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2 16:51:48vooboyoov

肝癌vs牛樟芝

肝癌 VS 牛樟芝一

教授 : 朱延和 ; 陳水田

研究生 : 陳伯珠

校院名稱 : 國立中山大學

研究對象及範圍 : 高通量篩選出牛樟芝菌絲體抗肝癌先導藥物化合物二 . p53 bax bcl-2 m-RNA 層次進行抗肝癌先導藥物化合物對人類肝癌細胞株

摘要 :

Antrodia camphorata 俗名牛樟芝,是在台灣發現特有的真菌類品種,它的子實體已被當作中草藥使用在各種不同的疾病的治療中。 最近的在體內實驗 (in vivo) 研究中已經顯示牛樟芝的粗萃取物能改善肝臟功能,增加免疫而且抑制癌的生長。 本研究的目地是由牛樟芝的菌絲體對人類的肝癌細胞上的藥物作用識定出生物活性化合物。 我們藉由使用人類的肝癌症細胞株進行高通量篩選分析及搜尋粗萃物的生物活性物質,而不是使用費時和昂貴的動物實驗。 起先,我們很高興發現,當牛樟芝的菌絲體和子實體的粗萃物處理於人類的肝癌細胞株 Hep 3B 48 小時,獲得 IC50 分別為 44.25 12.22 μg/mL 。 牛樟芝的菌絲體粗萃物進一步放入矽膠管柱中進行分離,將之分開成十二部份後再分別處理於人類的肝癌細胞株 Hep 3B ,我們發現顯著的生物活性在第六部份 (F6) IC50 6.4614 μg/mL ,之後我們使用 HPLC TLC 來純化出 F6 活性的成分和使用 MS NMR IR 來進行化學結構識定。 此化合物被鑑定為 1-hydroxy -3-isobutyl -4- [4-(3-methyl-but-2-enyloxy)-phenyl]-pyrrole-2,5-dione (分子式: C19H23NO4 ; 分子量: 329.16 )。 此化合物分別處理於人類的肝癌細胞株 Hep G2 Hep 3B 48 小時其 IC50 分別為 9.903 μg/mL 6.388μg/mL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va123lee.myweb.hinet.net/le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