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7 22:39:04大樹

選擇底片

選擇底片

底片是影響攝影質量要素之一,所以選擇合適的底片是十分重要的。膠卷有彩色、黑白和紅外線底片,也有正片與負片之分。另外,按片幅還可以分為135底片、中片幅底片(120/220)和大片幅底片(4x5/8x10)。

不同片幅的底片

最常見的底片尺寸是35mm(135底片)。許多單反相機(SLR)和旁軸相機都使用這種底片。這樣的底片成卷裝,每卷可成像2436張。

中片幅比135底片大許多,需要專門的相機。中片幅底片成像質量要優於135底片,因此為許多專業攝影師使用,這種底片分120220兩種。一般的中片幅相機都能用120卷,因為卷內有襯紙。220卷則不然,只有某些機型可以使用,但因為沒有襯紙,卷軸就能承載更多底片,大約要多出兩倍。

大片幅底片和135底片、中片幅底片都略有不同,因為底片以4x5(或更大)單張出現,必須擱入底片支架。裝載過程須在暗中進行。每個支架只能裝兩張照片。傳統攝影馬甲的口袋就是為這樣的大片幅底片設計。必須得有很多口袋,才有地兒放這麼多底片支架。

正片和負片

所謂正片是指反轉片,反轉片容易保存、複製,適合專業攝影。反轉片又分為日光型和燈光型,日光型反轉片適合日光、電子閃光燈、藍色閃光燈泡。燈光型反轉片適合一般鎢絲燈、白色閃光燈泡、白色攝影燈泡,其中A型適合3400K色溫,B型適用於3200K色溫。

負片是指底片經過沖洗後的影像,正好與原來景物色彩相反(例如黑頭髮在底片上影像是白的)。負片洗印照片比較便宜、快速,適合拍攝一般紀念照。

黑白底片分有正片和負片,可利用暗房技巧、隨心所欲製作不同效果照片,深受行家青睞。紅外線底片具有超越人眼局限的效果,有黑白和彩色之分。

感光度和顆粒感

不論是選擇黑白底片還是彩色底片,有必要考慮底片的感光度和顆粒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底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對光照的敏感程度,也稱底片速度。對光反應比較靈敏的底片,如感光度為400以上的底片稱快速片。相反,對光反應比較遲鈍的底片,如感光度為50以下的底片稱慢速片。一般比較常用的如感光度為100200度左右的底片稱中速片。底片的感光度是由底片製造商提供的,以前各國沒有統一的標示,1980年開始實行國際標準感光度,它以美國使用的ASA制和德國的DIN制為基礎,符號為ISO,寫法是ISO100/21°,前面100ISOASA)值,後面21DIN值。

一般高速底片需要的曝光量少,適合弱光下拍攝或拍攝高速運動物體,如體育運動等。但高速底片相對顆粒性比較粗糙,不如低速底片細膩,用它衝印照片後放大的照片顯得顆粒較粗,缺乏細節質感。

如果要製作放大倍率高,要求細節豐富,顆粒細膩的照片,便可以選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低速底片有時也可以利用慢速快門來表現動感效果。相對於以往,現在的底片的顆粒性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ISO100400之間的底片均有很好的圖像品質,幾乎可以適用於各種場合和拍攝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