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6 18:26:10王御風

【論文】身陷通識大包圍的媒體識讀

身陷通識大包圍的媒體識讀

王御風*、洪聖斐**

一、        旗津校區的媒體識讀課程(100─101下)

二、        楠梓校區的媒體識讀課程(102上)

三、        結論:媒體識讀課程的中止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是一個以海洋為主體的科技大學,在其通識課程的設計中,對於媒體部分向來付之闕如,媒體識讀課程的開設,可說是一個「計畫下的產物」,因參與教育部「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後才有此課程的出現。由於高海大專任教師中,並無媒體相關領域之老師,故先由具有媒體經驗的王御風老師,以「實作」為概念,以教導學生製作「社區報」做為媒體識讀的主軸,經過三學期後,面臨修課人數不足的窘境,改由同樣在高雄大學開設媒體識讀的洪聖斐老師接手,但在一學期後,同樣因修課人數不足而「倒課」,課程遂中止至今。

本文由兩位任教老師共同執筆,回顧高海大短短四學期的媒體識讀課程,並討論在技職體系學校中,媒體識讀課程所遭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是技職體系學生因缺乏高中的訓練,對於媒體識讀的課程無法消化?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媒體識讀課程在技職體系的科技大學中,究竟能不能佔有一席之地?

一、旗津校區的媒體識讀課程(100─101下)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媒體識讀課程,與教育部100學年度開始推行的「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有密切關係。「公民素養陶塑計畫」包含民主、倫理、科學、美學、媒體五大素養,但高海大所有課程中,缺乏媒體相關課程,因此在推行初期,試圖透過演講,來彌補媒體素養的不足,但身為一個與教學相關的計畫,缺乏媒體相關課程,是一個亟待克服的課題。

(一)教學理念與設計

計畫初規劃時,在配合「公民素養陶塑計畫」新開設的「社會參與式」系列課程中,有一門「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課程。該課程構思時,考慮究竟該用何種方式,檢視同學對於社區的認識?由於授課的王御風老師,曾擔任媒體記者,因此決定帶領修課同學製作社區報,由修課同學分組進入社區尋找採訪題目,並完成採訪,做為本課程對於社區認知的驗收方式。

課程推出後,意外造成轟動,成為楠梓校區中搶手的通識課程之一,每學期選課時多會爆滿,社區報也獲得大家好評,不僅社區覺得很有意思,校方也認為非常有特色,可以試著在旗津地區試辦,又剛好缺乏媒體素養相關課程,於是在101學年度下學期,於旗津校區開設「媒體識讀」課程,同樣以社區報製作做為期末的重頭戲,但前半段課程則有所不同,以討論各式各樣的媒體現象、置入性行銷等媒體相關議題為主。

高海大在執行公民素養陶塑計畫中的「通識核心」課程時,曾針對通識課程與技職體系學生的學習進行討論,由於技職體系學生,在高職階段,已經較少接觸社會科學的學習,到了科大,要在短短一學期、二學分的學習中,能夠瞭解各學科的核心精神,並不容易,因此經過討論,最後決議以「實作」做為「通識核心」主軸,也就是讓學生們透過親手的實作,能夠瞭解該課程所要傳達的訊息。

此精神同樣安排在「通識核心」的「媒體識讀」課程,就是以社區報的採訪撰寫做為「實作」部分,模擬報紙的生產過程,各組同學需要就其對社區的瞭解,擬出希望採訪的題目,經由與老師討論後,實地進行採訪,撰寫完初稿後,進行公開的討論,由老師及同學指出需修改部分,再行修正交稿,最後由老師決定那些稿件可以登上社區報版面,並由專業編輯進行美編、印刷。

整個流程,是想讓同學瞭解媒體是如何被產出,所有被閱讀的訊息,其實都經過被採訪者、撰寫者(記者同學)、編輯(老師)的主觀修改,不再是最原始的訊息。而在實際媒體的運作過程,又可能因為「置入性行銷」、報社立場等問題,讓閱讀者所接收到的訊息,已經與原始初衷有所不同,甚至會有同樣新聞,經過詮釋後,出現完全不同立場的現象。

也因此,本課程在學期前半段,會討論媒體的產出、詮釋、置入性行銷等問題,並且以當天的四大報(蘋果、聯合、中時、自由)做討論,後半段則著重於新聞如何撰寫、對社區進行認識,以及如何採訪等「實作」的進行,整體課程進度其實相當快,要讓一些可能原本對新聞報導完全沒興趣的同學,在短短一學期內,完成一篇採訪報導,其實並不容易,也使得另外一些關於媒體的討論,無法放進課程中,這也是日後「媒體識讀」會更改課程內容的主要原因。

(二)實施成效

由於本課程是搭配社區報而產生,在與旗津校區附近社區的結合,倒是獲得不錯的成績。第一學期要撰寫社區報時,正逢哈瑪星新濱社區因市府要將其居住區域拆除,王御風老師帶領修課同學前往採訪,後延伸出該校與社區的一連串合作,該學期修課同學後更與社區居民合作撰寫關於該社區歷史的《水轉夢迴哈瑪星》一書,該社區也成為高海大的學習據點,長期在此辦理演講及活動。

第二學期則與旗津民間藝術博物館合作,前往旗津中洲地區採訪,並配合旗津民間藝術博物館的社區影片計畫,教導學生拍攝影片,期末作業除了要撰寫一篇新聞外,也需繳交一份影片。這也是鑑於網路時代,有了拍片基本概念後,就算用手機也可以拍出一份新聞,上傳至公民新聞的相關網站,讓同學實踐媒體近用權。這次的實驗,後來延伸到後勁的「紀錄後勁」課程,但旗津的同學認為加上影片後,作業太多,使得第三學期修課人數下降至5人,雖然因為計畫的支持,即使不符合本校修課門檻,仍可開課,但到了第四學期將媒體識讀轉移至楠梓校區,旗津校區改為開設更符合的「紀錄旗津哈瑪星」後,修課人數仍不足,最後只能停開。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學期雖僅剩下5人上課,但願意來修課的同學,原本就是對媒體有所興趣,因此在討論時格外熱烈,而期末的作業,雖然每人都需撰寫一篇新聞稿,負擔較以往各組採訪更吃重,但卻展現出更具深度的看法,例如有一位同學討論高海大學生與附近社區究竟相處好不好,另一位同學則討論旗津觀光市場所販賣物品是否太過專一。但可惜仍不敵「作業太多」的耳語攻勢,多半同學認為既然都是通識課程,就應該要修作業較少、較輕鬆的課程,而相較於同校區的其他通識課程,媒體相關課程確實是在旗津校區負擔較重,這也使得這些課程在旗津校區幾乎絕跡。

而此時「公民素養陶塑計畫」進入第二期,以製作社區報為期末作業的課程也進行檢討。在楠梓校區,原名為「社區營造與社區參與」,但有感於「社區營造」部分著墨太少,最後改為「紀錄後勁」,同樣獲得楠梓校區同學的支持。而旗津校區的「媒體識讀」,則認為該有更多的媒體討論課題,不該太注重在社區報製作,於是在102學年度,「媒體識讀」就來到楠梓校區,改由洪聖斐老師開課後,而旗津校區原課程改為「紀錄旗津哈瑪星」,但同樣未獲得旗津校區同學支持,常因人數不足,無法開課。

二、楠梓校區的媒體識讀課程(102上)

(一)、教學理念與設計

    102學年度上學期的媒體識讀課程,除了持續秉持「公民素養陶塑計畫」的精神,強調五大素養之外,進一步希望促使學子藉由認識自己生長環境的而熟悉公共事務,培養其公共參與之責任感。在這個問題意識之下,本課程企圖引導學子養成解讀、分析並運用媒體傳遞來的資訊之「媒體識讀」能力。

    現代公民的公共事務參與,必須透過媒體訊息的掌握。這並非對媒體所餵食的所有資訊照單全收,而是在批判性思辯後,對於訊息加以過濾、整理,探索事實,然後採取行動加以反應。本課程將帶領學生分析媒體內容,並實際進行反餽。因此,本課程所要培養的「媒體識讀」能力,不只是消極地破解媒體資訊,更包含積極地透過各種媒體平台對外發送資訊的能力。

    為幫助學生消除對社會事務無能為力而產生的冷漠,本課程訓練學生以半個學期的時間觀察媒體現象,並於期中考週撰寫讀者投書,行使「媒體近用權」(the right of access to the media)下的「接近權」。期中考後,進一步訓練學生採訪、紀錄高雄本地之政經、社會、人文現象,後製作為影片,上傳於youtube,並投稿地方公共頻道,練習行使「媒體近用權」下的「使用權」。

    除了期中與期末的訓練外,也要求學生進行三次網路互動討論。在第一次討論時,學生首先被要求扮演某爭議集團或政府機關的公關公司,試圖針對爭議事件提出某種說詞;然後被要求扮演非營利組織的人員,針對兩位同學的貼文加以挑戰。在第二次討論時,學生被要求針對教師所剪輯的戲劇影片,分析這齣戲劇背後真正想要傳達的訊息,並去回應兩位同學的看法。在第三次討論時,學生被要求針對一則廣告,分析其呈現方式所隱藏的性別刻板訊息,同樣必須針對兩位同學的見解加以回應。

     除了討論作業外,學生也被要求撰寫個人的心得。他們必須閱讀以下三份文獻:

讀書報告(一)《誰在操縱我們? : 現代社會的商業、文化與政治操控》第四章

讀書報告(二)林照真(2005)。<置入性行銷:新聞與廣告倫理的雙重崩壞>,《中華傳播學刊》8:27-40

讀書報告(三)《西方主義:敵人眼中的西方》及《東方主義》擇一。

此外,學生也必須撰寫三份影片觀後心得:

「有怪獸」

茉莉人生

匿名遊戲

(二)、實施成效

    本課程期初共有60人選修,到了期中考試後,有10人棄修。剩下的50名同學的期中投書,有相當搶眼的表現:1位同學的投書,被刊登在《行南》季刊上;另有6位同學的投書,被刊登在蘋果日報、ETToday等媒體上。授課教師同一個學期也在鄰近的國立高雄大學開授同樣的課程,以同樣的進度、同樣的授課方式及同樣的要求,卻沒有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這裡的成果豐碩。事實上,高海科大這期同學的表現,高過教師歷來各學期在各校開授同樣課程的成果。學生成功地學習到如何行使「媒體近用權」下的「接近權」。

    學生期末的表現,也相當具有批判性。不同組的學生針對鄰近校園的後勁溪汙染、日月光排放廢水、中油遷廠、中油油氣汙染地下水,乃至該學期引起眾多注意的食安問題、多元成家議題,以及切身相關的校園鼠輩橫行、流浪狗問題進行相當深度的訪談與報導。沒有任何一組流於時尚玩家式的吃喝玩樂等浮面介紹。其中,後勁溪汙染這組成功地投稿到公共電視台的Peopo頻道,學習到如何行使「媒體近用權」下的「使用權」。

    在討論作業中,有一組同學特別提出教師剪輯連續劇「大秦帝國」的方式,也可能是在有意無意中,傳遞特定的訊息給學生。完全掌握到教師所要提醒他們的:「戲劇也是一種媒體」,以及「媒體作為一種平台,有心人如何透過這個平台傳遞訊息給閱聽人,試圖左右其行為」的奧義。

    在電影心得中,「有怪獸」特別引起同學的感慨,許多同學都有「原來如此」的體會。這部影片又與林照真的論文<置入性行銷:新聞與廣告倫理的雙重崩壞>相呼應,使他們加深印象。

    整體而言,學生的討論與心得都反映出相當水準的批判意識。

(三)、學生的回應

學生在學期結束後的回饋舉偶:

「由這門課使我開始重視我們的新聞媒體。以往我都罵一罵就算了,也沒太大的在意。經由這門課,我得到原來我們也可以對新聞媒體投書,指出我們對於報導的相反意見或不一樣的觀點以及看法,真的是受益良多。」

「原來我一直都太相信媒體,現在學會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上你的課了解很多時事,也讓我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問題。」

「學習到很多關於媒體和內部亂象的問題,也學習到影片的拍攝與剪接。」

    然而,也有不少同學反應「作業實在有點多」,他們質疑「通識課真的需要要求這麼多嗎?」有些同學的看法是「這門課不是營養學分」。儘管他們抗議教師出的作業太多,然而在教學意見調查表上,平均每週投入這門課的時間,卻只有1.86小時,低於本校基礎中心平均值2.16小時,更低於全校平均值2.41小時。換言之,這門課對學生的壓力並沒有他們所抱怨的那麼大,而學生輕視通識課的現象也在此反映出來。

三、結論:身陷通識大包圍的媒體識讀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有兩個校區:旗津校區與楠梓校區,兩校區雖同屬一個學校,但課程及學風都不相同,然而媒體識讀在兩校區開課時卻遭遇到相同問題:學生認為作業太多,以致於選修者少,終於使得本課程在兩個校區都碰到「倒課」的窘境,最後也只能鳴兵收金,只留下楠梓校區的「紀錄後勁」課程與媒體較有關係。

有趣的是,這門碩果僅存的媒體課程,雖然比較偏向社區營造,但與媒體識讀在旗津校區開設時的內容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性:偏向實作,學生要撰寫社區新聞及拍攝社區新聞影片。兩者大體相同的課程,卻在兩個校區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紀錄後勁是楠梓校區的熱門通識課程,只要一開始選課就會立即爆滿,而不管是媒體識讀,或是後來更改課名的「紀錄旗津哈瑪星」卻在旗津校區乏人問津。

這種現象該如何解讀?這當然與兩校區通識課程的大環境有關。同樣的課程,在楠梓校區被認為是「負擔不會太重,又可以認識社區,不需要一直坐在教室,很有趣」,到了旗津校區,則認為「功課太多,要採訪,又要寫新聞,又要拍影片,負擔很重」。但當媒體識讀轉移至楠梓校區時,由於任課老師更換,課程規劃及作業方式不一樣,學生認為媒體識讀比起紀錄後勁的負荷太重,於是造成紀錄後勁爆滿,而媒體識讀後繼無力的情形。

換句話說,學生在選修通識課程時,對於課程本身雖然也會有所關懷,但更重要的因素是「負擔重不重」、「好不好過」,畢竟這不是必修課程,只要湊足畢業學分即可,不需要跟自己過不去。而在少子化情形下,產生另一個問題:各校因學生人數越來越少,使得開課門檻越拉越高,以高海大楠梓校區為例,需要25人選修才能開課,或許有部分同學對於媒體非常有興趣,也不會計較作業的多寡,但在門檻限制下,卻阻斷了這些對媒體具有強烈求知慾同學的修課願望。每學期各校總會諄諄教誨不要讓通識成為「營養學分」,但又在制度上變相營造只有「快樂學習」才能夠開課,無寧是一大諷刺。

至於技職體系的學生而言,他們對於媒體究竟有沒有興趣?如果以「新聞媒體」為例,在旗津校區的第一節課,授課教師都會問大家:平常會不會閱讀新聞?會不會對新聞有興趣?除了第三學期外,第一、二學期均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表示對於新聞一點興趣都沒有,就算吃飯時正在播放電視新聞,或有報紙放在桌上,他們也不會拿起來看,可見要讓技職體系,尤其是理工背景學生對於媒體識讀課程產生求知慾,並不是如此容易的事情。

儘管如此,當學生走入媒體識讀課程後,卻可發現他們的理解相當快速,畢竟媒體原本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之事,很快會引起他們的共鳴及興趣,如楠梓校區的媒體識讀,授課老師相較於同樣教導的高雄大學學生,高海大學生的成績甚至遠勝於高雄大學,可見對於技職體系學生而言,媒體識讀課程對他們並不困難,與一般大家間的學習差異也不大,但他們也並未對此特別感興趣,仍是歸類於湊滿畢業通識學分中的兩學分,與其他通識課程相同,修不修課,主要是「輕鬆、有趣」,而不是「有意義、值得學習」。 

回顧高海大短暫四學期的媒體識讀經驗,技職體系學校的媒體識讀課程仍不免俗的與其他通識課程在通識的大洪流中一起掙扎,尋求突圍而出的機會。但技職學校的學生就算一開始對於媒體沒有太大興趣,但因媒體其實並不限於新聞,而是充斥在學生身邊的各種溝通管道,他們修課後,所展現對媒體的掌握、批判能力,並不遜於一般大學學生,所以媒體識讀是一門非常適合在科技大學中開設的通識課程,但要如何引起學生興趣,讓他們願意修課,不會因聽不懂「媒體識讀」而怯於修課,應該是下一步該努力的目標。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本文刊登於陳炳宏、柯舜智、黃聿清主編,《教學與學教高等教育媒體素養教學手冊》(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410月),頁24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