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09 00:43:42尚未設定

2003記協學生代表報告

「記者作為一種志業」



引言:(略)

台灣新聞教育界教的東西太偏理論或是低階技術面的東西,
理論的東西越看越像是走入象牙塔中的研究,這類東西可能只
有在考研究所的時候會用上,然後學生在惡補之下,啃書寫考
卷,等考完了全部忘光……還有,技術面的東西,只在書上跑
流程是沒有用的,因為過沒多久就忘記這種東西要時地接觸,
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只是紙上談兵,用來考試,是完全
沒有意義的,
對照於新聞界的媒體亂象以及媒體蟑螂充斥的現在,學校該
教的不是這些學生自己讀書就可以讀會的資訊,也不是死硬和
現實社會脫節的理論(這應該是研究所拿來「研究」用的)應
該是道德良心的新聞倫理,這些東西才是高等教育該有的養成
訓練,否則新聞記者這種訓練可以說是很粗淺的,高中畢業生
進入職場三個月中就差不多了,國外更有把新聞系放在商學院
的例子,不為什麼,就是為了「利益導向」的新聞包裝。現代
評論者動輒批評媒體界,很大一部分就是教學這個環節忽略了
教給學生「記者的良知」這個重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擁有
金字招牌的響亮名聲,但卻停開早年屬於必修的「新聞學」,
是不再承認「新聞」是一種專業了嗎?或是學生壓根兒就不在
乎所謂的「新聞倫理」這回事,如台大新聞所今年「新聞倫理
」課程選課人數掛零為一例。使得新聞界不斷敗壞、向下沉淪
;除此之外,學界也應善盡告知的責任,曉喻學生,讓他們知
道自己是知識勞工,而不是人見人怕的「無冕王」,要學習如
何團結勞工的力量,以專業倫理抗衡市場邏輯。但放眼全國各
校傳播系所,竟無一開設此一課程的師資。實在是令人相當扼
腕。希望這些教授能先自我覺醒,進而領導未來的傳播生力軍

而在進入實務界後,無可避免的一定得或多或少的向商業利
益屈服,但無論再怎麼靠攏,心中還是要有一條不能被跨越的
底線,就例如作聳動報導,羶色腥報導,扒糞報導,但絕不做
「不實報導」。
現在媒介工作者,大部分都缺乏了這種體認,雖然說只求朝
生暮死這種收視率或說是廣告量、發行量的媒體主管以及惡劣
的工作環境要負起大部份責任,但是,記者沒有自己的良心,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失去了心中那把尺,也是加速了敗壞整體
風氣的主謀者之一。追根究底,一是這些學院派的學者忽略了
教導新聞倫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為一個記者應該有的抗權威思
想。二是市場結構敗壞,媒體老闆短視近利忽視社會責任。
以往是文人辦報時期,批評時政,清議不絕,多麼令人可敬
!現在是商人辦報時期,由於畸形政經結構導致以往人稱「無
冕王」的記者,現在一入行就得接受「亂源之一」的指控,是
相當令人可嘆的。那麼,未來呢?未來敝人很不樂觀的認為未
來乃是「賤人辦報」的時代。我想例子應該毋須多舉。多看徒
然心煩罷了。
「記者」能否作為一種志業?由許多調查結果顯示記者想轉
業者有之、壓力大者有之、把記者當作職業跳板者有之,而且
,以上均不在少數。這職業的專業、受社會信賴度、汰換率,
不管從哪個面向來看,均指向同一個事實,也就是我們面對的
是自解嚴十五年來最嚴重的媒體冰河期。而另一個事實是統計
各媒體在60歲以上的記者只有 2%,因此在台灣不但沒有所謂
的「資深記者」,也僅有非常少數的人將記者視為一種志業。
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想以新聞工作作為我的志業,但前提
是我們要擁有一個優質的媒體環境。以及尊重專業的市場結構
。我認為應該由三方面同時做起:一是重新檢討各傳播系所的
教育內容。如前所言,注重「應該教的」。二是由我們這些產
業生力軍為僵化的產業注入清涼的活水,最後則是請今天所有
在場的媒體改革先行者們一同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了改善媒體
產業結構而努力。台灣的新聞從業人員有上萬之多,但參加記
協的工作者們卻寥寥可數,迄今尚未破千,今天大家肯到場,
一定是對改革媒體有熱切的期望,才會來此。故我今天希望各
位前輩能在我們尚未到位之前,不要放棄對媒體改革的理想,
而之後,就是我們學生薪火相傳的時候了!
在龐雜的敘述我對產業結構的焦慮後,以上三點是我對媒體
產業的期待。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還「記者」這個行業一個清
白。起碼在大眾談到記者時,不會視之為和立委一般的「社會
亂源之一」。我更希望的是,記者能成為許多年輕人引以為傲
的,一份志業。

200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