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5 04:33:39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我見我思﹞本台對“毛澤東詩詞”的簡評

關於毛澤東的詩詞水平,就我本人的審美標準來看,可算他自成一派,但遠遠無法與文學史上諸大文人-如李白、杜甫、王維、蘇軾、李煜、陸游、...等人相提並論。但看在崇拜毛的人眼中,毛澤東是全能的神,既然是全能的神,那麼連詩詞也運筆如神,這些言論當然是非理性的吹捧,當中甚且有不少人假借對毛詩詞的諂媚來取得政黨認可與政治利益。

中國人自古對詩詞講究“氣象、神韻、意境、情景交融”,著重點不同於西洋文學審美理論所提倡的“意象、節奏、主義、表現手法”。中文古典文學的審美觀,主要是建立在對詩詞所折射的背後那顆心靈的感受與評價,是與對作者本人心靈的評價無法截然二分的,這也不同於西洋接受美學的那種“僅以作品論作品”審美標準。

若真只論毛詩詞的功力而要在中國詩詞史上進行排名,毛無法擠進前五百名,甚至前一千名。了不起只當他有寫出自己的風格,而不能說他的風格能有多感人、多震撼人心、多有創造力。整體而言,我認為他的詩詞技巧缺少細緻與細膩的本領,用字遣詞一味誇張聲勢,難以真正寫出情景交融的傑作。「沁園春‧雪」是他將聲勢做最大幅度誇大的作品,被吹捧為他的代表性傑作。


《沁園春﹒雪》 1936年2月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蜡象,欲与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意是說:

看到了冬天的北國風光,如此大氣磅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看長城內外,只剩下大片荒雪,大河原本應滔滔流動,但被冰凍住而不流,山脈如銀蛇舞起,高原如奔馳的白蠟象群...,不禁想讓豪氣干雲的自己來與老天爺比高。江山就像美女一般多嬌,吸引了無數英雄為她折腰競爭。可惜擁有江山的史上所有帝王均有缺點,稱不上真正的風流人物,例如秦始皇、漢武帝缺乏文采;唐太宗、宋太祖,風騷程度更稍遜了些;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不識字,只是個能彎弓射雕的武夫。他們都死了,要在歷史上找到真正的風流人物,就看今天了!(暗示毛自己的帝王氣勢想要超越古人)

這首詞氣勢有餘,具有豪氣,更有要超越前朝帝王的大志氣、大口氣。純就「詞達意」的角度來看這詞的藝術水平,可以這麼說:「這首詞確實傳達出了想要超越古人的豪氣,算是首佳作,可以在文壇佔有一席之地,自成一格。」

這首詞推出當時也在文壇引起注意與好評,但稱不上技巧絢爛或卓越華麗,更談不上意境深遠,離所謂大文豪的水準相去甚遠。只算是有效傳達了毛的豪氣與狂氣而已。他的用字遣詞都很直接赤裸,對於景色的氣勢營造手法只採取直接而簡單的“誇大口氣”手法,而缺少圓潤手法與細膩深刻的意象,志氣情感上太濁,時空境界上太粗。

大陸人將這首毛詞吹捧成什麼前無古人的名詞,卻拿不出像樣的理由說辭,真可說是文革洗腦的殘餘後座力。真正懂得如何欣賞詩詞的人,不妨比較看看以下我所列舉的三大名句來與毛詞比看看。

同樣是描述大志氣大豪氣的詩詞,毛這首詞比起李白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心態上少了李白“仙氣”的灑脫氣質,而多出了人類狂妄的濁重氣味;技巧上不如李白藉由動態飛行、攬月等巧妙譬喻所營造的飄逸氣氛,而是很赤裸地藉由否定歷代帝王來肯定自己是風流人物。兩人文采相比,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再比杜甫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毛詞心態上少了杜詩的心志高遠與英氣煥發,卻多出毛自比帝王的霸氣;技巧上少了杜甫那種寫出眼界開闊感來傳達心胸格局的本領,而多出赤裸坦白的簡單誇大語氣,寫景達情的技巧能力遠遜杜詩,實在難以相提並論。

而比起林則徐的「海到無涯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心態上毛詞少了一股承擔大任、孤峰頂上的志氣雄心,卻多了佔有天下的私欲;技巧上林詩巧妙地運用譬喻、轉化手法與情景交融的技巧,渾然天成,少年英雄,讓只做誇大語氣上鋪排的毛詞要大形失色。

毛澤東在文學史上之所以能自成一家,可說僅因他的帝王身分;若他並非奪得政權,決無可能僅憑詩詞水準而享有今日詩詞史之評價地位。...眾多文人之所以注意到他的詩詞,並非因為他的詩詞有多高的水準,而是因為他是個極為狂妄的政治帝王,藉由政治宣傳造成的偶像神話而已。被稱為什麼浪漫詩人、雄渾氣勢...之類的說法,完全只是非理性崇拜。他的詩詞水準不算高,勉強只算自成一格罷了。

依我之見,毛詩詞的風格可用「肅殺氣重,霸道氣濃,豪情氣粗,婉約氣短,情感氣濁」二十個字概括。文如其人,是個典型唯我獨尊的政治自大狂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