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30 13:55:30曉梵

散出省思,輪出覺醒


 回想起來,我還真是個好動的身障人,一有時間我就向陽光沙灘,或名勝古蹟跑,一刻也不得閒。國內的各個景點幾乎都留有我的足跡,甚至離島金門、澎湖也要走走玩玩。

 雖身障不便,但腦袋裡卻裝滿著「別人行,我也可以」的理念,於是只是社團要往那裡走,我一定跑第一個,總是想不趁年輕力強時遊玩,難道要等到體弱力衰才感嘆都為時已晚矣。以前還是拐杖族時,儘管處處障礙重重,總能想盡辦法克服,於是沒有殘廁,我們就得練就一身好本領解放,餐廳、旅館處處階級或樓梯,也心甘情願一階一階慢慢爬,無法上下的朋友,請志工幫忙背或抱,從未想過要去爭取什麼無障礙環境。前幾年我常約一些身障朋友,開始走汽車旅遊,就這麼十幾個朋友開始陽明山賞花、淡水踏夕陽、九份山彎一圈等等,因為還在拐杖階段,那些景點有沒有障礙設施都無所謂,只要想到那就往那裡鑽,當然裡面也有輪椅族朋友一同出遊,但都只是一、兩位,所以即使九份那種階階梯梯的風景區也沒問題,不在乎的原因是「我還能走呀!」而忽略要(無障礙環境)的需求。

 但自從成了輪椅族一員後,發現無障礙是多麼重要的事呀!而且最近又常跟著行無礙「散步」,更感受到這號稱國際台北城,對於身障者是多麼不友善。國父記念前討厭的ㄇ形欄杆、博物館「臭臉」相迎,到這次剝皮寮志工官僚心態接待,都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被歧視、被忽視了,甚至還會被冠上「無理取鬧、愛找碴」的罪行,這些都是我們長久以來都沒極力爭取,長久以來已習慣(忍氣吞聲)的過日子,長久以來都抱著(即然不能行,就不要出門,或換個地方吧!)的駝鳥心態,導致那些執行這些工程的官員看不到、聽不到,當然也更做不到囉。所以我們出現時,他們開始驚慌、不知所措,因為沒有人訓練接待員要如何應付一群〔輪椅〕,尤其是在人潮洶湧的假日裡,於是不管是善意規勸、阻擋,在在讓我們大大〔受傷〕,難道我們不該跟大家一起在假日出遊嗎!再者散步也是要大眾看到「輪族」時,除了用關切的眼、好奇的眼、再加上同情的眼外,讓他們認識我們不是一群(可憐人),而是一群多麼(可愛)的輪族啦!

 從遊覽車團、機車團、汽車團這一路遊下來,真是一把辛酸史,在這過程裡,非得大大感謝那群默默陪在我們身邊的志工朋友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再大的障礙都能化為無礙,再高的階梯,也都能成為平地,也讓我們能盡興的遊遍山山水水,踏遍各個名勝古蹟,在此真的深深的向你們說聲:「辛苦了!」更謝謝一路有你們相伴真好!
 
 倡導無障礙環境也有很長時間,雖然環境已改善許多,但環境障礙不可怕,可悲是人心的障礙,觀念的食古不化,都快進到新世紀,人的腦袋卻還停留十八、九世紀裡,還不時聽到「殘障是前世造成,是祖先缺德所留下禍根,親人不善才有這樣惡果....」等等殘酷的言語出現,電視劇還在出現這些八股的橋段,真是令人髮指,所以我們要走出去,更要大聲抗議:〔請不要再用歧視、鄙視、藐視....〕等看待我們,當然身障的我們,更不要用悲情看待自己,唯有自己勇敢跟大眾爭取應有的權利,他們才會用正視的態度對待,我們都忍太久了,才讓那些異態的問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