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地方學的發展與挑戰
「地方學」可說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臺灣各地區文史工作的熱潮之一,其以行政區域為範疇,來整合討論當地的歷史人文社會各面向之發展,主要是以縣市為範圍,如「宜蘭學」、「屏東學」,也有涵蓋臺灣整體的「臺灣學」,或以鄉鎮為主的「北投學」、「淡水學」等,但目前多半以縣市層級為主要討論區域。[1]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臺灣各縣市行政區域有重大調整。原高雄縣市、臺南縣市、臺中縣市合併為高雄市、臺南市、臺中市,原臺北縣改稱為新北市,加上臺北市,為新的五大直轄市,這對以行政區劃為主的「地方學」也產生許多影響,故本文僅討論至五大直轄市成立之前。而文中所述行政區域,為五大直轄市成立前之區劃。
實際上,以縣市為區域,討論其歷史社會等發展,在傳統中國歷史中並不陌生,持續至今的「志書」即為典範,不論是清代的臺灣府志、鳳山縣志,一直到現代的臺北市志、屏東縣志,都是相同概念。[2] 另一個管道,就是由各縣市政府文史單位所出版的地方文獻,如「臺北文獻」、「屏東文獻」等,對地方文史研究與保存,也提供一個良好的管道。
但地方志書的修撰,還是以歷史領域為主,二十世紀後各社會學科的蓬勃發展,自然對恪守層層規範的地方志無法滿足,打破疆域及學科的「區域研究」,成為其他學科較能接受的方式。從一九七○年代的「濁大計劃」開始,「區域研究」成為臺灣研究成果之一,地方學也在此脈絡下慢慢萌芽。[3]
一九九○年代本土化抬頭後,地方志書修撰再度進入高峰,[4] 此波修撰受到社區總體營造運動興起及區域研究成果影響,開始有了新意。一九九二年,因修志目的而設置的宜蘭縣史館及隨之發展出的「宜蘭學」,是首次有系統提出「地方學」論述者,也是這波風潮下頗受注目的典範。[5] 隨後陸續有「高雄學」、「屏東學」的誕生,「地方學」熱潮正式啟動。[6] 而各縣市政府在這段期間,也紛紛成立文化局(處),如何有別於修撰志書的大工程,又能在短期內,對地方文史推動交出一張成績單,地方學成了一個不錯的選項,於是各地方政府的文化單位紛紛推動當地地方學,至今仍熱潮未歇。
除了縣市政府外,伴隨著一九九○年代教改及社造運動而迅速成長的大學及社區大學,也成為地方學推動主軸。許多大學強調其與地方關係,紛紛成立以當地為主的文史研究工作室。至於原本就強調「在地學習」的社區大學,地方歷史發展及文史社會脈動整理,與其宗旨有相同之處。除了政府、大學、社區大學之外,許多民間團體也對地方學有推動之功。在這四股力量的支撐下,地方學熱潮就此展開。
換言之,不論是「地方志」、「區域研究」、「地方學」,都是針對某個行政區域的歷史社會做為討論,但「地方學」與另兩者最大不同,在於其與社區總體營造有密不可分之關係,以下就各地方學的發展經過,由政府、大學及社區大學、民間團體分別敘述說明。
壹、地方政府與地方學
在地方學四大支柱中,地方政府著力最多。地方政府有傳統的修志及文獻專刊,故其早有地方文史的傳統,但與地方學較相關的變革,則是高雄縣政府與宜蘭縣政府修撰的縣史。
傳統的「縣志」,必須要受到內政部的審查規範,為了避免諸多困擾,高雄縣、宜蘭縣、臺東縣在重修縣志時,改以「叢書」方式(高雄縣文獻叢書),[7] 或是「縣史」名稱(宜蘭縣史、臺東縣史)出現,[8] 如此一來,突破了原先地方志的規範,也帶動地方學的興起。
一九九一年六月,高雄縣史由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林美容教授主持,邀集各方專家修撰,自一九九七年開始陸續出版,這也開啟「高雄學」的發展。[9] 另一是宜蘭縣史,由前任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主導,一九九二年七月開始編纂「宜蘭縣史」,一九九三年十月成立縣史館,並從一九九四年十月開始舉辦第一屆宜蘭研究研討會,至二○一○年第九屆研討會為止,其成果已成為地方學的典範。實際上,「宜蘭學」當初在草創之時,就有此企圖,張炎憲在「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中曾談及:「宜蘭研究這四個字,是代表對宜蘭這個特殊對象的研究,它能否變成一種學問呢?如果不管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研究都能樹立宜蘭縣的人文精神,這種精神,可說是宜蘭學的一種基礎,如果宜蘭學可以樹立,我想全臺灣的臺灣學一定也可以成立」,[10] 這段話點出「宜蘭學」具有的開創及代表性,帶動許多縣市向其取經,更可說是地方學與以往縣志、文獻式地方研究的最大差異。
高雄縣與宜蘭縣是兩個藉由修「縣史」開啟地方學的區域,但兩者後續發展不盡相同,宜蘭縣在縣史館帶動下,至今仍對地方學經營努力不懈,但高雄縣卻顯得後繼無力,二○一○年底又併入新高雄市。宜蘭縣也是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發展至今成果最為豐碩者,無論是宜蘭社區大學、縣史館、蘭陽博物館,都可看出宜蘭經由地方文史所開創的社造成績,更標示出地方學與社造運動的關係。
在此之後,許多地方政府的文史發展,朝向地方學,以「○○學」或「○○研究」為主軸,其中經營最具成果者是離島的澎湖縣、金門縣。澎湖縣在其文化局主導下,大量出版澎湖縣文史書籍,並由二○○一年開始舉辦澎湖研究研討會,至二○一○年十一月,共舉辦十屆,為地方研究研討會歷史最悠久者之一。而澎湖縣政府對於「地方志」的傳統也未曾偏廢,在二○○五年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許雪姬擔任總纂,完成《續修澎湖縣志》。[11] 這些成績,都可說明澎湖縣文化局推動「澎湖學」的成效。
與澎湖走向相同的是金門。從一九九六年開始,金門縣政府文化局就出版許多「金門學」叢刊,後於二○○六年、二○○八年、二○一○分別舉辦第一至三屆「金門學學術研討會」,並於二○○七年開始補助博碩士論文。而其多年的成績,在二○○九獲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辦的「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的評審特別獎,評審指出光是二○○六年一月到二○○八年十二月間,金門縣政府共出版145件出版品,其中文化局出版品共計九十七件,占所有出版品七成,且其品質也相當優良,所以獲得評審肯定。[12] 可見這兩個離島縣對於推動地方學的熱忱。
至於臺灣本島,除上述的宜蘭、高雄縣外,亦有許多縣市在地方政府領導下,投入地方學,以下逐一說明其推動情形。
在臺灣本島各縣市中,近年來最努力投入地方學經營首推臺南縣,臺南縣文化局除出版多達百冊的「南瀛文化研究叢書」外,更與二○○三成立的「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合作推動南瀛學。[13] 並於二○○五年及二○○八年召開第一、二屆「南瀛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除此之外,臺南縣文化局更從二○○七年開始進行南瀛研究資料庫之規劃,並於二○○八年三月十二日啟用(網址為:http://163.29.233.11/south/ ),內有南瀛文化叢書160餘冊及老照片690張之數位檔等資料,[14] 可說是地方學結合數位典藏計畫的良好範例。也可看出臺南縣政府對於南瀛學的投入及用心。
「南瀛學」除了臺南縣政府推動外,位於麻豆的真理大學,也由二○○四年起,在臺文系由當地文史工作者詹評仁開設「南瀛學」、「麻豆學」課程,並於二○○七年集結成書,[15] 臺南縣推動南瀛學結合了政府、大學、地方文史工作者,成效相當顯著。
至於臺灣兩大直轄市:臺北市與高雄市,由於其文化局均轄有文獻會,[16]出版「臺北文獻」及「高市文獻」或文史相關場館(如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亦有出版品,故其對於地方文史的整理、探討,管道較為多元。或許如此,以「地方學」為型式的研討會或討論,少由文化局主辦。「臺北學」的傳統主要是由北投社區大學的「北投學」發展而來,[17] 臺北市文化局僅在二○○五年、二○○六年舉辦了兩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後在馬英九市長卸任、郝龍斌市長接棒後,官方的臺北學僅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為主力在二○○八年舉辦第三屆臺北學活動。[18]「高雄學」則先有陳中和基金會、後有社區大學及空中大學接棒,獨不見文化局的參與。由此也可見各地方政府推動文史工作,在「地方學」出現後,隱然有不同的方式進行。
中部最主要城市——臺中市,其地方學「臺中學」則完全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導,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其推動方式是每年辦理「臺中學研討會」,而且每次針對不同的主題與各大學或民間單位合作:二○○五年與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辦,以文學為主的「文采風流」;[19] 二○○六年與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合辦,以飲食為主的「飲食文化」;二○○七年與臺灣電影文化協會合辦,以電影為主的「電影文化」;二○○八年與逢甲大學建築系合辦,以建築為主的「建築文化」;二○○九年與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合辦,以美術為主的「美術文化」;二○一○年與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合辦,以音樂為主的「音樂文化」。六年下來,已累積一定成果。
與臺中市類似,也是以研討會方式來經營地方學,還有雲林縣、花蓮縣。雲林縣的「雲林研究學術研討會」,則是一直辦理的地方研究研討會,自二○○一年七月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與雲林縣社區希望聯盟舉辦了第一屆後, 至二○○七年的第六屆,每年都持續舉行,而雲林縣政府也加以支持,可說是社區、學校、公部門合作的範例。
花蓮縣文化局則是從二○○六年開始舉辦「第一屆花蓮學研討會」,後於二○○八年、二○一○年持續主辦第二及第三屆。實際上,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從一九九七年開始,就以「發現花蓮文學」、「地誌書寫與城鄉想像」、「在地與遷移」為主題陸續開辦了三次「花蓮文學研討會」,成功地凸顯了花蓮文學在臺灣區域文學中的獨特性,成果斐然可觀。後縣府認為有必要從「花蓮文學」延伸擴展至「花蓮學」,以涵蓋更多文化層面的探討,故有「花蓮學」研討會的舉辦,[20] 由此也可知「花蓮學」的推動與地方政府的關係。
除上述各縣市外,尚有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合作舉辦「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的彰化縣政府,與國立嘉義大學合作舉辦「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的嘉義縣政府,以及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合作「建構桃園學」研討會的桃園縣政府。在全臺各縣市政府中,參與地方學者為數不少,可見其已成為各縣市政府在地方文史推動上的主力。
整體而言,地方政府是推動地方學的主力,尤其在經費方面,地方文史原本就是地方文化單位之本業,與大學或社區大學相比,經費相對充裕,因此只要地方首長支持,研討會與叢書出版都相當有成績。但從上述各縣市看來,許多縣市對地方學推動以研討會為主力,這對地方政府而言相對省力,但對累積地方文史資源,助益則相對較小。
但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學也有風險,每當首長更替時,繼任者若不認同,前面成績可能就告中斷,使得地方學常給人一頭熱,但不持久的印象。二○一○年行政區域重劃後,原來的地方學面臨「版圖重整」的問題,如成果頗佳的臺南縣「南瀛學」,在臺南縣市合併後,新臺南市以「臺南學」承繼,但經此變動後,是否會有所影響,也值得後續觀察。
從上述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學的經驗來看,更可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各縣市政府均有地方文史之出版品或研討會,卻不見得每個縣市都以地方學的方式來冠名,但不論是否以地方學之名稱辦理,除了少數縣市,內容卻是大同小異,可見地方學對於縣市政府而言,或許只是名稱較為響亮,也可能是比傳統地方志書更靈活,但是否符合地方學中的社造精神,不無疑問。
貳、大學與地方學
除了縣市政府外,學校是推廣「地方學」的另一主力,這些學校還是以大學為主,社區大學則在少數地區扮演關鍵角色。以下就分別以淡江大學的「淡水學」、苗栗聯合大學的「苗栗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的「彰化學」,以及國立嘉義大學的「嘉義研究」與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的「城市學」逐一討論。
大學推動地方學以淡江大學最早,其對於當地的「淡水學」推動甚力,從一九九八年開始,該校就籌辦第一屆淡水學學術研討會,後陸續於二○○一年、二○○四年、二○○七年、二○一○年舉辦第二至五屆研討會,可說是開風氣之先。
另一個努力推動地方學的學校是苗栗的聯合大學,聯合大學於二○○四年八月成立「苗栗學研究中心」,不僅設立網站http://www5.nuu.edu.tw/~miaolicenter/,更從二○○五年開始,舉辦第一屆苗栗學「啟蒙、紮根、開創」學術研討會,後又陸續於二○○六年舉辦第二屆苗栗學「客家祭典與文化」研討會,二○○七年舉辦第三屆苗栗學「地域、族群與文化」,並在二○○八年舉辦第四屆苗栗學「產業、生態與民俗文化」研討會。除此之外,該中心尚辦理論壇、研習營及耆老口述歷史,對於推動「地方學」,也是相當積極。[21]
「彰化學」的推動,最早是起源自前任彰化縣長翁金珠任內,她在二○○三年時,配合彰化縣建城280週年活動,舉辦「二○○三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其在研討會論文集的序文中就指出:「目前有很多縣市也都推動其地方專屬之學術研究,例如:宜蘭有宜蘭學、屏東有屏東學等等。對於彰化的研究,長期以來累積的篇幅亦不少,惟尚未整合成一門領域,把各類研究納入統整。今年舉辦二○○三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意為彰化之地方研究開啟一扇窗。」[22]。
二○○三年開始舉辦的「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此後每年都舉辦,也成了「彰化學」的標誌,另一個在翁金珠任內推動,至今不墜的是「大家來寫村史」系列,其於二○○三年年底開始推展此計畫,由周樑楷、陳利成、林琮盛、陳板、康原成立委員會,經過兩年的寫作,在二○○五年推出第一套套書。此為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和「鄉土教育」的歷史產品,[23] 其實更符合「地方學」的理想。
到了二○○七年,積極推動「彰化學」的重心轉移至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師大)。實際上,彰師大與彰化縣文化局的合作由來已久,從二○○三年開始,彰師大就接受彰化縣文化局委託,舉辦了二○○三年至二○○六年的「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二○○七年開始則改為「二○○七彰化學學術研討會」,正式成為彰師大的重點發展項目。[24]
彰師大推動「彰化學」的靈魂人物是副校長林明德,在其帶領下,二○○七年以「啟動彰化學」為文學院三系(地理、美術、國文)的重點研究發展目標,地理系負責「中部地區地理環境空間分析」,美術系負責「彰化地區藝術與人文展演空間」,國文系負責「建置彰化詩學電子資料庫」,後更結合彰化縣文化局、全興、頂新、帝寶等文教基金會,以及晨星出版社,共同出版「彰化學系列叢書」,預計以每年十二冊的進度,在五年內出版六十冊。[25]
在網路時代,彰師大推動彰化學,也利用網路資源,於二○○七年開始發行「彰化學電子報」(http://163.23.202.1/~taiwun/Web2/webpages/e-newspaper.htm),報導彰化學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動態,在地方政府、大學及產業界緊密結合下,彰化可說是目前推動「地方學」最活躍的區域之一。
除了「淡水學」、「苗栗學」、「彰化學」外,另一個由學校推動的「地方學」的是「嘉義學」。由國立嘉義大學所舉辦的「嘉義研究」研討會,從二○○五年開始舉辦第一屆,至二○一○年的第六屆,每年均持續舉辦。
除了傳統大學外,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這幾年以「城市學」為主軸,也是另一個積極發展「地方學」的大學。但高雄市的「高雄學」發展過程有民間團體、社大、地方政府參與。早期高雄學發展的關鍵人物是臺灣大學教授黃俊傑,一九九二年由其與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合作舉辦「高雄文化發展史學術研討會」,[26] 共舉辦五屆,直到一九九六年。這五次研討會也集結四輯《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後至二○○○年,又重新舉辦「二○○○年高雄研究學術研討會」,其中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27] 到了二○○三年七月,則以在高雄地區大學任教者成立「高雄文化研究學會」,[28] 至今繼續出版研究論文集。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也在二○○二年委託高雄市地理學會出版「高雄學專題規劃」系列研究,[29] 但未延續。而最近較活躍者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現任校長吳英明教授就任後,積極推動「城市學」發展,並在其通識課程中,開設大量的高雄市相關課程,並舉辦研討會、出版期刊,為目前高雄學代表。但也可見雖「高雄學」呈現多元發展,卻缺乏較長期的主辦單位。
由大學為主力推動地方學,因其可結合相關科系,其實最容易繳出成績,以上述五校而言,淡江大學有歷史系、嘉義大學有史地系,彰化師範大學也有歷史、地理相關系所,聯合大學則有客家研究學院、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有通識中心。推動地方學,一方面可做為學校的特色,在經費上也可經由與地方政府合作獲得支援,日後或許會有更多學校朝此發展。
參、社區大學與地方學
地方學的興起,與社造運動有密切關係,宜蘭學的成績,就是建構在社造基礎之上。而以落實「地方知識」為主體的社區大學,應為地方學的發展貢獻許多心力,但地方學發展至今,社區大學能夠拿出成績者並不多,其中最有系統者為北投社區大學的「臺北學」(「北投學」)及屏北社區大學(原屏東社區大學)的「屏東學」,[30] 以下對這兩所社大的成果做一簡介。
北投社區大學的「臺北學」最早起源於北投文化基金會的「北投學」,二○○○年開始出版專書,成績卓越,並每年贊助出版研究北投之學位論文,自二○○二開始舉辦「北投學研討會」,二○○三年該基金會更承辦「北投社區大學」,到了二○○四年第三屆「北投學研討會」時,擴大成為「第一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31] 之後持續每年舉辦,到二○一○年是第七屆臺北學暨第九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相對於僅舉辦三屆的臺北市政府,北投社區大學的毅力與堅持更值得讚賞。
屏東縣屏北社區大學是社區大學中發展地方學歷史最悠久者,其前身屏東縣社區大學,就已經以「屏東學」做為發展目標。其中又以前副主任李國銘博士最為積極,李國銘博士分別在二○○○、二○○一年開設「屏東歷史導讀」、「屏東產業與人文」、「認識屏東六堆客家文化」等屏東相關課程,並在二○○○至二○○二年連續舉辦三屆的屏東研究研討會,但李國銘博士不幸於二○○二年過世,「屏東學」的腳步就比較緩了下來。
在李國銘博士過世這幾年,「屏東學」的理念依舊在社區大學中持續,二○○六年屏東縣社區大學主辦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時,就以「地方學」為討論主軸。前主任黃申在教授,也以其資訊專業領域,推動屏東的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二○○六年筆者接任主任一職後,重新思考地方學如何在社區大學發展,最後以課程、研討會、電子報三種方式,希望給予「屏東學」更豐富的內涵。
在課程方面,屏北社區大學於二○○七年開設「屏東學專題講座」,這是繼李國銘博士的「屏東歷史導讀」後,首次開設有關屏東歷史的課程。該課程是邀請對屏東地區研究專精的學者、文史工作者,以各種專題方式,講述屏東地區發展。但此課程在第一、二學期順利開設後,第三學期卻因報名人數不足而取消,後來第四學期與在地的阿緱文學會合作,開設屏東文學相關課程,也因人數不足轉為公共論壇,接下來就後繼無力,不曾開設。
在電子報部分,則是希望結合網路與屏東研究,提供對屏東研究有興趣者,除了縣府的《屏東文獻》外,有另一個可以發表文章的管道。《屏東研究通訊》於二○○六年十二月創刊,每逢三、六、九、十二月出刊,進入二○○八年後,研究通訊開始設置編輯委員,除了屏北、屏南兩所社區大學主任外,另外幾位編輯委員都是正在研究所攻讀或甫畢業之碩士班學生,其研究主題均為屏東的區域研究。此舉是希望透過此一研究通訊,讓新生代的屏東研究者有一發表管道,更能結合對屏東研究有興趣者,成為互相交流的平臺,但在運作兩年後,因稿源不繼,也在二○○九年吹了熄燈號。
在屏東學專題講座無法開設,屏東研究通訊中斷下,目前唯一仍延續「屏東學」是二○○八年重新恢復主辦的「屏東研究研討會」。當年七月主辦的「屏東研究研討會」,上承二○○○年至二○○二年的精神,為第四屆屏東研究研討會,參與者相當踴躍,也給予主辦單位極多鼓勵,因此在二○○九年十月舉辦第五屆、二○一○年舉辦第六屆。
從二○○七年開始,「屏東學」原本希望以「屏東學專題講座」連結在屏東研究領域上已有所成的學者專家,以「屏東研究通訊」提供新生代一展所成的園地,逐步集合對屏東研究有興趣者,以「屏東研究研討會」做為一年一度大家進行學術交流的場域。但如今僅剩下「屏東研究研討會」繼續主辦,這也不免透露出社區大學在經營地方學的困窘之處。[32]
地方學的興起,與社造運動有相當密切的關係,社區大學理應是各地地方學的主要推動者,但實際上卻非如此,社區大學發展地方學,比起地方政府或大學,相較困難許多,從上述屏北社區大學發展「屏東學」的跌跌撞撞即可一窺。
之所以如此,最主要原因是社區大學本身沒有專業師資及必修課程,因此在地方學的「研究」及「學員」兩部分均無以為繼,尤其在社區大學課程漸漸趨向生活藝能化後,地方學課程的開設就越來越困難,社區大學要經營地方學幾乎僅剩下辦理研討會一途。但社區大學經費普遍不足,除非能與地方政府結合,否則如屏北及北投社區大學獨立維持者,在全國的社區大學中也屬少數,這也使得社區大學在地方學的參與上,無法與地方政府及大學相比。
肆、民間團體與地方學
在地方政府與學校(大學、社區大學、空中大學)之外,另有民間團體對於地方學的推動著力甚深。推動地方學的民間團體可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學者為主的「東臺灣研究會」為代表。該會可說來自「區域研究」的傳統,由夏黎明教授於一九九六年創辦,該會涵蓋各學科的專業人士,並透過《東臺灣研究》及研討會,活化了原本成績並不多的東臺灣研究,可說是近十年來最獲讚譽的區域研究團體。但其研究範疇並不以單一縣市為界,而是以臺東縣、花蓮縣兩縣為主。
第二階段則是與社區營造相關的民間團體,社造精神與地方學相同,故對地方學推動多所著墨。以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與桃園縣政府合作「桃園學」,以及「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協會」為代表。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與桃園縣政府合作的「桃園學」,是以「建構桃園學」為名,[33] 即可看出桃園縣政府在塑造「桃園學」時,有意與社區結合的概念。
另一個致力於推動地方學的民間團體為二○○七年十二月成立的「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協會」,該協會與上述各單位不同的是,其所談論之「地方學」,不僅僅以各縣市的行政範圍為界,而較著重於地方學的論述及各種可能,其理事長黃申在教授為前屏東社區大學主任,在此之前已有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建構地方學的成果,[34] 其也提供地方學的另一方向。
不論是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或是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協會,均與社區大學關係密切,也可看出社區大學在推動地方學的努力。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在長榮大學召開「社區大學與臺灣學的建構」研討會,雖然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創會理事長顧忠華教授在序強調:「臺灣學並不等於地方學」,[35] 但由地方學進而至臺灣學,可以看到社區大學對此的目標。故此階段與地方學較密切的民間團體,其實也與社區大學有密切關係。
由上述地方政府、大學、社區大學、民間團體推動地方學的發展過程看來,各地推動地方學的情形,多半集中在二○○○年以後,由下表更可見「地方學」已經成為臺灣研究的熱門項目,雖然地方學的起源與社造運動有密切關係,但經過十多年發展後,地方政府反而成為地方學的主力,大學也繳出不錯的成績,反而是社區大學與社造團體仍有待突破。
另一個在全臺地方學所能觀察到的現象是研討會成為主流,許多地區的地方學僅限於一年一度的研討會。研討會與撰修地方志書,已成為地方文史最熱門的項目,但研討會對於當地文史能量的累積,不見得有所助益,一是許多參與者並非當地人,二是礙於學術規範,許多文史工作者無法共襄盛舉,如僅依賴研討會,對地方學長遠發展似非良策。
表 1 全臺推動地方學情形(-2010.12.24)
縣/市/地區 |
推動主力 |
推動方式 |
|||
地方政府 |
大學 |
社區大學 |
民間團體 |
||
臺北市 |
○ |
|
○ |
|
以北投社區大學為主。臺北市政府則以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為主。 |
高雄市 |
|
○ |
|
○ |
以高雄市空中大學、高雄文化研究學會為主。 |
基隆市 |
|
|
○ |
|
基隆社區大學有意推動。 |
宜蘭縣 |
○ |
|
○ |
|
宜蘭縣史館及社區大學。 |
臺北縣 |
|
○ |
|
|
淡江大學推廣「淡水學」 |
桃園縣 |
○ |
|
|
○ |
桃園縣政府與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協會合辦「建構桃園學」。 |
新竹市 |
|
|
|
|
|
新竹縣 |
|
|
|
|
|
苗栗縣 |
○ |
○ |
|
|
聯合大學為主力。 |
臺中市 |
○ |
|
|
|
臺中市政府以研討會方式主辦。 |
臺中縣 |
|
|
|
|
|
彰化縣 |
○ |
○ |
|
|
以彰化師範大學為主力。 |
南投縣 |
|
|
|
|
|
雲林縣 |
○ |
○ |
|
○ |
以雲林學術研討會為主。 |
嘉義市 |
|
○ |
|
|
嘉義市、縣同為嘉義大學推廣「嘉義學」。 |
嘉義縣 |
○ |
○ |
|
|
|
臺南市 |
|
|
○ |
|
臺南社區大學為主。 |
臺南縣 |
○ |
|
|
|
臺南縣政府推動「南瀛學」。 |
高雄縣 |
|
|
|
|
|
屏東縣 |
|
|
○ |
|
屏北社區大學為主力。 |
臺東縣 |
|
|
|
○ |
「東臺灣研究」為跨花蓮、臺東兩縣之區域研究。 |
花蓮縣 |
○ |
|
|
○ |
|
澎湖縣 |
○ |
|
|
|
澎湖縣文化局為主。 |
金門縣 |
○ |
|
|
|
金門縣文化局為主。 |
連江縣 |
○ |
|
|
|
縣府為推動主力。 |
製表:作者整理繪製。
伍、結論──地方學向前走的挑戰
本文回顧了地方政府、大學、社區大學、民間團體對「地方學」的發展過程。可發現「地方學」發展的關鍵點是一九九二年的宜蘭縣志,其不僅開創了地方志的新書寫方式,更開展一種新的「區域研究」方式,在其前後的高雄縣、澎湖縣、金門縣等,讓地方學成為一種地方政府發展地方文史的新品牌。後加上社區大學開始成立、大學也積極成長,這兩股新力量也投入地方學的發展,遂在二○○○年以後,幾乎全臺各縣市均有地方學進行,也成為臺灣研究中重要的一環。
地方學的出現,可說是一九九○年前後許多思潮匯集下的產物:一是對於本土歷史的關懷,也就是臺灣史開始受到重視。二是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興起,在社區營造概念中,要打造社區,必須瞭解社區以往的歷史,才能從中汲取養分。在這社區大學成立後,更成為社區大學的目標之一。三是政府文化機構的改變,各地文化局紛紛成立,推廣各地文史研究為其主要業務之一。
上述多重因素下,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地方研究,有了「地方學」的不同面貌,其中包含與傳統地方研究較不同的社造思維,更重視地方文史工作人員的作品,以及打破原有的藩籬,如宜蘭縣與高雄縣對於縣志的改革。但許多觀念及做法,如地方文史工作者對於資料的運用及推論等,學界人士仍對此有爭論,因此各地的地方研究,不見得全然被冠上地方學的名稱。
但這種地方學的精神,當地方政府已超越社造團體,扮演最重要角色時,開始產生質變。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地方學,主要原因是地方學與其文史業務相契合,可成為其年度的業績。然而細究其推動內容,除了部分地區是有系統對地方文史整理及研究外,卻有許多是結合大學或民間團體,以辦理研討會為主,久而久之,地方學變成了研討會的集合。以縣市政府的經費及能力,辦理研討會並不困難,但以「發包」的方式與態度處理,無法將地方學的精神在地方落實。
這種研討會式的地方學發展,同樣也是大學、社區大學與民間團體面臨的問題。大學、社區大學與民間團體在經費匱乏下,選擇與地方或中央政府單位合作辦理研討會,固然有其現實上的需要,但如僅限於研討會的層級,每年一度的大拜拜過去後,雖然不能說一無所得,但對於紮根工作助益不大,更缺少了社造精神,讓當初地方學與地方志、區域研究的差異點,幾乎不存在。
社造所強調的民間力量,是此波地方學能與以往地方研究最大差異所在,但無論社造團體或社區大學在經費及研究人員匱乏下,推廣有其困難。而經費充足的地方政府,也缺乏專職研究人員。擁有研究人員的大學,是推動地方學較佳的單位,但其如何看待地方學,是否願意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合作,也是一大關鍵。地方學的推動,在上述四個單位的經營下,已有所成績,但也面臨如何進入下一階段的挑戰,唯有整合各方力量,如大學與社區大學合作,統合學院內學者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對地方知識的看法,才能讓地方學跳脫現有的格局,持續發展。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吳冠宏(2007)。〈花蓮學的理念與實踐〉,收入吳冠宏(主編),《第一屆花蓮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11。花蓮:花蓮縣文化局。
周樑楷(2005)。〈大家來寫村史—彰化縣民領導歷史意識的自覺運動〉,收入周樑楷等(編),《大家來寫村史:總論》,頁15-29。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林文正(2007)。〈屏東區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45-2000)—兼論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臺灣史料研究》,30: 86-117。
林玉茹(1999)。〈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臺灣文獻》,50, 4: 235-289。
───(2007)。〈歷史學與區域研究〉,收入氏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頁309-332。臺北:遠流。
林明德(2007)。〈彰化學叢書序:啟動彰化學—共同完成大夢想〉,收入蕭蕭[TAW8] ,《彰化學叢書: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頁2-5[TAW9] 。臺中:晨星。
林美容(1997)。〈「高雄縣文獻叢書」編纂緣起〉,收入楊碧川,《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高雄縣簡史‧人物誌》,頁1-6[TAW10] 。高雄:高雄縣政府。
洪德揚(2008年10月31日)。〈北投社大北投學與臺北學研討會的回顧與檢討〉,發表於「2008第五屆臺北學暨第七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北投社區大學。
胡志強(2005)。〈蕩蕩臺中府,天下第一州〉,收入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5臺中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臺中:臺中市文化局。
翁金珠(2003)。〈縣長序〉,收入陳慶芳(編),《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無頁碼,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高雄市臺灣地理學會(2002)。《高雄學專題規劃》。高雄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研究。(未出版)
張炎憲(1995)。〈開幕詞〉,收入儲錦婷(編),《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宜蘭:宜蘭文化。
───(2003)。〈談國家歷史與地方文史工作的關係〉,收入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〇〇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頁1-5。臺北:國史館。
張惠博(2007)。〈彰化研究的新視野〉,收入何猷賓等(編),《2007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啟動彰化學論文集》,頁1-5。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許雪姬(2005)。〈總纂序〉,收入氏著,《續修澎湖縣志》,頁Ⅲ-Ⅴ,澎湖:澎湖縣文化局。
黃俊傑(1994),〈編者引言〉,收入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一輯》,頁3-13。高雄: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
───(2002)。〈序言〉,收入2002高雄研究學報編審委員會編著,《2002高雄研究學報》,無頁碼。高雄: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
───(2007)。〈總序〉,收入何清釧(編)[TAW11] ,《高雄文化研究論集(一)》,頁i-iii。高雄:高雄市高雄文化研究學會。
黃啟訓(2008)。《屏北社區大學「屏東學」建構歷程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顧忠華(2009年11月20日)。〈臺灣學的出發〉,發表於「第一屆社區大學與臺灣學的建構研討會」論文。臺南: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電子資料
〈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網址:http://www.taiwan-localogy.org.tw/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點閱日期:2010年1月12日。[TAW12]
〈臺南研究資料庫簡介〉。臺南研究資料庫,網址:http://163.29.233.11/cgi-bin/south/news.cgi?o=dnews&i=sid=%22N00000001%22.&v=-1 點閱日期:2012年2月26日。
〈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成立緣起與宗旨〉。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nanyingresearch.org.tw/introduce01.html。點閱日期:2010年1
徐木蘭,〈國家出版獎第一屆得獎作品簡介:〈評審特別獎〉金門縣文化局〉。國家出版獎,網址:http://goodbooks.nat.gov.tw/work/index04-1-06.html。點閱日期:2010年1月11日。
劉婉君(2007年9月20日)。〈真理襲產講座 出版南瀛學〉,自由電子報,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20/today-south13.htm。點閱日期:2008年3月24日。
〈臺北學〉。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網址:http://www.chr.taipei.gov.tw/ct.asp?xItem=1065358&CtNode=6366&mp=119031點閱日期:2012年2月26日。
〈桃園縣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系列活動~「建構桃園學」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網址:http://web.hach.gov.tw/hach/frontsite/event/trainingListAction.do?method=doViewTrainingDetail&activityId=1051&menuId=601&iscancel=true。點閱日期:2012年2月27日。
[1] 本文主要以二○一○年底五都成立前臺灣各縣市所推動者討論,各鄉鎮市所推動者,除有特殊含意,如與社大有關的「北投學」或與大學有關的「淡水學」,其餘則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2] 關於臺灣各地方志修撰的演變,可見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臺灣文獻》50, 4 (1999): 235-289。
[3] 林玉茹,〈歷史學與區域研究〉,收入氏著,《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2007),頁323-324。
[4] 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頁254-258。
[5] 林文正,〈屏東區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1945-2000)—兼論人類學與歷史學的對話〉,《臺灣史料研究》30(2007): 86。
[6] 張炎憲,〈談國家歷史與地方文史工作的關係〉,收入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〇〇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頁4。
[7] 林美容,〈「高雄縣文獻叢書」編纂緣起〉,收入楊碧川,《高雄縣文獻叢書系列:高雄縣簡史‧人物誌》(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頁5-6。
[8] 林玉茹,〈地方知識與社會變遷—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臺灣文獻》50, 4: 255。
[9] 「高雄學」另一主軸是在高雄市,由陳中和文教基金會支援,自一九九二年以研討會形式開展,本文後會述及。
[10] 張炎憲,〈開幕詞〉,收入儲錦婷編,《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市:宜蘭文化,1995),頁2-3。
[11] 許雪姬,〈總纂序〉,收入氏著,《續修澎湖縣志(卷一:大事記)》(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05),頁Ⅲ-Ⅴ。
[12] 徐木蘭,〈國家出版獎第一屆得獎作品簡介:〈評審特別獎〉金門縣文化局〉。國家出版獎,網址:http://goodbooks.nat.gov.tw/work/index04-1-06.html。點閱日期:2010年1月11日。
[13] 〈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成立緣起與宗旨〉。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網址:http://www.nanyingresearch.org.tw/introduce01.html。點閱日期:2010年1月11日。
[14]臺南縣市合併後,該資料庫改為臺南研究資料庫〈臺南研究資料庫簡介〉。臺南研究資料庫,網址:http://163.29.233.11/cgi-bin/south/news.cgi?o=dnews&i=sid=%22N00000001%22.&v=-1 點閱日期:2012年2月26日。
[15] 劉婉君,〈真理襲產講座 出版南瀛學〉,《自由電子報》2007.9.20。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sep/20/today-south13.htm。點閱日期:2008年3月24日。
[16]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於高雄縣市合併後裁撤,業務已轉移至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7] 此發展將在後有詳細討論。
[18] 〈臺北學〉。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網址:http://www.chr.taipei.gov.tw/ct.asp?xItem=1065358&CtNode=6366&mp=119031點閱日期:2012年2月26日。
[19] 胡志強,〈蕩蕩臺中府,天下第一州〉,收入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5臺中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5),頁1-2。
[20] 吳冠宏,〈花蓮學的理念與實踐〉,收入吳冠宏主編,《第一屆花蓮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7),頁8-11。
[21] 其相關績效可見其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5.nuu.edu.tw/~miaolicenter/)之介紹。
[22] 翁金珠,〈縣長序〉,收入陳慶芳編,《2003年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3)。
[23] 周樑楷,〈大家來寫村史—彰化縣民領導歷史意識的自覺運動〉,收入周樑楷等編,《大家來寫村史:總論》(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5),頁16。
[24] 張惠博,〈彰化研究的新視野〉,收入何猷賓等編,《2007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啟動彰化學論文集》(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7),頁1-5。
[25] 林明德,〈彰化學系列叢書序:啟動彰化學—共同完成大夢想〉,收入蕭蕭,《彰化學系列叢書:土地哲學與彰化詩學》(臺中,晨星,2007),頁4。
[26] 黃俊傑,〈編者引言〉,收入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一輯(高雄: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4),頁3。
[27] 黃俊傑,〈序言〉,收入2002高雄研究學報編審委員會編著,《2002高雄研究學報》(高雄: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2002)。
[28] 黃俊傑,〈總序〉,收入何清釧編,《高雄文化研究論集(一)》(高雄:高雄市高雄文化研究學會,2007),頁i-iii。
[29] 高雄市臺灣地理學會,《高雄學專題規劃》(高市:高雄市政府研考會,2002),未出版。
[30] 許多社大對於發展「地方學」均有所著墨,但礙於社大數目過多,無法一一瞭解,筆者曾透過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協會針對各社區大學發展地方學情形進行問卷,但僅有屏北社區大學及高雄市第二社區大學回函,故仍無法窺知其他社區大學對於地方學之發展,如有本文所遺漏之處,尚望各社區大學見諒。
[31] 洪德揚,〈北投社大北投學與臺北學研討會的回顧與檢討〉,發表於北投社區大學主辦,「2008第五屆臺北學暨第七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臺北:北投社區大學,2008年10月31日)。
[32] 有關屏北社區大學發展地方學的問題,亦可參閱黃啟訓,《屏北社區大學「屏東學」建構歷程之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33] 〈桃園縣社區文化性資產守護網系列活動~「建構桃園學」研討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網址:http://web.hach.gov.tw/hach/frontsite/event/trainingListAction.do?method=doViewTrainingDetail&activityId=1051&menuId=601&iscancel=true。點閱日期:2012年2月27日。但此研討會舉辦過後,桃園學後續發展並不多。
[34] 可見該學會網站http://www.taiwan-localogy.org.tw/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點閱時間:2010年1月12日。
[35] 顧忠華,〈臺灣學的出發〉,發表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第一屆社區大學與臺灣學的建構研討會」(臺南: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9年11月20日)。
本文刊登於思與言第4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31-55。如需引用,請註明。
上一篇:【論文】在社區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