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4 23:14:49小V

問與答01


圖為第二世宗薩欽哲仁波切(蔣揚欽哲確吉羅卓)
 
問:如何擺脫掉對無常的恐懼?
答:問題不在於無常,而是恐懼。無常是現象,是拉長業力向度裡的因果變異,只要有輪迴就會有無常,不可避免。但恐懼呢?恐懼是執有,執有短暫如常的喜悅,因此恐懼失去此喜悅而形成執有,所以,恐懼無常的不安定感是因為執有安定感。最終及根本解決執有的問題,仍是尋求解脫,第一步即是接受無常,也就是不執有如常。
 
問:如何使人與佛結善緣,卻不產生逆緣?
答:智慧與耐心,時機與善巧。最終仍是不執有,因為因緣從不在我們的掌控之下,沒有渴望中的必然。遇到逆緣,只能說自己智慧不夠、因緣不足、福報不到。
 
作業
思惟:佛是超越一切,當然也超越感受(是不再有受蘊嗎?),如此佛怎能體會眾生之苦?而幫助眾生解脫苦海?
 
思考中‧‧‧
苦從何來?從習性來,從執有來,從無明來,從分別來。從以為世界是真實恒存而來。這世界有沒有苦?人有受蘊所以有苦受,但這世界追根究柢,分析到最後一個因子,請問有苦嗎?如果沒有自他比較,沒有榮辱之分,苦可以成立嗎?
 
既然從根本上來論,苦不能成立,那又何來要能體驗才能幫助解脫之說?
 
眾生會身陷輪迴之苦海,是因為眾生顛倒夢想,將隨時變幻的因緣當成是真實存有的世界,無法捨離種種一時的美好。所以佛以自身的證悟指引一條路給眾生學習。終究,苦是自受而非獨存或恆存,只要走上解脫,就是走上脫離苦海之路。
 
佛是超越時空,超越一切且容納一切的法之向度。然,釋迦牟尼佛以悉達多王子的身分來到人世間,並且覺悟,示現了眾生皆有佛性的意義,也彰顯了眾生能成佛的意義,這是佛的化身,也是佛度眾生的一種善巧與慈悲。
 
但與佛的境界相比擬,人類在此一世界的苦受,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層次。就好比你在天空裡會看見白雲卻不會看見海水,你在波濤海洋裡會看見海水卻不會看見白雲一樣。眾生從有苦受到發現苦的根源來自心與無明的造作,和佛超越時空與一切,不是同一個層次如何相提並論呢?
 
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直觀到五蘊是因緣和合而成,本質是空,自然沒有執著,也就沒有苦了。

妄念即法身,煩惱即菩提。又是另一種領悟了。

 

 

noemi 2008-11-05 00:03:03

我想你已克服10.31的恐懼。恐懼來自自身的不慈悲,來自執有,害怕失去,來自無法掌控所產生不安全感。唯有心懷慈悲,就能克服恐懼。

版主回應
哈哈,或許是吧,這是11.01上課時,老師講到兩個重點:一知曉無常可以減少執著;二佛度有緣人的解釋。我有疑問故發信問之。答案主要還是來自老師的解惑。
PS,我的信用卡忽然送我一張招待券(買一客送一客),正想找妳一起去吃呢!
2008-11-05 00: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