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5 20:41:39七月流火

於是,我只能在詩的正義裡無邊漂流

並不意外的,連續多日的無效率閱讀以及未經節制的書寫讓大腦退化成無法思考以及感受的器官,左腦與右腦皆然,不論是理性的思考抑或感性的感受,正如友人所說的,必須從現狀抽離,才可以從紛亂而毫無頭緒的條文迷宮中找到出口。法律與文學,向來難以相互連結,對於多數台灣人來說,然而,那位在高中校刊中得過小說首獎的女生,如今成了智慧財產權事務所的女律師,何等的墮落。而那位以教室內是否有課本為世人所熟知的「魚」先生,漫無目的地游入後現代法學的叢林中。或說是,陷入藻荇橫生的沼澤中。或,沼澤中本只有腐土而無可行光合作用。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未曾認為自己讀的是聖賢書,但所學的究竟以何為其目的?總不成文本或條文分析就僅止於文字與文字之間的連結。與社會的脈絡,未曾相關。

友人詢及,至義大利研讀法律,可以用嗎?現實世界的法律適用,毋寧是作為法律研習者的主要關注之一,或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遺毒從未減少過,而這也許是另外一個無關連性的連結。如果說,法律的目的在於追求公平跟正義,不論是台灣的法律,義大利的法律,兩者都有其關連性,友人說,這樣的回答太狗屎了一些,於是,從雲端掉入泥土中,說道義大利法學,羅馬法,甚至於法社會學,以及與義大利未曾相關的國際經濟法。

我到義大利念法律,究竟是想要念些甚麼?或是,未加特定地問法,我念法律,究竟是為了甚麼?從外文系跨越一個完全無相關的領域,究竟在追尋些甚麼?我一直在回答這個問題,或是,這個問題,每每自動浮現於腦海。

祖宗之法,或君父的的法,或神的誡命,除了諸多不可為之外,總應該有些甚麼吧,這些甚麼究竟為何?十多年過去,輪廓依然模糊,總是拼湊不出個完整形狀。在法庭的此端的控訴者,抑或彼端的辯護者,抑或法庭中央的審判者,想實踐的究竟是怎樣的法律,想構築的究竟是怎樣的正義。

於是,我只能在詩的正義裡繼續無端漂流。

九月二日讀艾米里傳記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