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6 20:18:27JOSH

高物價時代的來臨不可避免

台灣這一波通貨膨脹的原因有許多學者己同意是輸入型通膨,亦即是由進口原物料價格上漲所造成.在此環境下,政府應如何作為?既然這是不可抗力的外因造成,我們能做的恐怕只有儘量降低它的傷害,而不是期待能消弭這場通膨,否則不但徒勞無功,反而會因為政策的扭曲而造成新的問題.
目前國外資金的大舉流入(包括回流的鮭魚資金)造成台幣上漲的壓力.央行擋得辛苦卻未必能阻止台幣升值.或許可以藉著讓台幣漲到它應有的價位.一方面避免銀彈的損失,另一方面可緩解部分通膨壓力.但同時應有適當的政策協助中小型出口產業度過這波衝擊.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業者屯積居奇的行為以及預期心理造成的搶購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會造成不合理的價格波動,使得通膨的影響雪上加霜.相關當局應嚴密觀察並妥善督導.
糧食安全的問題在最近受到重視,雖然國際糧農組織早在90年代就在大聲亟呼要注意糧食存量不足的風險,但各國政府從未加以預防.新興國家的需求及美國替代能源政策讓這個問題一夕之間浮上枱面.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否應該提高是值得農政單位深思的問題.否則一但各國陸續限制糧食出口,糧價將再大幅上漲,低收入的民眾說不定連陽春麵都吃不起了.
這一波通膨的力道雖不如70年代石油危機造成的那一波猛烈,但其影響卻可能更為深遠且不易消退.因為它是實質面的供需失調所造成,是結構性的因素.70年代OPEC透過協議使油價一夕之間飇升,但最終也能透過協議回降.目前的石油,原物料及糧食價格上漲卻是由市場決定的.新興市場的發展不可能再回頭,供給面在短期內卻不可能趕得上,高物價時代的來臨看來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