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6 11:27:17思娃若
婆婆媽媽荖梅尋夢記
●對於生命中第二個媽媽(mother-in-law)的稱呼,我完全沒有難以啟齒的窘態。很多友人都說會叫不出口,甚至還有人會覺得我就只有一個生我養我疼我的媽媽,為什麼還要去叫別人的母親『媽媽』。哎!對我而言,自己的媽媽是媽媽,婆婆也是媽媽,因為『婆婆媽媽』咩。(哎唷,好冷喔!娃若最愛說冷笑話了。)
先前提到了端午佳節的許多傳統繁文縟節的零零種種,今天要說的是,當天下午大兒子與剛娶進門的大媳婦就陪著婆婆媽媽去尋夢,找尋一個多年來想再見一次的特殊景觀。
先前提到了端午佳節的許多傳統繁文縟節的零零種種,今天要說的是,當天下午大兒子與剛娶進門的大媳婦就陪著婆婆媽媽去尋夢,找尋一個多年來想再見一次的特殊景觀。
五六年前,婆婆媽媽曾經學過一陣子的攝影,因而造訪過北海岸的荖梅。她總念念不忘荖梅海邊那一整片的蕃薯藤,為了圓婆婆媽媽一場夢,於是我們從台北出發,一路上經由淡水、三芝、富基漁港,到了荖梅,還沿途問路人海邊的蕃薯藤在哪。就這樣,簡簡單單的,我們找到了當年婆婆媽媽嚮往許久的美麗景觀。
婆婆媽媽說:『以前更美、更綠、更大片,一整片都是這樣綠油油的,絕對不是現在這樣。』我從網路查到的資料,原來我們說的蕃薯藤是荖梅地方特殊的景觀,當地人稱為『荖梅石槽』。「石槽」,是地質名詞,又稱「潮溝」、「海蝕溝」。
婆婆媽媽說:『以前更美、更綠、更大片,一整片都是這樣綠油油的,絕對不是現在這樣。』我從網路查到的資料,原來我們說的蕃薯藤是荖梅地方特殊的景觀,當地人稱為『荖梅石槽』。「石槽」,是地質名詞,又稱「潮溝」、「海蝕溝」。
荖梅石槽,位於台北縣石門鄉荖梅村的海岸,大約在富貴岬角東南側約一公里處。荖梅溪發源自竹子山,向北流經老梅村入海,由於受到東北季風波浪搬運及堆積作用,於是在荖梅附近形成海岸沙丘,而介於海灘與海水間卻產生一種特殊的石槽景觀。這是由於海岸礁巖地層上升,經過波浪長期的歲月沖刷,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於是剩下較堅硬的岩石部份就形成縱向的溝槽。
▲摸一摸這難得一見的石槽景觀。
石槽的岩脊紋理美麗,附滿翠綠的海藻,槽溝內有海水及積沙。唯有親自來到荖梅海岸才能相信,原來美景自有天成哪!婆婆媽媽說這石槽景觀像是『蕃薯藤』,我卻覺得像是一只只瘦骨嶙峋的綠色手指成排指向海濱。那種渾然天成的壯觀之美,看得我是目瞪口獃的。
石槽的岩脊紋理美麗,附滿翠綠的海藻,槽溝內有海水及積沙。唯有親自來到荖梅海岸才能相信,原來美景自有天成哪!婆婆媽媽說這石槽景觀像是『蕃薯藤』,我卻覺得像是一只只瘦骨嶙峋的綠色手指成排指向海濱。那種渾然天成的壯觀之美,看得我是目瞪口獃的。
▲採些海藻回家煮湯吃吧!
為什麼這兒的石槽礁岩能如此翠綠呢?原來,這礁石是火山岩,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海藻死去後,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荖梅石槽之美,非一朝一夕,而是長年歲月累積形成的。因為跟著婆婆媽媽的尋夢之旅,而讓我們得以幸運見到這大自然之美。
為什麼這兒的石槽礁岩能如此翠綠呢?原來,這礁石是火山岩,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海藻死去後,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荖梅石槽之美,非一朝一夕,而是長年歲月累積形成的。因為跟著婆婆媽媽的尋夢之旅,而讓我們得以幸運見到這大自然之美。
上一篇:草山上的法國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