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01 05:09:04尚未設定

Close or not close , It’s a question記一部電影叫偷心

《Close or not close , It’s a question——記一部電影叫[偷心]》

首先,我不是兩性問題研究者,也不是什麽專業特好的心理醫生。所以我對於故事的動機沒什麽太強的概念上的假設與推斷。

不過,一點基本的觀衆立場還是有的,起碼…看完了我真的覺得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並不是來源於我和劇情的感同身受,也不是對於半調子結局的不滿。

仿佛,這種不舒服僅僅是因爲一切太符合於生活的真實軌迹,符合的令人不大想承認。

一切開始在倫敦這個BIG CITY,兩男兩女各自、分別的四次偶遇。人物的關係網並不複雜:他和她一見鍾情,他和她在工作中蹭出火花,他和她因爲誤會日久生情,他和她同病相憐、互舔傷口。四個人顛過來調過去的折騰。

這就是整個過程,支架已經有了,剩下就是要填補個性與矛盾衝突。

故事開始似乎是想闡述,每段感情的發生都需要一個理由。比如失意的作家碰到尋找夢想的脫衣舞娘,他們的眼神彼此糾纏。再比如失婚女攝影師安娜被無聊皮膚醫生騷擾也不厭其煩,因爲大家都正在寂寞。

大都會明顯是一個奇妙的地方,鋼筋水泥森林不單禁錮與區隔,同時又保留了隱秘。在適度的黑暗裏,心與心能夠更無所顧及的彼此靠近。這就好比大家一起脫衣服,黑燈瞎火的時候反而更豁的出去。

也許,我們可以稱之爲盲目。與此相關的愛不是衍生的,而是被配置的。

接著,作家因爲出書的緣故結識了安娜。(碟片上的介紹很好笑,作者用到了‘勾搭’這個詞)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事情就那麽順應自然規律的發生了,他吻、她迎,他們擁抱。這又是很有意思的一段。

只能寫寫訃告到需要在自己書的內頁印上半身照片,一個質量上的飛躍。身份不同了,思想也就不同了,編劇極其辨證的表現物質對於意識的客觀決定性。我不禁又要想,小作家的轉變,是男人的普遍性?還是特殊性?是偶然?還是必然?假裝做學問的態度…..

作家與跳舞女孩相愛之後的瑣碎生活被刻意省略了,情節直接跳躍到他又愛上了女攝影師。或者這可以叫做一見鍾情,但是誰也能明白是什麽催化了他的心思。真的是購買力重新定義購買欲望嗎?哈哈,一句玩笑話~!

曖昧由此産生,可是理智暫時戰勝情感。攝影師拒絕了作家的愛,她認爲自己有必要爲跳舞女孩的淚水負責。一如那個介入她婚姻的第三者,該爲她的傷口懺悔是一樣的。
私下裏認爲,人的桎梏,往往因爲自身的牽絆。放棄與擁有前後一秒鐘,結果天壤之別。及時打住,這是另一番話了,太多宿命感,還是不說的好。

因爲被拒絕,鬱悶的作家陰差陽錯的把安娜送到了另一個男人的面前。單純來尋歡的醫生結果意外中獎。沒辦法,寂寞又慌亂的生日,令她迫切需要可以依靠與轉移注意力的目標。他的善意來的那麽巧合,當真一擊即中。沒什麽好說的,與第一部分同理可證的事實。

人物盡數登場,麻煩便一個接一個的紛踵而來。

作家與女孩的關係不上不下,他以爲隱藏的天衣無縫,不死心的繼續追求著安娜。一邊說愛,一邊又說不出不愛,生活多了其他的不如意,因此他的內心極其矛盾的同時渴望與恐懼著徹底的改變;安娜與醫生的感情看似波瀾不驚,但實質缺乏穩固的基礎。起初依偎取暖的階段很快過去,回避只能是暫時的,她心底的渴望漸漸開始反抗;不安的女孩像只受傷野貓一樣,束起全身的皮毛裝腔作勢。疑慮的醫生被其憂鬱的美麗與隱約的答案吸引著亦步亦趨,或者說,是同樣需要卸下防備的內心,正所謂兩惺惺相吸之人。

後來,影片的下半部分,好比一場你來我往的遊戲,四人的生活在一夕之間毀滅,又在一夕之間重建。醫生心灰意冷,女孩浪迹天涯,安娜與作家走到一直,仿佛如了最大的心願。再後來的後來,一切又回歸原點,該走的走,該留的留。曾經那麽努力說愛的一群人,一個終於承認自己累的不堪負荷;一個終於直面自己的怯懦與自卑;兩個終於丟棄關於愛的種種幻想甘心送做堆one more time。

一半修成正果,一半各散天涯。即便對比很明顯,可對於這樣的設計,我仍說不出哪一邊才是Happy ending。

重新開始平淡生活的安娜與醫生,之前的情變使得他們的婚姻變的真實,畢竟再次攜手的夫婦,若不是有著更明確和統一的目的與追求,誰也是不會做這種賠本買賣的。可內心的愧疚與陰影是不會消失的,那是經過完全的毀滅才留下的,一如被劃開的手腕脈搏處。他們的關係,只是因爲誰也對不起誰,不論是睡在身旁的對方,還是女孩與那作家。

越是不安越要追求完美的作家,這類型的人就好象溺水者總在試圖握緊什麽東西,哪怕是一顆水面上的浮草。他自我安慰式的理想反復被現實擊碎,安娜的背叛就算是出於忠貞也不可以原諒,那麽後來女孩報復性的出軌就更不能叫他接受,儘管他努力了,可還是裝的不夠場面。女孩與他相似,好比一個饑餓的人,對於食物的欲望一直在不斷強化。不過她比較聰明,因爲她的自私,所以她識趣的放了手。累了就是累了,站不住,趴下也沒什麽丟人。

至此,原本相愛的理由全成了相處的藉口,需要何必還僞裝?這是痛過後的表現。既現實又無奈。只要實用,誰還會在乎更多?

有人強烈置疑影片表述的是否太過直觀,流於膚淺的形式。開始是它,結束也是它,男女的關係難道除了性就別無其他?寂寞的時候找個人陪床就真的可以解決問題?愛不應該是美好的嗎?愛不應該是純潔而不可侵犯的嗎?…

問題繁複,可答案統一。

尋找,注定是一個過程。它包含選擇與被選擇,愛與被愛,傷害與被傷害,適應與被適應。應當索取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付出。一時與一世,高興哪個便可以是哪個,自然結果就必須一肩承擔。電影海報上的話說的好,If you believe in love at first sight, you never stop looking.(如果你相信一見鍾情,那麽你永遠也不會停止尋覓)

影片的色彩基調從頭至尾未曾溫暖過,蒼白與淺灰的光佔據視線的時間最爲持久。藍,各種各樣能夠表現的藍,充斥著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女孩與作家相遇時囂張豔紅的發色,被後來規矩的黑髮取代,正像淚水覆蓋了她的笑容。圍繞在安娜周圍明亮的陽光,逐漸消失,慢慢她的臉被古怪的節能燈映襯的陰鬱不堪。純白衣影,宛如曇花一現。

愛的喜悅,那火焰幾乎只出現了一瞬間便被無情的熄滅了。

還怎能…不意冷心灰的要命。

一棵樹與另一棵樹,亦或是一片森林的問題,能毫不猶豫的釘死自己的說辭麽?

做還是不做,三思吧。

至少,足以保持的住一個安全的…你我間的距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