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8 12:14:29文化護照小天使

台北時尚本事:安和路設計美學

台北時尚本事:安和路設計美學

時間:2010/9/11(六) 15:00-17:00

帶路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92

參加人數:36

活動紀錄:

東區,曾是台北的流行指標,在城市脈動的轉換中,她將如何開展新的生活型態重現在台北的發展中?讓我們跟生活美學專家韓良露老師實地走一趟吧!

 

台北的發展足跡,一直都是沿著河流開展,俗話說:『有榕樹者有人家』從古亭即有300多年歷史的老榕樹便可知她是台北發展的源頭。相較於古亭、永康因為靠近新店溪大彎而成良田,東區一直到日治時代都還是荒田一片,直到瑠公圳開通後,東區才進入了發展的歷史。和台北其他地區很不同的是,東區是依照都市計畫、林蔭大道等西方概念所建立起來的區域,因此東區不僅是標明所在的位置而已,更是台北地區新都會生活型態與強大商業功用區域概念的表稱。

 

在國民政府來台時候,舊有發展的街區早已有閩客移民開發深耕,再加上當時東區的大地主太平洋建設所引進的公寓概念,對於習慣上有天下有地的本省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此,便吸引了跟著國民政府來台且在原居地就已居住公寓的江浙人入駐。1960年代香港暴動,許多香港人來台後便在東區定居,因此,頂好商圈便是台北最早港化的地區。

 

在還沒出現百貨公司前,精品概念從東區率先引進,深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東區,在經歷泡沫經濟與百貨公司崛起後,將外來文化灘頭堡的角色交給了信義計畫區,東區從時尚精品主流轉化成為低調奢華、具有個人品味的生活型態。

 

接著,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仁愛圓環,看看換血後的東區生活。即使從流行指標退位,東區仍在搜尋著未來發展的可能性,經濟的起落影響了街區。商店會選擇開店地點是來自於對這街區的認同。各式販售生活美學的小店,各種對飲食、酒品與物件嚮往的產業,隱身在這住宅區中。知名作家葉怡蘭,在小巷間開了推廣精品生活的食品雜貨鋪-PEKOE。明亮的店面裡有著來自各國的精緻食材器具,他們將對生活的熱情注入其中,希望藉由引進歐洲精緻生活來推廣並提升本土農業的加值性。精緻小巧的陶瓷珠寶店-知器,讓每個走進店裡的人,感受到店家對器物的尊重,雖然沒有洶湧人潮,但卻添加了探索的趣味。夏姿、林國基等國內知名品牌服裝也是安和設計美學的重要環節。而來自西班牙的CAMPER則是以嬉皮之姿入駐東區,這些嬉皮產業對地球與人的關懷,形成了道德的資本主義,也因此吸引了認同的消費群前來購買。充分顯示了消費者用購滿來表達他們對品牌的認同。

 

最後,老師與大家分享漫步的趣味。城市就是生活文本,我們藉由行腳來閱讀城市的考現學,喚起人生記憶中的小回想。藉由逛店、看物件來了解生活的面貌。週末下午不妨一起來街道漫步,將生活中空虛感用好奇心填滿,我們和物質世界的溝通,不要只建立在消費上,要想成,當你每走進一間店,你便身處在不同的生活博物館,用心去感受去蒐集其中的知識,你會得到最純粹的快樂與滿足。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