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10 23:13:00MAJOR Gary

多情卻被無情惱

伯父過身,我隨爸媽回廣州出席喪禮。我怕途上無聊,隨手帶了本楊絳的《幹校六記》,在車上看看解悶。

《幹校》是Max著我要看的。楊絳是錢鍾書的太太,文筆也極佳。書裏寫的主要是文革期間她在幹校的一些小事。個多月前買下的書,總是提不起勁拿起來讀,對那些「革命時代」的題材,不易有興趣。Max說他初看此書是十多年前的高中時代,那時看不懂,現在也不全懂,因為沒有經歷過;但要upgrade自己,應該看,因此我才狠下心腸,買下這設計精美、價格有點「不菲」的牛津版(我早幾天才發現有三聯書店的較「平裝」的版本,大嘆倒楣,但牛津版有的內容三聯版沒有)。我在家裏看書往往難以集中精神,較悶的書常常長期束諸高閣(包括簡體字版的《圍城》,買了好久,始終看不到一半;最近有點進展)。趁著這趟長途車,不怕分神,正好殺掉這本「悶書」。

《幹校》的「悶」,在於那時代背景的隔膜,實際上書裏記下的一點一滴,只要人性不變,總能碰到人的心深處。楊絳用了最平實易讀的筆觸,把那個年代的荒誕、可怕、與無奈一一道出,且寫下了與丈夫及女兒意在言外的關切與疼惜之情,儘管到現在我對「幹校」到底是甚麼一回事還是不甚了了(慚愧),但書中一切瑣事小節仍足以令人動容。

最近看小說、散文、電影,特別多留意了這些「小節」,越來越明白陶傑為甚麼強調「細節」,但自己的文章強老是寫不出那些味道,也許是先天不足。更覺得一直以來少把生活瑣事記下,將來定必後悔。我很懷疑是自己觀察力不足,還是根本沒有發生過甚麼值得記下的事。兩者我都不願承認。

前面還有太多。想抓,卻抓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