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15:55:29小V

心的傷害其實都是自找的



http://karmapainamerica2011.org/blog/2011/07/20

心的傷害其實都是自找的

大寶法王賢劫千佛灌頂第二堂課

時間:2011年7月18日下午

地點:美國紐約噶瑪三乘法輪寺

傳授上師:十七世大寶法王

翻譯: 堪布丹傑

大寶法王噶瑪巴接續上午三乘的開示。他說本來要講一些經中有關牛車、羊車和馬車的比喻。但繼而一想現代並沒有這樣的交通工具,大家可能不懂。不過法王說他小時候可是騎過羊呢 !英文翻譯詫異地問 「騎過羊?」 法王立刻回說,可不要小看羊,牠的力量很大的哩!

三種心的力量

三乘也可以說是三種 「士夫」。 修持三乘法門的人被形容成三種士夫。 「士夫」 在梵文發音是 「不魯需」 意思是一種力量, 三種士夫並非三種類型的人, 而是三種心態也就是三種心的力量。

如果一個人心中具備大乘的力量, 或發起大乘的心, 就算他行持的是二乘或小乘, 也算是在行持大乘法。 但若在行持大乘法, 心卻沒有達到相對大乘應有的標準和菩提心, 事實上是在修持小乘。雖有小乘、 大乘及金剛乘的分別, 但分別的並不是人外在的形象, 而是內心的力量。

法王接著俏皮地說, 你知道年輕嘛 ! 年輕總是愛運動, 總是跳來跳去, 所以現在又要跳到另一主題了。 談到進入佛門, 要讓自己的身口意三門都進到三學———戒、 定、 慧的氛圍、 環境當中。 三學次第首先是戒增上學。 為何進入佛門要先得到皈依? 因為三學最開始是戒。 如何融入三學? 指的是身、 口、 意三門同時都融入到三學當中, 並非分開的三門融入。

法王談到一個段落, 看到英文翻譯的表情, 手一攤說 : 「We are in trouble. (我們有麻煩了。)」 引起全場大笑。 我們都知道心最重要, v但不代表心在修時, 身體和語言可以放肆, 這是不行的。 在佛法的修學次第上, 譬如說戒學的別解脫戒, 最基礎的小乘別解脫戒, 這是以身和語為要。 我們說心最重要,但不代表不在乎我們的身和語,因為心善與否看不出來,很多人外表裝得很好,但心是惡的,因此體現於外的身和語的行為也很重要。

如何面對別人的傷害

在身語的修持時, 如果身體被別人傷害, 譬如一條瘋狗衝過來要咬你, 最好的方式就是跑開。 或語言上如果有人對你惡口、 說粗話或謾罵時, 這時法王問, 這時有可能觀修悲心嗎? 法王對著英譯說 : 「I just ask is this possible? (我剛剛在問這有可能嗎﹖)」 「possible(可能)」譯者答道。法王笑著搖頭說: 「possible but difficult (可能但困難)」,可能很難升起悲心, 這時最好離開傷害你的對象,不論他是在身體上或語言上對你造成傷害。

法王跟大家分享他是如何面對別人對他的毀謗。 當身體和語言上, 招致別人傷害打罵時, 最好的方式是走開。 法王話鋒一轉說, 身、 語的傷害大部分是別人加之於我們的, 但心上的傷害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很難聽到別人的心傷害我的心。 心的傷害其實都是自己找的, 所謂「自找麻煩」。

身、語的傷害可以逃,但心的傷害是逃都逃不了的,因為心是自己的,不是嗎?法王以自己舉例說當有人批評他時,他就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這個批評,這樣比較能夠客觀的去看待事情,從批評中去看到是否有什麼是值得去思考和學習的,這樣在面對批評時會有一點幫助。這時法王接著仔細聽著英文翻譯的用詞,接著露出春天般的微笑,滿意地說「improved (有進步)」再次引發掀頂的笑聲及掌聲。

現代人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世界,這樣的情勢造成更多壓力。社會上有各種意識型態,透過廣告告訴大眾,怎樣才算成功的男人。或告訴你一定要買這些必須具備的東西,如果沒有彷彿你的生命就有了遺憾。我們就生活在被各種意識型態、物質、廣告、科技包圍住的一個複雜的環境中。

我們要斷除一種叫「遍計我執」的執著,這是日後從生活中加入的我執,就像貼標籤一樣,這很容易瞭解,你要成為這樣才是好的、你要擁有那些才棒,各種遍計、標籤、意識型態,讓我們的生活不再輕鬆,讓我們活得更沈重。

現代各種傳播途徑發達卻無法為我們找到實相

現代人越來越強,也就離實相越來越遠。現代資訊這麼豐富有各種傳播媒介,但我們都得不到實相。過去傳統經典比喻在大海邊渴死,古人可能不知道大海的水不能喝,才會做這樣的比喻。現在可以用湖或河流來做比喻———人在河或湖邊竟然渴死了。

人生的方向目標不是從自身的身口意去找,要從更多其他生命去找到生命的意義。平常我總是盡力想要幫助別人,但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挑戰,甚至也會覺得很挫折,也會問自己是不是做這些事並不具意義?但是看到還是有這麼多的朋友對我抱以期待和寄託,看到他們的心,讓我想到我的人生還是有意義的。人生的目標在自己身上找不到,卻能在其他生命上找到。生命如同網狀,不是一個四四方方、硬硬的單獨個體。

噶舉大手印傳承的要訣就是離貪、虔誠和無散亂

法王接著講到《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法王小時候念著這個祈請文時心裡就想,既然有「矮」(短)的金剛總持,那有沒有「高」(長)的呢?就在一片哄堂大笑聲中,法王比著手指,小小聲說 :「金剛總持three inches. (三英寸長的金剛總持)」

在《金剛總持簡短祈請文》中提到「離貪即是禪修足」。「虔誠是禪修首」。「無散亂是禪修正行」。噶舉大手印傳承的要訣就是離貪、虔誠和無散亂。剛聽「離貪」到就覺得太難了,人怎麼可能離貪?又談到要捨棄此生,有人因此產生誤解,以為要捨棄今生所以就很消極,什麼都不做,這種誤解是很糟的。我以前也覺得離貪很難,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跟大家分享。離貪並不是漠不關心。經典形容要能夠捨棄此生。什麼叫做「此生」?意思是什麼?要捨棄「此生」,是指捨棄太過於物質化的人生。

事實上,不論外在物質是多是少,內心知足就會快樂。問題不在環境、也不在物質。物質不會帶來快樂或痛苦,而是「你」自己若不具備知足的心,或觀念上有所差池,就會造成你的痛苦。因此「捨棄此生」的標準是什麼?遠離對物質的依靠或執著,真正投入修行中。現在有些人捨棄物質,追尋另一條心靈的道路,結果又買了更多法器,擁有更多不同的東西,又落入一種心靈物質的執著裡,這也不好。這就好像捨棄青稞粉,又去貪著稻米一樣,還是在做原來的事情。重點是在心上要捨棄對外在任何物質的執著。

現代人太崇拜科技,法王看到一個新聞,這國家在哪裡就不提了,一個年輕人想要Ipod,竟跑去賣腎,法王看到新聞時,想說真是的,如果他有我的電話,打給我,我送他一個算了。但想一想,一個人會用身體的器官去換心中想要的東西,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社會的問題。就像之前說到的廣告會讓人生起貪心,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是現代大家太崇拜科技的例子。

不管是修行或修持佛法,它並不是生活當中的另外一件事,修持就在你的生活當中,不再只活在表面、膚淺的廣告意識型態中。透過修持讓生命深刻下來,心量開闊、眼光深長、遠離世俗的貪著。讓我們活得更深刻踏實的就是「禪修足」,也可以稱為禪修。我們都必須從物質化的意識型態中遠離。

人與人生命之間像是無邊的網狀一樣,是息息相關的。現代人都太注重「我」的感覺。我們都是需要依靠其他人才能生活,穿衣、吃飯,甚至能夠在這裡呼吸每一口空氣,都是其他生命所賜予的。現代人太習慣於執著「我」「我」「我」,更強烈的只有「我自己」、「我的」。

就現代來說「我」可就更多了,IPod、iphone都是「I」不要講蘋果。PC裡 MY都是「MY」,可以看到「I」「MY」越來越多。如果你買電腦把「MY」改成「U」,會不會很奇怪?我們的我執是很堅強的,可以說活在自己建構起來的「我的」及「我」所有的牢籠中。要得到快樂,從何而來?快樂要從別人身上來,依靠別人,而不是活在自我當中,這也是為什麼要生起慈悲、關心照顧別人,究竟來講慈悲是真正能夠利益到自己。

空性不是一把鎖,而是你與一切相聯繫的基礎

説到空性,法王覺得空性是非常實用的,一般人覺得它太深奧跟生活無關,是佛學院內才用得到。但空性是很實用的,在「網狀」的概念中,牽一線而動全身。因為一切都是空性,所以有各種可能性,萬物才會息息相關,不是侷限,是非常開闊是連結一切的樞紐。空性不是深重的鎖,把所有可能性都關閉。空性是你與一切相聯繫的基礎。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而是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萬物互為緣起息息相關,有好的的一面也可能有壞的一面,不要去想不好的那一面。人與人之間要建立在關愛給予他人照顧,內心就會生起喜樂慈悲,這真的非常重要。緣起顯現各種萬法皆因空性,若非空性,不會有任何顯現。

明天會給予灌頂,但其實法王還沒決定要給什麼灌頂。最近他都不太給灌頂,一年就一、兩個,這個數字稍嫌多了些,為什麼?因為現代人好像覺得只要得到灌頂就功德圓滿了,也不修持了;如果不給,大家就會一直請求,這還蠻COOL (酷) 的,而且因為得之不易會更珍惜。

接下來法王說他要感謝在座每一位。現在覺得離別三年後能再到美國,真的不容易,回去之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再來了?現在也不敢想明年或什麼時候再來,這種想法太恐怖了。總之,這次能夠來到此地見到諸位,感覺真的很好。

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把美國當成自己的家,最後他也圓寂在這裡,可以說我們都是一家人,再次謝謝你們!

(臺下響起如雷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