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3 03:39:37志工團長
異哉!單向度的道德──「莊國榮現象」的省思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系教授
316當天,教育部主秘莊國榮因為在造勢場合批評馬英九父親生前行為,被認為過於粗暴,引發了連續幾天的媒體操弄,乃至形成輿論壓力,要求政治大學不准許莊主秘回公行系任教。這起風波有好幾個層面值得吾人省思,尤其在一片「道德」撻伐下,我們不難窺見這種道德觀的「單向度」特質,成為台灣社會另一種「以禮殺人」的怪現象。
首先,莊主秘在公開場合出言不遜,自然應該受到不當使用語言暴力的譴責,但有趣的是,當各媒體渲染不雅字眼,並強調「辱罵先人」的不道德時,似乎完全遮掩了究竟莊主秘為何說出如此重話?此事件的源頭應該是某週刊報導了馬鶴凌先生介入他人婚姻,且有司法關說嫌疑,這種種行徑,難道可以得到「道德」的肯定?莊主秘對其作為的批評,如果站在維護道德價值的立場,不也是一種「正義之聲」?壞就壞在莊主秘的措詞不符其身份,所以他迅速辭去教育部主秘一職,以示負責,如果在平時,有可能事件也就平息,偏偏他發言的時機份外敏感,遂造成餘波不斷的後續發展。
這即是我們觀察的第二個焦點,為何部份媒體要刻意放大莊主秘失言的「政治效應」?這些媒體不但以「一人抵四傻」等等標題,意圖為某陣營止血,甚至在316遊行後一日,更將莊主秘個人言論作成頭版頭條,其淡化綠營逆轉勝大遊行帶給選情衝擊的操作手法昭然若揭。媒體淪落至此,正是其自我「工具化」的悲哀下場,也令台灣媒體的信任度即便降到谷底也無法自拔。說穿了,莊國榮只是部份媒體「圍魏救趙」的犧牲品,這些媒體那有什麼真正的「道德性」高度,是否他們都認同馬鶴淩先生的「道德形象」?
因此,我們不得不大聲抗議這種「單向度道德」以及媒體的「工具化」,如果政治大學屈從於外界壓力,試圖剝奪莊教授的工作權,等於自行矮化為政治惡勢力的附庸,到時候應該有人出來主持公道,不讓偽善的力量扭曲了社會對於道德的集體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