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30 02:11:48維記
由心出發 細味印象派之旅
兩個僧人看見旗在動,一個便說:「旗在動。」另一個反駁:「不。風在動。」其他弟子覺得他們各有道理,兩人的理據都好似是對的。他們吵了很久仍沒有結果,於是請教師傅。師傅淡然道:「心動。」而這次印象派畫展正正有「禪」的魔力。懂得欣賞印象派畫的人不多,但我們可以用心來欣賞,細味每幅無價的名畫。當我們用心看時,總有一些有趣的、獨特的得著。
畫中笛聲
放下20元,踏入香港藝術館2樓展覽廳,經過「抽水」檢查,第一眼看見的是愛德華‧馬奈所畫的《吹短笛的男孩》(1866年,油彩布本;161x97厘米)。根據導賞員的介紹,這幅畫是繪畫一個在吹木笛的年輕皇家衛隊騎兵。畫中人物佔中央位置,與灰色背景形成明顯的對比,導賞員補充:「馬奈經常採用這種灰色的調子,來與畫的的景物構成對比效果。」畫家技藝高超,能夠從男孩的臉和手帶出他的生氣,將焦點集中在木笛的金屬套和挺畢的軍服上,顯得靜中帶動的效果。更神奇的是,如果用心駐足觀賞久一些,閉起上眼,回憶這幅《吹短笛的男孩》,加些想像,不其然會聽到柔和的笛聲,和看見音符出現。
不動之動
另一幅令人觸目的是克勞德‧莫奈《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0日節日》(1878年,油彩布本;81x50.5厘米)。據導賞員講述,當日法國在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匯集各國最先進的工、農產品和當代藝術品。那天全城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莫奈在一所樓房的4樓,從高處觀察首都心臟地帶,蒙特戈依街道上的人潮。莫奈借助輕快躍動的筆觸、簡約活潑的色彩及由旗桿所組成的大X形,巧妙地捕捉飄揚的旗幟,喧鬧的人群和熱鬧的情景。她問我們:「看到畫中的國旗和街道上的人在動嗎?」其他人細心看下,不禁說:「是呀!那些旗在動。」小朋友問爸爸:「爸爸看到嗎?那些旗真的在風中飄呀飄呀!」有些雖默不作聲,但不斷微微地點頭,心感贊同。記者反而覺得是大家的心在動,所以畫中的旗和人在動,但十分佩服莫奈的畫功出神入化,能繪畫一幅從不動中見動的畫。
機警保安
還有很多名畫值得一賞再賞。例如: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賽艇》(1878年,油畫布本;155x108厘米)。這幅畫特別的地方是,整隻小艇不是納入畫中,河水好像沒有深度的空間,小艇前的流水與木槳營造出動感。每幅名畫價值連城,保安功夫一定十分周詳。當記者嘗試走近名畫,防盜警鐘立刻發出「咇咇」聲響,警告立刻遠離名畫,當人伸手接觸名畫時保安員立刻上前制止。雖然他們是保安,但收起嚴肅的表情,以寬容的態度,加點笑容,以機警的眼神留意四周環境,並且熟記名畫資料,以應付參觀者的基本查詢,而且有問必答。根據保安員嚴先生說:「這裡有30名保安員,我們均為退役警員或現任輔警,以1人守2畫,24小時輪流保護名畫。」他擔心除了防盜外,假如太多市民進場,不小心推撞,可能弄花名畫。記者問他:「這次畫展有便衣保安嗎?」他說:「有,但我也不認識他們。」記者發覺「如果一個人,很專心地看畫,十分不專心地望著你時,那麼他可能是『便衣』!」記者與保安嚴先生交談時,他一點沒有鬆懈,眼不時向四周巡視,可見保安寬中帶嚴。
親子活動
欣賞印象派畫展不只是成人的權利,與小朋友一起欣賞,也可作為一個親子活動,而且保安員收起嚴肅的表情,用微笑向小朋友打招呼,細心地向他們簡介印象派,請他們遵守規則。那天寒風細雨,距離閉館時間尚有一小時,父母理應帶著小朋友回家吃火鍋才是,但仍有父母下班後,急忙帶著小朋友來參觀畫展。他們說:「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而且適逢星期三,藝術館入場券有優惠價20元,學生半價,所以天氣雖冷,但不減我們欣賞珍貴的名畫的熱情。」其實,他們未必是藝術家,也不太懂得如何欣賞,只知將畫中所描繪的景物,告訴給小朋友,與他們分享。但通過分享的過程,可以了解兒女對畫的想法,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更何況藝術沒有絕對的,或許從小朋友的角度看畫會有更新、更有趣的發現。一位約十歲的小朋友看見克勞德‧莫奈的《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1885年,油彩畫布;65x81厘米)便問媽媽:「畫家去過桂林嗎?為什麼會繪畫象鼻山?」其後他又問:「為什麼這幅畫(《艾苦酒》)中的桌子沒腳?」「那柸酒一定是很苦的。」媽媽問他:「你怎知呢?」小朋友指著回答:「看那女人苦口苦面,就知啦!」
一起學習
看完畫展往上一層便可到達「教育閣」,與孩子一起認識印象派的畫風和背景。在「教育閣」特備兒童錄音導賞服務,半小時的兒童錄音導賞,以超時空故事包裝,由哥頓隊長帶領小朋友認識10幅名畫。部份家長透露,先讓自己和小朋友到「教育閣」參觀,能加深對印象派的認識,和接觸複製品後,再到2樓展覽館看真跡,學習也會更深刻,收事半功倍之效。
中產生活
記者看畢畫展後,察覺行內人只著重,或留意印象派的繪畫技巧、光影效果、描繪角度……等,這些外在的東西。門外漢更不用說了,只是人云亦云,觀畫只是走馬看花。記者對於印象派也是門外漢,但我們賞畫除了從正面看,也可以從畫的背後看,或多或少會觀察到19世紀法國中產階級的文化活動,休閒生活。如果大家細心留意名畫,會發覺印象派畫家大都是中產階級,因為他們所選的題材大多是郊外、野餐、裸女、咖啡館、馬場、歌劇院、教堂等。這些正是當時中產階級活躍的地方。
根據香港藝術館館長朱錦鸞博士分析,印象派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當時正是法國工業革命的開始,城市急劇變化,改變生活模式;鐵路的出現,使交通改善,人口開始遷往城市,漸漸造成中產勢力的抬頭。他們強調「個人感情的抒發」、「創作自由」。印象派畫家受他們的思想影響,走出畫室,擺脫傳統學院派的繪畫方式,重新思考藝術定位、藝術家的角色、藝術表達的真諦,不斷嘗試新的繪畫技巧。這些行動和作品對當時的社會是極之前衛的,更揭開了現代藝術新的一頁。
用心看,就算是門外漢,對印象派沒有認識,也可以有新的發現,特別的見解。每張名畫的誕生並非偶然,背後可能反映畫家當時的感興或文化活動,生活方式,或者能觸動我們的心靈。藝術是無限的,欣賞是自由的,為什麼要設框框規範自己賞畫;為什麼相信行家說的話是絕對正確呢!隨心,隨緣看印象派,會否更賞心樂事呢?
撰文:小維記
畫中笛聲
放下20元,踏入香港藝術館2樓展覽廳,經過「抽水」檢查,第一眼看見的是愛德華‧馬奈所畫的《吹短笛的男孩》(1866年,油彩布本;161x97厘米)。根據導賞員的介紹,這幅畫是繪畫一個在吹木笛的年輕皇家衛隊騎兵。畫中人物佔中央位置,與灰色背景形成明顯的對比,導賞員補充:「馬奈經常採用這種灰色的調子,來與畫的的景物構成對比效果。」畫家技藝高超,能夠從男孩的臉和手帶出他的生氣,將焦點集中在木笛的金屬套和挺畢的軍服上,顯得靜中帶動的效果。更神奇的是,如果用心駐足觀賞久一些,閉起上眼,回憶這幅《吹短笛的男孩》,加些想像,不其然會聽到柔和的笛聲,和看見音符出現。
不動之動
另一幅令人觸目的是克勞德‧莫奈《巴黎蒙特戈依街道:1878年6月30日節日》(1878年,油彩布本;81x50.5厘米)。據導賞員講述,當日法國在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匯集各國最先進的工、農產品和當代藝術品。那天全城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莫奈在一所樓房的4樓,從高處觀察首都心臟地帶,蒙特戈依街道上的人潮。莫奈借助輕快躍動的筆觸、簡約活潑的色彩及由旗桿所組成的大X形,巧妙地捕捉飄揚的旗幟,喧鬧的人群和熱鬧的情景。她問我們:「看到畫中的國旗和街道上的人在動嗎?」其他人細心看下,不禁說:「是呀!那些旗在動。」小朋友問爸爸:「爸爸看到嗎?那些旗真的在風中飄呀飄呀!」有些雖默不作聲,但不斷微微地點頭,心感贊同。記者反而覺得是大家的心在動,所以畫中的旗和人在動,但十分佩服莫奈的畫功出神入化,能繪畫一幅從不動中見動的畫。
機警保安
還有很多名畫值得一賞再賞。例如: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賽艇》(1878年,油畫布本;155x108厘米)。這幅畫特別的地方是,整隻小艇不是納入畫中,河水好像沒有深度的空間,小艇前的流水與木槳營造出動感。每幅名畫價值連城,保安功夫一定十分周詳。當記者嘗試走近名畫,防盜警鐘立刻發出「咇咇」聲響,警告立刻遠離名畫,當人伸手接觸名畫時保安員立刻上前制止。雖然他們是保安,但收起嚴肅的表情,以寬容的態度,加點笑容,以機警的眼神留意四周環境,並且熟記名畫資料,以應付參觀者的基本查詢,而且有問必答。根據保安員嚴先生說:「這裡有30名保安員,我們均為退役警員或現任輔警,以1人守2畫,24小時輪流保護名畫。」他擔心除了防盜外,假如太多市民進場,不小心推撞,可能弄花名畫。記者問他:「這次畫展有便衣保安嗎?」他說:「有,但我也不認識他們。」記者發覺「如果一個人,很專心地看畫,十分不專心地望著你時,那麼他可能是『便衣』!」記者與保安嚴先生交談時,他一點沒有鬆懈,眼不時向四周巡視,可見保安寬中帶嚴。
親子活動
欣賞印象派畫展不只是成人的權利,與小朋友一起欣賞,也可作為一個親子活動,而且保安員收起嚴肅的表情,用微笑向小朋友打招呼,細心地向他們簡介印象派,請他們遵守規則。那天寒風細雨,距離閉館時間尚有一小時,父母理應帶著小朋友回家吃火鍋才是,但仍有父母下班後,急忙帶著小朋友來參觀畫展。他們說:「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而且適逢星期三,藝術館入場券有優惠價20元,學生半價,所以天氣雖冷,但不減我們欣賞珍貴的名畫的熱情。」其實,他們未必是藝術家,也不太懂得如何欣賞,只知將畫中所描繪的景物,告訴給小朋友,與他們分享。但通過分享的過程,可以了解兒女對畫的想法,鼓勵他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更何況藝術沒有絕對的,或許從小朋友的角度看畫會有更新、更有趣的發現。一位約十歲的小朋友看見克勞德‧莫奈的《艾特達的馬納博特:水中倒影》(1885年,油彩畫布;65x81厘米)便問媽媽:「畫家去過桂林嗎?為什麼會繪畫象鼻山?」其後他又問:「為什麼這幅畫(《艾苦酒》)中的桌子沒腳?」「那柸酒一定是很苦的。」媽媽問他:「你怎知呢?」小朋友指著回答:「看那女人苦口苦面,就知啦!」
一起學習
看完畫展往上一層便可到達「教育閣」,與孩子一起認識印象派的畫風和背景。在「教育閣」特備兒童錄音導賞服務,半小時的兒童錄音導賞,以超時空故事包裝,由哥頓隊長帶領小朋友認識10幅名畫。部份家長透露,先讓自己和小朋友到「教育閣」參觀,能加深對印象派的認識,和接觸複製品後,再到2樓展覽館看真跡,學習也會更深刻,收事半功倍之效。
中產生活
記者看畢畫展後,察覺行內人只著重,或留意印象派的繪畫技巧、光影效果、描繪角度……等,這些外在的東西。門外漢更不用說了,只是人云亦云,觀畫只是走馬看花。記者對於印象派也是門外漢,但我們賞畫除了從正面看,也可以從畫的背後看,或多或少會觀察到19世紀法國中產階級的文化活動,休閒生活。如果大家細心留意名畫,會發覺印象派畫家大都是中產階級,因為他們所選的題材大多是郊外、野餐、裸女、咖啡館、馬場、歌劇院、教堂等。這些正是當時中產階級活躍的地方。
根據香港藝術館館長朱錦鸞博士分析,印象派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當時正是法國工業革命的開始,城市急劇變化,改變生活模式;鐵路的出現,使交通改善,人口開始遷往城市,漸漸造成中產勢力的抬頭。他們強調「個人感情的抒發」、「創作自由」。印象派畫家受他們的思想影響,走出畫室,擺脫傳統學院派的繪畫方式,重新思考藝術定位、藝術家的角色、藝術表達的真諦,不斷嘗試新的繪畫技巧。這些行動和作品對當時的社會是極之前衛的,更揭開了現代藝術新的一頁。
用心看,就算是門外漢,對印象派沒有認識,也可以有新的發現,特別的見解。每張名畫的誕生並非偶然,背後可能反映畫家當時的感興或文化活動,生活方式,或者能觸動我們的心靈。藝術是無限的,欣賞是自由的,為什麼要設框框規範自己賞畫;為什麼相信行家說的話是絕對正確呢!隨心,隨緣看印象派,會否更賞心樂事呢?
撰文:小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