈改變。開放香港色煽腥媒體進入台灣,是陳水扁最大的戰術失誤。因為這些色煽腥媒體徹底血洗台灣幾大傳統媒體,逼迫這些傳統媒體轉型成為專揭八卦的劣質媒體以求生存。

在媒體從業人員以外省族群居多數的特殊產業生態下,媒體發現自己的市場被色煽腥媒體徹底掠奪之後,就只能爭相搶食「深藍」民眾這塊市場。如此一來,傳統幾大媒體紛紛轉型成為深藍媒體,放棄客觀公正論述觀點,轉向徹底的統派觀點。

另一方面,香港色煽腥媒體背後大老闆與中共關係密切,因此色煽腥媒體表面上不藍不綠,實際上卻是被統派意識型態所主導。

後來的陳水扁,之所以民調如此低落,事實上,這是由於他在“媒體”這個戰場據點失守的結果。




檯面上幾大政治人物當中,唯一對台灣民主化轉型過程沒有任何功勞的,只有馬英九一人。當年他明確反對總統直選。這是馬英九不太光彩的一項紀錄,但倒不是什麼多嚴重的罪惡。

看一個政治人物,要看就要看他的一生,從早期到晚期都要看。馬英九至今所享有的政治聲譽,與他曾經建立過的功業相比,太不成比例。民意給他過多的掌聲,這對他來說不是件好事。

當一個人所享有的盛名遠超過他自己的功勞時,這就預示著接下來他的名聲很可能要面臨慘重下跌。

因為要讓他自己的功勞追上他自己的名譽,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的名氣太高,能力卻跟不上,功勞也達不到那樣的水準。

然而,一個政治人物絕不可能長期保持在享有虛名,卻一直沒有真正實質建樹的狀態。就好像一檔股票的價格,絕對不可能長期維持在離譜的高本益比狀態,必定會泡沫化。(這就是當年網路股泡沫化的基本原理,離譜的高股價遠超過企業獲利能力的真正潛力,最終必定導致股價暴跌)

因此可以預言,在倒扁風波過後,不論是阿扁下台與否,馬英九的聲望極可能要大跌,危及2008。他被施明德搶走太多光環,而施明德的英雄形象恰恰又凸顯出馬英九的軟弱形象。兩者對照之下,對馬英九的魅力影響頗大。尤其施明德也十分吸引女性,這對馬英九的女性魅力來說,也是一大威脅。

同樣的道理,可以放在陳水扁身上,現在的陳水扁,名聲極低,遠低於他的實質績效。因此,接下來就是他的名聲將要大幅上漲的時刻。就好像一檔股票,不可能永遠處於股價長期被低估的狀態,必定會有人想要逢低承接。

「陳水扁」這檔股票的價格,目前是受到“消息面”過多的負面消息所干擾,所以反映在股價上,數字低於十八趴,淪為水餃股。

然而,繼續調查研究下去,所有細心的玩家必定會發現,消息面中所有的負面消息,能呈現的幾乎已完全呈現了,而該股票的基本正面因素卻仍然存在,不會受到動搖,因此,可以輕易判斷,該股接下來必定是股價大漲了。就如同陳水扁這檔股票,基本正面因素目前都還存在沒有動搖,只是受困於消息面過多負面消息,而被遺忘了這檔股票的正面基本優點。

由此推斷,在十月份左右,他的股價將會大幅上漲。


九0年代的知識份子 2008-08-01 14:24:02

台長的觀點還不錯,滿清新的。

其實這一點就該獲得掌聲了 , 加油 !

廈門仔 2008-03-27 13:14:57

我也肴望貴國的民主可以漸漸的和台灣一樣
======================================
對於不受本國管理的本國領土,大陸人對臺灣政治現狀感興趣是很自然的事

小西 2007-09-21 12:31:29

奇怪了
中國人不去熱衷改善自己國家的事
怎每次愛跑來別人家裏稱王
還台灣地區呢
台灣自古到今只要牽扯到中國就很到楣
到了我們現在這代已經覺醒了
當台灣人很幸福
思想言論自由
生活上不管什麼吃喝玩樂個個機能都很方便
就算比較鄉下地方
也不至於落差太多
拿台灣的血汗錢洗陳水扁這個紈褲?
你可能不明白台灣人的血汗錢洗紈褲可多了
現在比起來
陳水扁只算是小腳
都可以容忍馬英九了
那為何我們不能容忍陳水扁
但容忍不代表我們可以接受
台灣欠的只有團結
台灣最終會漸漸走向
另一個更祥和民主法治平等的社會
反貪是反真正的貪
反特權是反真正的特權
這是不管藍綠的
這點台灣還要努力加油
我也肴望貴國的民主可以漸漸的和台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