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5 18:59:34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大陸人應讀﹞蔣介石比毛澤東更早構思“抗日持久戰”

蔣介石日記:不抵抗是為了拖延時間


【8月11日】蔣介石几十年來一直被中共稱為是“消極抗日”和“不抵抗”的。但是從蔣介石在抗戰前和抗戰期間的日記中卻不難看出,蔣介石早在1935年就對日本必敗有信心,而且對最後的勝利也有大致上的時間表,比中共一貫吹捧的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約早3年。

據中國思維網8月10日報導,蔣介石在1935年8月21日的日記中對抗戰的時間表作出了如下的推測:“(一)對中國思不戰而屈。(二)對華只能威脅分化,製造土匪漢奸,使之擾亂,而不能真用武力,以征服中國。(三)最後用兵進攻。(四)中國抵抗。(五)受國際干涉引起世界大戰。(六)倭國內亂革命。(七)倭寇失敗當在十年之內。”以後的歷史變化表明,日本侵略的步驟、最後的結局都與蔣的推測大致吻合。以 美、英、蘇為核心的國際社會果然出面干涉,這一天離1945年日本投降果然是10年之內,只是日本國內並未發生內亂。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前,近6年間,蔣介石身為南京政府的頭號決策者卻始終下不了抗戰的決心,因此而背上了“不抵抗”的惡名,頗受世人的厚非。其實,早在“九一八”發生不久,蔣介石就在1931年10月7日的日記中這樣寫到:“此次對日作戰,其關係不在戰鬥之勝負,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長,與夫國家人格之存亡也。余固深知我國民固有之勇氣與決心早已喪失殆盡,徒憑一時之興奮,不具長期之堅持,非惟於國無益,而且反速其亡。默察熟慮,無可恃也。而余所恃者在我一己之良心與人格,以及革命精神與主義而已。是故余志已決,如果倭寇逼我政府至於絕境,迫我民族至無獨立生存之餘地,則成敗利鈍自不暇顧,只有挺然奮起,與之決一死戰,恃我一己之犧牲,以表示我國家之人格,以發揚民族之精神。”

從中不難看出,蔣介石之所以忍辱負重,不抵抗,自認為完全是出於現實的考慮,他深知倉促應戰,只有自取敗亡。其內心的痛苦在日記中多有流露,在他授意把兄弟王郛簽定屈辱的《塘沽協定》後,1933年6月3日曾在日記中表明心跡:“我屈則國伸,我伸則國屈。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但求於中國有益,於心無愧而已。”客觀而言這個協定確實將日本全面侵華的計劃延緩、推遲了四年,為中國贏得了一定的準備時間。在當時背景下,包括胡適在內的許多有影響的知識份子也是贊成委曲求全、爭取時間的。

事實證明在1937年前的5年間,抗戰準備的成效確實也是顯著的,比如:1、任用德國顧問,修訂公佈了陸軍典範令;2、任用俞大維,將步兵兵器標準化;3、設立軍用化學工廠,使最基本的軍械彈藥能自足;4、空軍擴充到飛機600架(儘管能實際對日作戰的只有220架);5、在各省督促修建公路,完成了浙贛、粵漢鐵路;6、幣制改革,法幣用紙,白銀公有;7、公佈兵役法,開始徵兵;8、派宋子文、孔祥熙、蔣廷黻等分頭遊說美、英、蘇等大國,爭取外交主動,等等。

從台海兩岸出版的史料都可以證實,蔣介石並不是不抗日,而是在抗日的時機上和張學良有嚴重分歧,蔣介石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即抗日之前,先統一內部,清剿紅軍。這種政策主要出於兩個考量:

一是當時中國雖結束了軍閥割據,但政令難以統一,尤其是中共不僅仍擁有軍隊,並割據陝北一方。蔣介石和張學良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蔣對中共的本性有相當的瞭解,深知如果不剷除中共,它會利用抗日之機得以發展而後患無窮(後來的歷史正是這樣演變的!)。

蔣介石苦心經營的五次圍剿中共的軍隊,雖然前四次失敗,但第五次獲得成功,紅軍被迫進行所謂“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大潰退。潰退到陝北的紅軍僅剩下幾萬人,蔣介石多年的艱苦剿共,終於有了眉目,他怎麼讓它功虧一簣呢。

二是以當時中國的國力無法與日本匹敵,必須儘量爭取時間,以儲備力量。史學家黃仁宇在《從大歷史讀“蔣介石日記”》一書中說,當時蔣介石“深知兩方的實力,如即此倉卒應戰,只有自取敗亡。”因此蔣的策略是,儘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發,以爭取時間組建更多師團,建造兵工企業,構築能夠對日作戰的國家能力。

但蔣介石為甚麼不把他的想法告訴群情激昂要求抗日的中國民眾呢?“918 ”之後,日本內部對是否攻佔整個中國也有分歧,當時日本政府向“國聯”(國際聯盟)提出的對華五項條款,其中主要有“有效保護日本臣民在滿洲之一切和平業務,尊重日本在滿洲之條約利益”,日本“尊重中國土地之保全”。雖然這種條款是完全不合理的,但中國仍有可能和日本週旋,拖延日本全面入侵中國的時間,以積蓄自己的力量,從長計議。因此如果作為當時中國領袖的蔣介石公開這種戰略部署,等於告訴日本人,中國正臥薪嚐膽,準備全面抗日,會刺激日本鷹派提前全面侵華。因此國人當時多不知蔣介石的這種國防設計。

------------------------------



黃自進

「安內攘外」政策的另一章:蔣介石「日蘇先戰」之策略

中文摘要

本研究擬對「安內攘外」政策的實質內涵再作進一步的探討,「安內攘外」政策之本意在於對內先消滅反側,對外暫時忍耐待時。而此一忍耐待時之中,更蘊含蔣介石另深一層次的政策考量,這其中有「經營西南」之計畫,也有讓「日蘇先戰」之謀略。前者是為了預備長期抗戰而得先鞏固後方基地。後者是因日蘇互將對方列為首要假想敵,尤其是1933年以後,蘇聯完成五年國防計畫,在遠東地區已有一戰之實力,誘發日蘇開戰,自然也是蔣介石遲遲不欲與日本先起衝突之重要因素。

九一八事變以後的蔣介石對日戰略應可歸納為「抗日剿共」、「經營西南」、「日蘇先戰」三大項。前者是蔣介石屢次對外說明之政策,因而國人耳熟能詳。後兩者是蔣介石故意隱而不言的戰略部署,為的是怕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識破先機。為了闡明這一體三面環環相扣的對日戰略全貌,本計畫除了以蔣介石對日言論中所曾隱隱約約透露的蛛絲馬跡為線索外,並以蔣介石的日記為經,日本、蘇聯的國防檔案資料為緯,重建歷史場景,藉此全面審思蔣介石的對日戰略。

為了彰顯蔣介石的「日蘇先戰」之對日謀略,並非天方夜譚,反而是蔣介石企圖「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考量下,為中國爭取最大利益的戰略部署。本計畫將以釐清下列主題為論述重點:第一、蔣介石為何會認為日本與蘇聯之間在中日開戰之前就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第二、按日本的國防計畫,蘇聯與美國才是首要的備戰對象。為何日蘇未開戰前,中日之間反而先開戰?第三、依蘇聯的國防計畫,日本與德國是首要假想敵,兩國在遠東地區一向是劍拔弩張,蔣介石也一度預測一九三五年,待蘇聯完成第一期五年國防計畫兩年後,會以空軍為主軸,發動對日奇襲。此一期盼,為何會落空?

本計畫係個人近年從事「蔣介石與近代中日關係」一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擬以一年為期,先完成單篇論文發表,並寄望此等研究成果的累積,可為下一階段出刊的專書奠立基礎。

-----------------------------------

以下是蔣介石抗日言論選:

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和敵人決勝負,是以眾多的人口和敵入決生死。」--選自1937年7月31日蔣介石發表的《告抗戰全軍將士書》。

.「就四川地位而言,不僅是我們革命的一個重要的地方,尤其是我們中華民族立國的根據地。」--選自1935年3月18日蔣介石在重慶舉行孫中山紀念周的講演。

「對倭應以長江以南與平漢線以西地區為主要線,而以川黔陝三省為核心,甘滇為後方。」--選自1935年7月蔣介石對面對即將來臨的中日戰爭的講話。

「四川在天時地利人文方面,實不愧為中國的首省 ,天然是復興民族最好的根據地。」--選自1935年10月6 日蔣介石在成都國民黨四川黨部擴大紀念周的講演。

.「以時間為基礎,與敵相持,在久而不在一時……我們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他把我們第一線部隊打敗之後,我們再有第二、第三等線的部隊去補充,把我們第一線陣地突破以後,我們還有第二、第三各線陣地來抵抗,越能持久,越是有利…… 」。

中國抗戰前途日益光明,在各條戰線上的中國軍隊,已退到山區,能阻止日軍的形勢更對我方有利。主要是抗戰已使全國統一,國民團結,任何強大的敵人都無足為懼。」--選自1938年蔣介石國民黨紀念周集會上的演說發言。

「對日抗戰是不能避免的。由於中國的力量尚不足擊退日本的進攻,我將盡量使之拖延。……當戰爭來臨時,我將在沿海地區做可能的最強烈的抵抗,然後逐步向內陸撤退,繼續抵抗。最後,我們將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維持一個自由中國,以待英美的參戰,共同抵抗侵略者。」--選自1936年6月蔣介石對英國人李滋羅斯的談話。(可見蔣介石早已經料到了後來戰事的發展進程並為此作了準備)

「戰區以持久抗戰之目的,限制登陸之敵發展,力求收各個擊破之效。各個擊破不能達成時,則依狀況逐次後退於敵艦射程之外另設陣地,施行韌強抵抗,待後方部隊到達,再行決戰,而收最後勝利。」--選自1937年9月6日蔣介石發佈的第二期作戰計劃。

「目前淞滬外圍以蘇常一帶,戰事日益緊張。暴敵繼續增援,我們的軍事應付,處於更難的地位。北方戰場自敵人佔領太原後,亦形成不利局面。但就全局來觀,我並未失敗,要知道此等情形原並非意外,而是為我方所預期的。軍事上最重要之舉,不但勝利要立於主動地位,就是退也要立於主動地位,然後一時的挫折,不致有全盤潰敗之憂,而可以把握最後的勝利。今天我們主動而退,將來可以主動而進,大體上說來是不足慮的。」

「國民政府茲為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本日移駐重慶。此後將以最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以中華民族之眾,土地之廣,人人抱必死之決心,以其熱血與土地凝結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離。外得國際之同情,內有民眾之團結,繼續抗戰,必能達到維護國家民族生存獨立子目的。」--選自1937年 10月29日蔣介石在國防最高會議上所作《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與抗戰的前途》報告。

「倭寇揚言3個月滅亡中國,現在打了近3個月,連我們一個上海還沒佔去,各位統帥所部努力抵抗,不惜以壯烈的犧牲給倭寇以絕大的打擊,此種為主義為國家拚死抗戰的精神,已經充分表現出來了,一般外人看見中國軍隊裝備欠缺,武器不良,以為一旦對日作戰,必不能抵禦侵略。......近3個月來,我們雖沒有取得大的勝利,但在我們預定的消耗戰和持久戰的策略之下,已使敵人受到意外的打擊,在精神上我們已實在打敗了舉世共棄的倭寇。」--選自1937年10月 29日蔣介石在前線淞滬參戰部隊師長以上會議。

「中國軍隊自上海撤退,乃戰略關係,且為長期抗戰之計。中國主權若一日受威脅,則中國軍隊即當賡續戰一日。」--選自1937年11月12日蔣介石致電正在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