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生遭霸凌 源於種族歧視
週一, 27 十二月 2010 12:
原住民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在學校過著什麼樣的校園生活?參加哪一個社團活動?父母或者部落對於「原住民大學生」有沒有特別的期待?由政大原住民學生社團「搭蘆灣社」在學校對153位原住民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分析結果,日前發表調查報告。
調查主要針對原住民學生使用學校資源、中輟與延畢分析、社團參與、族群文化認同、未來生涯規劃等項目。由搭蘆灣社學生設計問卷,約同學一對一面訪,再從面訪與問卷填寫資料中分析。
歐語學程德文組四年級、排灣族盧筱韻說,分析政大原住民學生的背景,有5成以上都是在都會區成長,沒有部落經驗,僅有20位來自屏東縣、台中、台東縣的原鄉部落。原住民學生超過半數擁有族名,但真正在身分認證上恢復族名者只有1位。
離開原鄉 母語漸失傳
因為部落經驗不足、長期離開原鄉的關係,政大原住民生的母語能力不算好,日常生活用語無法應付,部落中如有不會講中文的長輩,通常也無法溝通,只能聽懂單字。
另外對於學校學習的相關公共資源,包括教學發展中心、原民中心、心理諮商中心,甚至是原住民生社團,原住民學生都較少參與及使用。談到「在校所需的協助」,多數的原住民生都表示,希望學校提供未來生涯的輔導規劃。
父母盼子女謀公職
談到生涯輔導規劃,其實包括了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以及學生自我期望。英語系四年級、卑南族陳襯芙說,經過訪談發現,大部分的父母以及部落長輩最希望原住民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是「軍公教人員」,在這些長輩中,不乏本身就是公務人員者,希望子女走一樣的路。
地政系土地管理組三年級、泰雅族楊子康說,原住民學生的父母教育程度,兩者都是大專的只有11%,但無論父母從事哪一種行業,子女都會被爸媽送去補習。他也提到,原住民學生覺得:「受教育的環境都是以漢人學生為主體的環境。」
但值得關注的是,政大原生的畢業規畫,希望出國深造者占了25%、考公職23%、就業20%、升學20%,僅有6%的人選擇返鄉。
生涯規劃與輔導
在「學校支持適應系統」一項調查中,地政系土地資源規劃組四年級、排灣族陳巧筠認為,學校應多舉辦原住民學生相關權益座談會,讓學生了解除了獎學金或學雜費減免之外的資訊,例如公費留學、原住民特考、族語學習管道,好讓學生有更多進修機會。
在生活輔導資源方面,調查中揭露的是原住民生在大學以前遭受語言歧視、排擠或霸凌的狀況,即使來到大學,一樣需要有個可以紓發,傾吐心聲的管道。包括曾被同學或老師罵「番婆」、被老師認為只是靠加分、遭人歧視智商低下、被老師禁止說母語。政大原生的年齡層有86%以上是民國76到80年次的學生,年紀在19到23歲之間。
民族系四年級、魯凱族的陳堯也提到,有些同學不會特別提自己是原住民,因為感受到主流社會對原住民的不友善,所以也直接影響到原住民學生對自我族群認同的程度。也有的同學從小就在都會區成長,長輩從未帶孩子接近族群文化,突然要回歸到原住民的身分或制度,反而會出現不適應或混淆的狀況。
但也有的原住民家庭,從孩子小時候就積極灌輸相關知識,包括參與祭典、說母語、從新聞上了解原住民處境等。陳堯認為,原生家庭對學生族群認同的影響力相當大。
中輟成因複雜
民族系博士生、泰雅族的頭城國中退休校長曹天瑞說,97學年度政大原住民學生中輟人數有25人,這必非單獨一校、或是一個族群的問題,也不是單純只從教育層面著手,而要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各種因素探討。他建議校方可設置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讓學生可獲得課業與生活資訊、心理輔導的協助。
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馬要‧夫度說,霸凌問題在不同世代的原住民孩子身上反覆重演,歧視的字眼和內容相似,顯見族群教育功能不彰。他認為,教師對於學生的一生影響重大,如果能夠加
政大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木金則勉勵學生,要多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向長輩學習:「部落有很多關於生命、生活、環境的智慧,需要年輕人傳承下去。」他也希望學生日後能夠回到原鄉部落服務,才能真正保存原住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