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鳥概述:鳥之詩!會唸經的鳥!

會唸佛經的班文鳥

……………………………………

 

 

寵物鳥概:鳥之詩!

 

    三宝鸟俗称东方宽嘴转鸟、佛法僧、阔嘴鸟、老鸹翠,中等体型(30厘米)的深色佛法僧。具宽阔的红嘴(亚成鸟为黑色)。整体色彩为暗蓝灰色,但喉为亮丽蓝色。飞行时两翼中心有对称的亮蓝色圆圈状斑块。虹膜-褐色;嘴-珊瑚红色,端黑;脚-橘黄色/红色。飞行或停于枝头时作粗声粗气的叫声。
  三宝鸟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至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但并不常见,多于林缘地带,高至海拔1200米。亚种calonyx繁殖于中国的东北直至西南及海南岛,偶见于台湾。北方的鸟南迁越冬,南方鸟为留鸟。亚种cyanicollis于西藏东南部。
  三宝鸟常栖于近林开阔地的枯树上,偶尔起飞追捕过往虫,或向下俯冲捕捉地面昆虫。飞行姿势似夜鹰,怪异、笨重,胡乱盘旋或拍打双翅。三两只鸟有时于黄昏一道翻飞或俯冲,求偶期尤是。有时遭成群小鸟的围攻,因其头和嘴看似猛禽。

 

   七彩文鸟也叫五彩文鸟、七彩芙蓉、五彩芙蓉、歌甸雀、胡锦鸟、胡锦雀,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等地。栖息于开阔的森林、草地等环境中。体长11~14厘米。头部黑色。后颈、上体主要为绿色。腰部蓝色。尾羽黑色。颏部、喉部黑色。前颈有细的绿色环带。胸部紫色。腹部黄色。尾下覆羽白色。嘴象牙色,尖端红色。脚黄色。雄鸟羽色较鲜艳,胸部紫色较浓,身体较长;雌鸟羽色暗淡,胸部色浅,尾稍短。人工培育的品种有20多个,较常见的有红头、黑头、黄头等。
  七彩文鸟以植物种子、嫩芽、果实和昆虫等为食。繁殖期为12~4月。营巢于灌丛上或树洞中。以羽毛、软草及树皮等筑巢。每窝产卵4~6枚。野生时,生活于林缘和村落、农田附近。成群活动。食物主要是植物种子、果实和少量嫩芽。巢营于树上,呈壶状。
  七彩文鸟繁殖行为很像禾雀(文鸟)类。雄鸟发情期筑巢,有驭雌能力,交配之前有频率较高的跳抓栖杠行为。巢窝壶状。配对后雌鸟便可产蛋,每窝产3~7枚,产3枚后便开始入孵。大约经过16天左右的孵化,雏鸟便破壳而出。雏鸟嘴角排有带颜色的珠斑,珠斑一旦消失将意味着进入幼鸟阶段并开始独立生活。幼鸟体长与双亲不相上下,但体质很弱,需要增加较多营养以满足生长需要,此阶段要特别注意温度不能过低。
  七彩文鸟的形态十分优美,全身的羽毛五彩缤纷,令人赏心悦目。饲养观赏鸟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对于那些辛劳一生,退休在家的老人,养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使他们心胸开朗,性情平和,驱走了生活中的孤独寂寞,单调无聊,令晚年充实愉快。清晨,拎着鸟笼散步于林间湖畔,欣赏万物复苏时的美景,呼吸着沁人心肺的新鲜空气,聆听着小鸟婉转的歌声。如果遇到鸟友,可以把鸟笼挂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交流各自的养鸟心得,再活动活动手脚,真是怡神怡体,其乐无穷,大大地增进了身心健康。


宠物鸟概述

  八哥别名寒皋、华华、鸲鹆、鹦鹆、中国凤头八哥,野生栖居于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食性杂,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象、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
  八哥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
  成年鸟以鸡蛋大米为常备饲料,每天上午喂一软食缸肉沫、水果(切成小块)、粉料(同画眉)拌成的软食,量以在1~2小时之内吃完为限。幼鸟食料可把粉料和肉沫加水或用芭蕉调成泥状,团丸填喂,每天5~8次,待鸟能自己吃食时改成软食,羽毛长齐后再加鸡蛋小米。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很美,但不怕人、聪明、善仿人言。有人惯养八哥为的是让它跟人玩,但多数人是为听其学“说话”。因而对雌雄选择不严格,关键是要以幼鸟开始饲养。但有人认为,八哥雌鸟比雄鸟更善于模仿。根据经验认为嘴呈玉白色、脚橙黄色的比嘴灰褐色、脚黄褐色的八哥更“聪明”。

 太平鸟别名黄连雀、十二黄,体型略大(18厘米),与小太平鸟易区别,不同处在于尾尖端为黄色而非绯红。尾下覆羽栗色,初级飞羽羽端外侧黄色而成翼上的黄色带,三级飞羽羽端及外侧覆羽羽端白色而成白色横纹。成鸟次级飞羽的羽端具蜡样红色点斑。虹膜—褐色;嘴—褐色;脚—褐色。
  太平鸟雄雌同形同色,成鸟额部及面部前端为栗色,向头后部颜色逐渐变浅;额基部、眼先、眼周及眼后部有黑色纹带,颌部亦有黑色区域;本物种枕部黑色,与贯眼的黑色区域相链接,形成环绕头部的黑环;头顶具细长的簇状羽冠,这条羽冠常常覆盖在枕部的黑色羽区上,让人无法看到环绕头部的黑环;上背和肩部的羽毛灰色,略沾褐色;腰部及尾上覆羽纯灰色,且颜色越向尾部越深;尾羽颜色延续了尾上覆羽的灰色,但是各尾羽羽端均为宽约8毫米左右的明黄色端斑,颜色非常鲜艳,另外两枚中央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但是这一特征常常随着羽毛的磨损而消失;翅上覆羽颜色与肩羽一致;初级覆羽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一道白色翅斑;初级飞羽黑色,外翈端部的颜色与尾羽端部一样,为鲜艳的明黄色,次级飞羽羽轴特化伸长出羽片外约8毫米,形成扁片状蜡质红色突起;胸部为褐灰色;腹部灰色;尾下覆羽则为鲜艳的栗色。太平鸟体羽基色变化平缓,特殊部位颜色鲜亮,体形体态优美,外形颇为俊俏悦目。飞羽和尾羽端部的明黄色斑块都是本物种的辨识特征,也是区分本物种和同属近似种小太平鸟的重要特征,后者在这些部位为鲜艳的红色斑块。
  太平鸟群鸟叫声为颇有特色的清亮的成串buzzing sirr声,鸣声简单似叫声。太平鸟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鸟类,喜取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繁殖期的太平鸟会较多的取食昆虫,而冬春季节它们则以各种植物的果实为食物,它们的食谱上有松柏的种子、槐树的果荚等,在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还常常会以残留枝端的忍冬或柿子为食,干枯的枝条,鲜红的忍冬果和外形俊俏的太平鸟常常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太平鸟在高大乔木的顶端筑巢繁殖,它们的巢由细树枝搭建而成,呈杯状,内衬苔藓、羽毛等柔软材料;每巢产卵5~7枚,卵淡紫色具褐色条纹;孵化期约14天。

白文鸟是灰文鸟的变种,又名爪哇禾雀,是在日本培育出来的品种,雏鸟时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鸟后羽毛雪白,嘴和脚是红色的非常漂亮。性格温驯,喜欢亲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顾,还可以训练一些简单的技能。很受养鸟人的欢迎。同时,作为手玩鸟,很适合初学者,是一种入门的鸟种。

  白文鸟体长13~14厘米,其全身羽毛洁白,而其他地方均为红色。食物多为昆虫、果实、种子等,例如草籽、稻谷。可以在人类居住比较多的地方栖息,也有的把窝搭在房上。

  白文鸟是一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鸟类,因为它身强体健,很适合初学者,是一种入门的鸟种。在原产地曾经危及当地的农作物,被视为害鸟,如今经过饲鸟者的繁殖育种,已成为很受欢迎的手玩鸟。白文鸟姿态和羽毛非常漂亮,生性活泼,亲近人类,但不善于造巢。

小太平鸟别名朱连雀、十二红,体型略小(16厘米),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虹膜-褐色;嘴-近黑;脚-褐色。
  雄性成鸟额及头顶前部栗色,愈向后色愈淡,头顶灰褐;枕部后方黑褐色并伸出长冠羽,此黑褐色冠羽被头后部伸出的冠羽所掩盖,有部分露出;上嘴基部、眼先及眼上形成黑色细纹带,后方与黑枕带相连接;背、肩羽灰褐色;腰至尾上覆羽褐灰至灰色,愈向后灰色愈浓;支书 覆羽灰褐色,初级覆羽灰褐,雎鲜明的、长约7~10mm的玫瑰色外翈端;初级飞羽近黑色,第2枚以内各羽有灰外翈缘,愈向内愈宽;第3~8枚初级飞羽端部具细白缘,第5枚初级飞羽以内的各羽外翈端部有朱红色点斑;次级飞羽褐灰色具黑端;尾羽褐灰,近端部渐过渡为黑色,黑色区与玫瑰红色尾羽端相联接。颏、喉黑色,颊的下部与黑喉交界处为淡栗色;胸、胁及腹侧与背羽同色,腹中部淡灰色;尾下覆羽淡栗色。
  雌性成鸟羽色似雄,但颏、喉的黑色斑较小且染褐色;冠羽较短;上体更显暗褐,尾上覆羽不显灰色;初级飞羽的白端斑小而不鲜明,外翈的红斑仅在少数羽片上微留痕迹;尾端的玫瑰红色斑较小,黑色次端斑也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