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 19:37:12顧薰
2014愛詩網~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鹿耳門即事.(1)
鹿耳門即事,八首之三
作者:陳夢林
2014 戰爭與災異/戰爭
地震民訛桐不華1(庚子2春,有高永壽3者詣帥府自首云:至瑯嶠,一人乘筏,引入山後大澳中,船隻甲仗甚盛,中渠帥4一人名朱一貴云云。鎮道以為妖言,杖枷於市。辛丑5,群賊陷郡治,議所立,因以朱祖冒一貴名。賊平,遣人入瑯嶠,遍覓並無其處,亦異事也。是年冬十一月,地大震。臺多莿桐,辛丑春闔郡無一華者。有妖僧異服,倡言大難將至,門書「帝令」二字則免。僧即賊黨也。賊平,僧伏誅),處堂燕雀自喧嘩。無端半夜風塵起,幾處平明旌旆6遮。牧豎橫篙穿赤甲(時官軍寡弱,賊衆至數萬,多以竹篙為槍),將軍戰血漫黃沙(副將許雲7、參將羅萬倉、游擊游崇功8、守備胡忠義、馬定國、千總陳元、蔣子龍、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林富、林彥、石琳俱戰死;把總李茂吉9不屈,駡賊死)。傳聞最是游公壯,登岸漂然不顧家(四月廿九日,崇功自笨港巡哨還,入鹿耳門,官眷有下船者。崇功頓足曰:「官者,兵民之望,官眷下船,則兵民心散,大事去矣!」時賊已逼郡,亟登岸。婿蔡姓者10叩馬固請,願一過家門,區處眷屬。崇功厲聲曰:「吾此身朝廷所有,今日那知有家!」躍馬麾眾竟去。前後連戰,凡手刃數十百人。崇功既殉,蔡亦赴海死)。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前段寫朱一貴事件發生前不尋常的景象──地震頻傳、流言四起,連刺桐都不開花,後段寫康熙60年(1721)朱一貴起事,當時官軍數量遠不及敵軍增加的速度,副將許雲、參將羅萬倉、游擊游崇功、守備胡忠義、馬定國、千總陳元、蔣子龍、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林富、林彥、石琳等人陸續戰死。當時游崇功巡哨於笨港,聞訊率官軍千名趕赴安平馳援,與臺灣鎮總兵歐陽凱會合於春牛埔。隔日朱一貴軍卻大破官軍,總兵歐陽凱與臺灣水師協副將許雲等人陸續戰歿,游崇功突圍衝擊時亦戰死。雖然作者將整個事件簡單幾字帶過,末聯卻特別將游崇功提出──「傳聞最是游公壯,登岸漂然不顧家」,道盡了他對游崇功的推崇備至,特別是稱讚他在家國之間,選擇盡國家大孝的路,犧牲是最壯烈的。加上作者來臺後受邀入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之幕府,朱一貴事件時受命參贊軍事之運籌帷幄,詩作內容又註解詳細,可做為研究該事件之一切入點。
【注釋】
- 桐不華:桐,莿桐,木之屬。謂莿桐不開花。
- 庚子:即康熙59年(1720)。
- 高永壽:粵籍人士,據藍鼎元《平臺紀略》載:「高永壽在笨港負販為生,有病者於破廟餓且死,永壽活之。一日至南路,遇前所活人,欷歔感泣,引之深山中,設酒殽相待,賊也。與見朱一貴,刀鎗森列,言倡亂謀甚悉,邀永壽入夥,佯許之,乘間逃回,赴南路營告變;弗信。至府,復告之鎮道;鎮道以為狂疾,會審嚴刑,坐妖言惑眾,將論殺,從寬責逐過海,遞回原籍。(賊平後,制府移檄粵東,喚高永壽至臺,尋向日所見賊營故處,不可得。令往羅漢門看之,亦不是。再至南路郎嬌,遍尋上下山谷,月餘乃還。據高永壽言,昔日如夢如醉,想是命當受刑;今遍覓諸山,並無其處,亦異事也。)」
- 渠帥:舊時統治階級稱武裝反抗者首領。
- 辛丑:即康熙60年(1721)。
- 旌旆:音ㄐㄧㄥ ㄆㄟˋ,旗幟之意。
- 許雲:朱一貴事件時,任水師協鎮。藍鼎元〈李弁茂吉傳〉云:「臺變殉難諸臣,惟茂吉最烈。若許雲、歐陽凱、參將羅萬倉、遊擊孫文元、守備胡忠義、馬定國、千總林文煌、趙奇奉、蔣子龍、陳元、把總林彥、林富、石琳皆捐軀報國,不為苟且偷生;欲一一為之立傳,惜乎末由知其生平事蹟也。」
- 游崇功:字仲嘉,福建漳浦人。歷千總秩滿,遷福建長福營右軍守備,分防長樂縣有功,巡撫覺羅滿保將其調補臺灣北路營守備,後更提調臺灣水師左營遊擊。朱一貴事件時,率兵至安平,戰死。
- 李茂吉:本姓江,福建漳浦人。家貧與弟江尚皆從榮,因邊省將帥沿襲懶於更新兵籍,每招新兵入伍便隨便安一個名字,因此茂吉被改名姓李,而弟弟被改名叫侯鵬。朱一貴事件時隸屬於水師副將許雲麾下,自請與弟前往殺敵,戰死。
- 婿蔡姓者:即蔡章琦,自又韓,浙江餘姚人,游崇功之女婿。
個人也寫了一首詩來討論戰火情事:
歲月流轉閃閃的月光
從樹梢透露了些消息
是葉脈煮成了琥珀的淚滴
是兩個切割不完整的訊息
風砂在故路劃下了歸家的紋路
海岸沖蝕著回不去的殘酷對話
老爺爺口中的故事我只在書中閱覽
你眼中婆娑的淚流潄潄流成血泊頁
關於你的記憶存在思潮海馬迴
故鄉的她與故鄉的家再回不去
關於你的記憶與戰火相繼埋藏
歲月帶走你的記憶與流潄淚滴
古人曰:「國之將亡,天降異象。」古人的智慧及其仔細的日常生活觀察,世亂多變人心委靡,官軍與皇族爭奪天下亂民秩序,從過去的年代沿襲到今仍是為財為權的世代。
前段說明朱一貴事件,即控王珍之子五項惡政:
- 藉徵糧為名斂財。
- 當年地震引發海水漲潮,民眾為了謝神而合請戲班唱戲,衙門以「無故結拜」為罪名逮捕四十多人。(1721年台南地區有疑似海嘯之紀錄,然有些人認為是暴風雨所致,那時科技不發達無法確知)
- 以違反禁令為由逮捕二百多名入山砍竹子的鄉民,並要求這些民眾繳錢了事,否則要被打四十大板,並驅回原籍。
- 向農民要求每條耕牛均需繳納銀錢,否則以私牛視之。
- 向店家和砍藤為業的民人勒索金錢。
因惡政引發社會人士不滿,雙方激戰傷亡慘烈。 每個世代都有些不滿權威的人去挑戰權威.
薰愛閱\
2014愛詩網~鹿耳門即事.(1)
薰愛閱\
2014愛詩網~鹿耳門即事.(1)
再說1721 年 (清康熙 60 年):朱一貴舉事全台俱陷,但不久即為清軍所收復。閩浙總督 覺羅滿保 曾奏請興建台灣府城 (台南城),未獲准。台灣內亂清軍立馬處之比現代更有效率,但戰火一開其實受苦受難的都是平民老百姓,有些人就在亂中搶奪、殺戮、佔地為王,有些人怕事就往他處逃竄,真正在世代平靜後才能安心生活。讀詩才更覺得活在現代的幸福,沒有戰鬥,沒有強盜沒有不安定的政局…..
再補上之前我寫的小詩文
祈禱他能回家
不管是誰下的命令,軍職就是不能抗命
不能抗除他所選擇的工作.責無旁貸
家人是內心所繫,但這些被說是小情小愛
唯有為國家莫名的戰意而戰
是誰自大說的口若懸河,一爭一戰為權益
爭與戰人存在的矛盾
我只祈禱他能回家
軍有命不能抗辯,家內妻小日夜盼返
是引領而望的眼神與孩子的渴求
勿戰,勿以一人之私而戰
以國家之名送軍民戰訊
我直祈禱他能回家
每個平凡子民都能回到平安的溫馨的家吐
你沒有權利要他離心所愛
但他去無法不為戰而戰就是歷史之悲
筆者深深覺得那各年代要挑起戰亂的主事者都是一些自大狂控制狂,利用權力和金錢收買人心為其攻城或圍剿敵人,而手下或當時的軍兵為了生活只好折腰去付出體能和生命從事最危險的工作也就是戰爭,軍兵付梓勞力與體力有些失去生命卻換來微薄的撫卹,徒留無緣的家人一世嘆息….戰與內心交戰全是生活的矛盾,在上為權在下為錢,爭名取利的上位人不知下面的人心之苦,沿至現代仍有戰亂發生也很可悲,我想到國共之戰的那些老兵、美軍派去伊拉克的那些軍職人員傷亡亦或幾年後才能回家見家人的苦澀….
戰亂之後就是疾病流行的世代,水和能源的污染禍沿全民,一個英明的國家政府一定要快速去除戰亂才能使人民安心生活並使國家富強,領導者如何使用智慧讓戰亂平息也是一大學問啊!!希望往後的台灣都不會有這樣的問題才好。
上一篇:竹山欣榮圖書館免費借教具室
(悄悄話)
2014-06-04 1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