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美味本事:東區美味檢定路線
台北美味本事:東區美味檢定路線
時間:
帶路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93人
參加人數:43人
活動紀錄:
東區美味檢定,由生活美食家韓良露帶路,從味覺的歷史,開始了解台北。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元素來區分城市,如果我們用食物的味覺,加上人對食物的依戀及選擇,較容易長久記憶,且容易劃分。
一開始,老師為我們講述台北的美食史;台北城一開始屬於原住民的,但是他們未留下特殊的味覺記憶,反而是漢人來台北開墾,在艋舺留下了豐富的台灣小吃。接下來台北遇上了日據時期,大稻埕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當地的台菜有著日式的風味─和漢料理,除了這些受到日本影響的味道外,台北還有一個正宗的日本味─現在的九條通一帶,就連來台旅遊的日本人都覺得很道地。再來是西餐的部份,最一開始台北的西餐是和洋料理,受的是日本人的引響,到了1949年跟著國民政府來台的上海東歐移民,在中山北路一帶,但是以消失了十之八九。接下來台北流行的菜與政治經濟的轉換有很大的關係,最早流行的是官菜,與蔣家有關系─江浙菜(家鄉菜,蔣中正為江浙人),當時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這些文官延住日本文官留下來的宿舍─東門町,所以這一菜系、有名的江浙菜,都發展於台北東門附近,像九如等,所以東門町為官菜(浙江菜)的大本營。官菜後流行的是軍菜,軍菜指的就是湖南菜(湘菜),因為當時為大量採購軍時期,需要溝通應酬,所以當時流行地區為忠孝東路、林森南路、南京東路等離中央辦公區較近的地方。再來是1970年代末期,因為中小企業正在發展,流行很辣的川菜,把酒歡樂,很有活力,很熱鬧,流行區大約在南京東路三段、四段,中小貿易商集中的地方。當中小企業商生意越做越大後,需要更體面的菜色來宴請他們的客戶廠商,於是開始流行港菜。接著切入今天的主題。
東區的發展非常的晚、歷史很短,而且是台北為一幾乎沒有受到日本影響的地區,
此區會發展,為因為美元資助南京東路的建設,加上忠孝東路四段、敦化南路這樣寬大的馬路(相對於當時的道路來說),慢慢的聚集人潮,於是發展成現在的東區。東區從1990開始搶進台北的繁華,外來的味覺近駐,領導潮流,成為食尚首席區,不論是西式美食、歐式美食、巧克力、蛋糕點心等等店家密度高都在此區,當然潮流變化的非常快,味覺也是,所以此區也是台北換店比例最高的一個區域。沿路上,販售相同性質的店家很多,就拿早餐來說,有美式的、雅痞式的、台北傳統的、流行的等等,這些都反映出這一區各式各樣的族群、生活型態,非常有趣。
食物是一種風格,食物的美味與否,因人的風格而有所不同,東區食尚漫步,除了找出自
己的食物風格外,也可以了解各式各樣風格的食物,以及其背後所代表的不同的生活型態。
活動剪影:
上一篇:台北老街本事:大稻埕老街區
下一篇:台北時尚本事:好樣生活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