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3 16:20:49尚未設定

留學生ㄉ刊物--紐約學訊

永遠的火炬*****一位在哥大研究所攻讀教育的學生,手中捧著「紐約學訊」第十五期,有感而發的說:同學們都戲稱這份刊物是本「葵花寶典」,只要此本在手,個個都可練就一身「東方不敗」。*****

從蓽路藍縷到略俱規模
發行一份留學生的刊物,是張組長初調紐約文化組的工作計畫之一。紐約文化組轄區康州、賓州、紐約州及紐澤西州的留學生多達六、七千人,曾經也是留學生的他,非常瞭解在異國求學的辛苦和壓力。從一下飛機,踏入人生地不熟的國度開始,一連串的問題便接踵而來。無助感、挫折感和孤寂感幾乎是每個留學生不可逃避的試煉。因此,為了要照顧到每一位留學生,最實惠的辦法就是出一本與生活、課業相關的資訊。借著這個有形的「助力」,減低同學們心中的不安和疑惑。

於是,「紐約學訊」於民國八十一年十月草創。當時我們參考了即將瀕臨停刊的「大漢風」和已經停刊的「波士頓通訊」的內容和形式,張組長決定完全避開「大漢風」和「波士頓通訊」的政論色彩,徹底發揮此刊物的實用功能。內容取向決定之後,刊物的編輯形式我們也做了多方比較,最後決定採8x 11的尺寸,以便同學們影印流傳。至於刊物的名稱,我們則徵詢各方意見,經過一方長考之後,決定命名為「紐約學訊」,以示為紐約文化組出版。於是,「紐約學訊」就在不斷的觀摩、摸索中,披荊斬棘的一步步展開。

當時文化組剛成立不久,設備人力均十分匱乏。除了蔡雅雅負責打字外,張組長和我兩人從策畫、編寫到打雜,十八般武藝全部出籠。我們將點陣印表機印出的文稿,先在影印機上縮小至90%,然後分為上下二欄剪貼組版。當時為了使組版整齊美觀,我們甚至拆下桌燈的燈泡和酒櫃的玻璃板,架起了一個「克難」的桌燈,日夜剪貼趕工。第一期的「留美新生專輯」與第二期的「醫療保險專輯」就在這樣簡陋的條件下誕生。初期的編輯工作,雖然繁重雜瑣,但是心中卻有一種嘗試、開創的快意。那時候的內容雖不是很充實完整,外貌也略嫌粗糙,但是,我們對這樣的起步已十分滿意,而且充滿希望。我們的信念是,不必開始就奢求完美,只要有成品出來,我們可以不斷改進。

接下來的「學訊」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下,一本接一本的推出。我對編「學訊」抱持的一貫態度是:先「肯定」之後,再予以「否定」。先肯定每位參與者所投入的心血和時間,肯定這本刊物的成果,再予以「否定」。否定的目的是,每期刊物必然仍有不夠理想之處,否定了它,再拿下一期來超越它。就在這樣的企圖心之下,我們不斷地收集資料,不斷地檢討改進,不斷地徵詢各方意見,也不斷地擴大作者參與。在編排的技術上我們也設法一一突破。首先,從第四期開始,「學訊」啟用了「新漢藝排版系統」,在編排上頓然海闊天空、悠遊自在。我們可以在版面上隨意增刪修補,也可以將字體任意放大縮小;我們可以做各種標題變化,更可以製作精美的表格。在編輯的技術上不僅是邁出了一大步,而且比起其他在美發行的中文刊物,已經有獨領風騷的勢態。到了第九期,文化組接著購置了「金碟卡」,在字體上可以做更多、更精美的變化。

「學訊」的編輯陣容也逐漸擴充,目前增加了三位半時工讀生:哈佛博士班的袁世敏負責收集整理資料及撰寫文稿;紐約大學董文菁及茱莉亞音樂學院劉惠芝負責寫稿、校對、聯絡,及整理名單、寄發「學訊」。我們有一個完整而內容豐富的資料庫,裡面的資料天天在擴充;我們還成立一個作者檔,隨時和作者聯繫、溝通及約稿;我們同時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發行網,發行對象也隨時在更新擴大;我們還有一個組織健全的編輯群,每一期從策畫開始,召開編輯會議、收集資料、約稿、催稿、撰稿、打字、校對、排版、編目,到送印發行,都有嚴密而有序的分工,在文化組全力的支持和導航下,運作也極有效率。

事非經過不知難、點滴滋味在心頭
張組長曾不只一次開玩笑的對我說:「如果當初你知道編學訊有這麼辛苦,你還敢答應接下這個工作嗎?」這句話令我玩味了好久。原來只是一個勁的往前衝刺,心裡只是惦記著怎麼去開拓更大的疆土。幾乎忘了,也不怎麼知道如何去品嚐這些已經耕耘出來果實。直到他人點醒,一年半來的酸、甜、苦、辣,竟在心中久久蕩漾不去。經營「紐約學訊」,就像生養一個孩子。先是從無到有把它生出來,再小心呵護,給它滋養,替它打扮,使它慢慢成長,並且幫它建立自己的風格特質。每一個過程都得細心打理。由於每一種經驗都是第一次,也就不得不像初為人母般戰戰兢兢地從摸索中汲取經驗。

這段日子裡,常常為了趕稿而挑燈夜戰;為了收集資料,隨時看報、剪報,竟也養成了除了上床睡覺,剪刀不離手的習慣。有時為了稿源不濟,或「急驚風」遇到「慢郎中」,終日引領企盼,坐立難安;有時為了求好心切,反覆校稿、改稿,把篇篇文章讀到食而無味,如同嚼臘。排版時,版面常會出現令人不滿意或讓人疏忽的小瑕疵,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將之趕盡殺絕,弄到精疲力盡。
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壓力,而最大的壓力卻是時間。編刊物就像在和時間賽跑似的,只要日曆在三十左右徘徊時,全身細胞就繃得死緊,工作步調就在最後整合中加緊並加快。就像犯了「焦慮症」的母親,經常要週期性的發病,直到完稿送印,才可大大的吐一口氣。

起初抱著新鮮好玩的心情,一頭就栽了進來。在歷經各種嘗試和調整之後,「好玩」的心情已經被「使命感」所取代。一位在哥大研究所攻讀教育的學生,手中捧著「紐約學訊」第十五期的﹁留美汽車專輯﹂有感而發的對我說:同學們都戲稱這份刊物是本「葵花寶典」,只要一本在手,個個都可以鍊就一身「東方不敗」。我想,其實從其中獲益最大的,恐怕是我自己。「學訊」中收集的各種資訊,是許多人默默努力累積而來。它豐富了每位讀者的生活層面,也豐富了我自己。同時,在編輯的過程中讓我深切體認:一個整合的藝術,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得以充份展現它的魅力。「紐約學訊」得以穩定成長,編輯組同仁的默契與配合與每位參與的作者都功不可沒。

赤子的熱力,永遠的火炬
每當捧起剛出爐的「學訊」,心中總是充滿了無比的感謝。一本薄薄的冊子,裡面的每一字句,每一篇章,集結了多少人的血汗。「學訊」何其有幸,遇到這許多主動的、義務的、熱心的「貴人」。有些人甚至犧牲了讀書、趕論文或睡眠時間來替「學訊」獻力。我也不曾忘記,張組長在同學聚會中公開徵求義工時,一群同學紛紛擁上簽名的景象。「紐約學訊」最大的特色,我想,除了是一本留學生的刊物之外,從封面到內容,處處都散發著年輕人的熱力,再再都透出了赤子的真摯和可愛。「紐約學訊」還只是在危危學步的階段。在我們的面前,仍有許多前景需要去開創,還有許多領域需要去探索,以及許多技術的問題有待突破。希望有更多人來關心和扶持,使得「學訊」得以茁長壯大,成為一個永不熄滅的火炬,照亮每張留學生的臉,溫暖每位留學生的心。
散發著年輕人的熱力,再再都透出了赤子的真摯和可愛。

「紐約學訊」還只是在危危學步的階段。在我們的面前,仍有許多前景需要去開創,還有許多領域需要去探索,以及許多技術的問題有待突破。希望有更多人來關心和扶持,使得「學訊」得以茁長壯大,成為一個永不熄滅的火炬,照亮每張留學生的臉,溫暖每位留學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