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4 11:19:17文化護照小天使

咖啡文化生活節:學校咖啡館之台北設計學

咖啡文化生活節:學校咖啡館之台北設計學

時間:2010/6/30(三) 20:00-22:00

地點:學校咖啡館(台北市青田街一巷6號)

主講人:楊恩

主持人:韓良露

參加方式:報名費200元,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45

參加人數:39

活動記錄:

  今晚的「咖啡文化生活節:學校咖啡館之台北設計學」活動在學校咖啡館熱烈開講,主持人韓良露談到人一生中會駐足在不同的空間,包括自己的家、學校、電影院、辦公室等,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實質功用,咖啡館常常是容許我們做很多事的地方,吸引來此的人們往往不是單純為了咖啡而光顧,多是想要享受這裡的氛圍,放鬆又舒適地聊天、發呆或聽音樂。

 

  接著,老師和大家談自己的咖啡生活,說起最早接觸的咖啡館,國小五年級時看了劉家昌的電影《晚秋》,勾起她對咖啡館的好奇和嚮往,便自己從北投家坐公車到電影裡的咖啡館場景:中山北路上的「榕榕園」咖啡店。長大之後,喜愛旅行的韓良露,每個到過的城市都幾乎有幾十個咖啡館的記憶,咖啡館對於一個好的旅程顯得重要且美好。現在定居在台北南區的她也常特地坐著計程車到中山北路的咖啡館買一個美好時光。談到今天的主講人-楊恩和學校咖啡館,得從實踐大學附近的「陽台咖啡館」說起,那是楊恩和太太開始的第一家咖啡館。楊恩談到自己的咖啡館記憶和韓良露老師不甚相同,楊恩笑著說,年輕的自己對咖啡館、對女生都一樣沒有開化!第一次接觸咖啡而開的「陽台咖啡館」,坐立在大直的某個窄巷中,屬三層樓老房子,一樓是房東的屋子,二樓就是咖啡館,三樓是楊恩的辦公室,「陽台咖啡館」是從家的概念出發,店內的吧檯可以清楚地看到店員準備的工作,能拉近來訪客人與店家之間的關係。韓良露談起自己在「陽台咖啡館」的經驗,位於在窄巷的空間中,坐在店內陽台的位置能清楚地聽見對面的人閒話家常、看見貓咪在屋頂跑來跑去,這樣的經驗讓人覺得像是身處在街上,又不在街上;清楚地看著周遭的事情發生,但又隱身其中。老師稱讚那是個很有趣且讓人沉醉其中的咖啡空間。

 

  韓良露和楊恩老師一搭一唱地聊各自的咖啡經驗,也聊起咖啡店在台灣發展的現象。老師說道,咖啡館和店主人有著密切的關係,通常獨立咖啡館有它特殊的風格特質,像是有以文學的為主的、設計的、音樂的、表演的等等,滿足台灣人求新求變的慾望。楊恩談起「學校咖啡館」,這家店的開始是因為和朋友聊起自己的生活圈沒什麼好玩的咖啡店,於是就自己開家「好玩的店」。「學校咖啡館」把咖啡廳和藝文空間做結合,不只有咖啡餐點的供應,還會不定時撥放電影、舉辦展覽,「取名作『學校咖啡』是想要像學校一樣可以教學相長,這空間要讓任何人來都不會感覺尷尬,也可以說這家咖啡館在個性上就是沒有個性!」楊恩老師說起自家咖啡館時自信又興喜地介紹著,還和在場的大家分享他由職業設計師到身兼咖啡店老闆的辛苦和甜美。並準備了精彩的簡報,介紹這裡曾經辦過的藝文展覽,把咖啡館的生命和楊恩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全都體現在「學校咖啡館」的風格面貌中。

 

  韓良露以一個愛好咖啡館的人來形容咖啡店:一個空間天天敞開門在那兒等著老朋友新訪客前來,一個下午、一杯咖啡或茶飲就能買個時光、買個安靜舒適的香氣記憶,那是生命中很容易滿足的小確幸!楊恩以落實夢想的獨立咖啡店老闆角色訴說咖啡館:開咖啡館已經不只是夢想的構築,而是要算好經營預算、調整好生活的態度,「學校咖啡館」以飲食結合藝文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風格小店,藉由咖啡店讓人知道我喜歡什麼,那是支撐咖啡館持續繼續下去的理由。會後民眾也熱烈地爭相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咖啡經驗,今晚的「咖啡文化生活節」在兩位與談人知性的對談和咖啡香中完滿結束。

 

活動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