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香居張大千畫冊暨文獻展座談會:張大千的藝術與文化
舊香居張大千畫冊暨文獻展座談會:張大千的藝術與文化
時間:2010/9/19(日) 15:00-17:00
地點:舊香居B1(台北市龍泉街81號)
主講人:巴東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3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66人
參加人數:34人
活動紀錄:
原本將在9月19日舉辦的「舊香居張大千畫冊暨文獻展座談會:張大千的藝術與文化」因颱風而延期一週舉辦,活動開始前並沒有因為改期而減少民眾參與的興致。今天的座談會會場在舊香居B1進行,會場四周滿是張大千的文物展示,在這裡聽巴東老師介紹張大千別有一番風味!
活動剪影:
活動開始由主持人符立中先生簡單介紹巴東老師:巴東研究張大千的畫作與成就多年,同時也是歷史博物館的展覽主任,在百忙之中由他來介紹張大千的藝術與文化,讓大家對這位畫家更有透徹深刻的理解。巴東談起自己對張大千的研究,起因於大學唸美術系時,學校的教授們對張大千的評論很兩極,有很推崇和很貶低的兩派論說,對於當時這麼極端的評價感到很困惑,後來大學四年級開始收集很多他的相關資料和畫作,雖然巴東老師學的是西洋繪畫,但對張大千卻特別著迷。談起自己研究多年的發現與歸納,張大千的藝術有著極重要的地方:他是中國美術史的濃縮、集大成,這在中國美術史上並不多見。中國繪畫大致可以分為文人畫家和職業畫家的風格。唐宋流行的職業畫家風格是精細寫實、工筆細膩的畫法、多重彩,明清盛行的文人水墨寫意、清潤迷濛的風格。
簡單地介紹自己研究和認識的張大千後,巴東老師開始投影播放他帶來的張大千畫作。他說,雖然今天是一場講座,但張大千是位畫家,認識他就要做視覺的畫面講解;對畫家的探討不能只用聽的,要看畫作傳達出什麼訊息才好。張大千早年畫風屬於文人畫,文人清潤的味道濃,畫面看來充滿水氣潤澤,也就顯得有其生命感,墨色若畫的乾枯就沒有美感了。就像中國人愛賞玉、玩玉,玉帶有的清透水感受人愛戴而較不喜歡堅硬的頑石一般,張大千很年輕的時候就能畫到輕潤的效果。張大千的花卉畫一流,現場介紹了一張畫有單枝水仙花的作品,把水仙婀娜的姿態表露無疑,不僅如此整幅畫的平衡掌握地恰到好處,這是張大千的本領;用幾個線條、造型就讓畫面富趣味和變化。畫風清潤、線條娟秀,張大千四十歲前就畫出了令人讚嘆的文人風格畫作,然而他四十歲時放棄在上海、北平優渥的生活,來到敦煌住了三年,當時一段很辛苦的日子,但也是因為在敦煌的生活,讓張大千原本投身文人畫的範疇,進入職業畫家的階段。受在敦煌三年的影響和磨練,張大千的畫作色彩變得鮮豔、掌握畫大幅畫作的能力也提高,巴東老師讚嘆地說:「大幅的畫作是必須整個生命投入去創作,這完全不同於文人畫的雅趣風格!」從敦煌回來後開始畫大畫的張大千,「十一面觀音」、「墨荷」皆屬代表,尤其「墨荷」,高三公尺、寬六公尺,巴東老師說道:古到今應該沒有人畫這麼大的荷花吧!
巴東老師接著介紹了多張牡丹畫,牡丹並不好表現,象徵富貴、多瓣色濃的牡丹花很容易畫得過於妖豔,而張大千的白牡丹、黑牡丹、紅牡丹,甚至是青藍色的牡丹,每朵盛開的花都顯得高貴大方而不庸俗,也足以見他的高超技巧。喜歡使用重色重彩的張大千,重新詮釋了水墨畫色彩的使用,讓世人不由得推崇。巴東老師帶來精采的張大千畫作播放和介紹,大家不僅不斷詢問巴東老師是否還有其他畫作賞析,提問也不斷,兩個小時的時間讓在場的民眾走過了一場繽紛絢麗的大千世界!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