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6 15:06:52M-I

雜談、補遺 零度的間歇 防堵的圍牆倒塌的零時



 Firewall Zero Hour Contract,簡稱Firewall ZHC(大誤)開跑了。劇情說被迫接受零時契約的英國勞工們終於拿起槍進行巷戰(繼續誤)
俗稱「防火牆 ‧ 0時契約」或「防火牆‧零式」(草生える...)

這社會人可以選擇不亢,但不能選擇不卑。

 這種遊戲不適合我,主要是看看又出了什麼bug這才是觀看此類:CS、仙界求生wwwwwwwwww

看!bug殺人術/自婊術,不然M某看不出此類遊戲有什麼意義的了(港漫語氣)。誅殺隊友這可能性。



日本遊戲常被嘲笑沒支線劇情、沒自由度.....該強調的是這麼說是處於什麼Milieu、mindset。殺隊友在第一人稱視角中很常見,為什麼不殺?

  營運公司只能用Nomos----成文法或製造選舉文化-----來禁止。用東浩紀的話來說,不用用「架構」Architecture來使其無效化。
 自由主義的根基就是規訓個人、強調個人責任、個人義務,你看他們講的話就是劉仲敬所云「家庭以上無社會」。看到DPP頭上還有個老大哥自由主義國際,就不想像為何明知要被罵,該黨還要這麼做。

  所以他們偏好把外部成本往根本不能消化外部成本的人身上丟。完全的不談可行性、只談道德性


  在輕小說中「被隊友幹掉」復仇題材增加了----這從統計手法絕對看不出來的-----也不是美國世的因果報應觀:「小時候犯的錯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而腦袋很「美式」者就會痛批幹壞事卻坐享後宮的小說.....說YY啦,其實只是觸犯天條。

總之,為何國人不寫特定分支的小說?因為我島人只能對職場有反應,這點很容易便得知。而且死亡必然不可以和工作有關係,

 所以台灣有「十里坡劍神」,不會有〈狩獵史萊姆300年〉~~動機上完全不同。
其實劍神應該交給外掛來做即可。

穿越中國人最會寫,但不可以是現實上不存在──即異世界題材!有嗎?有的話請指正。感覺上沒有,不然就是即使有也不會成網紅!因為不對市場的胃!

 這相當於對於「documentary photograph」紀實攝影的爭議。



 聽說在共產國家裡個人所寫的回憶錄、信件其可靠性不大,因為在整個社會還存在之下他們要寫些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在《史達林 New Biography》(左岸出版社),頁589
日記比較像不在場證明,而非自白

 而我好像是個白目,刻意在網路上書寫真心話。自爆。


  再怎樣暢所欲言仍會有漏網之魚,
 就忘了提河下水希小姐,本人也長得很可愛。森薰與久米田康治是以畫作精細到自虐程度,所以才會想到一起。
台灣人很喜歡強調畫的好,能靠這行吃飯的機率只有十分之一。

他們為何不強調,如果可以和吃飯沒關係,那人人都可以嘗試去畫?這是因為在兩岸,萬法唯賺,不准有法與賺錢無關。

 從以前我國人就樂於去酸建構式數學怎樣沒用,背九九乘法表多棒棒;一直到去面試被刁為什麼沒被起來馬克思威爾方程式,但明明考試真正的難題是怎麼用公式

 公式還會附在題目裡頭。台灣人學習,動機再可以去當老師、當家教、做補習班;你如果詰問:
如果這世上再也沒有家教與補習班,你還要學習嗎??

 他馬上告訴你:學這些有什麼用?

我真的很羨慕Roland Barthe 或許該說正因為是法國,巴特才活得下去吧...零度、和絮語這樣的文筆
在一個重視手順與寫作文、公文的社會下怎麼可能不會被譏諷是垃圾、米蟲?

 只因為吐出了他人意識之外的言論,他們以為只要說看不懂等等等就可完勝了---
其實他們沒有勝啊



宮崎羽衣也被漏掉了。Phosphor真的是首很可愛的曲子,上上下下的。

韓劇泰劇都在能力範圍之外。但已知Khemupsorn Sirisukha(直譯吉祥樂)小姐,也是處女座。


話題回來。關於前一篇,雖然PE的小說原著很受到推崇(畢竟是歷史定位,要是2018才出版肯定被酸爆),恐怕歐洲人會覺得有納粹主義的味道.....

 如果要系列重開機,把舞台設定在德國會怎樣?


是否到了3rd還有橋段在致敬原著小說.....此書已經很難找到了。

 3rd中正牌Aya和Melissa一樣不存在了....1代的Eve身上確實有後續作中都沒有的東西難以說盡。我一直認為,被取代的M小姐對於第二自然....也就是劇團生活有怨恨。

 如果她也有「記憶碎片」的話....如果小蘿莉Overdive回去找她(們),或許還會嚇一跳
我怎麼不知道粒線體還有這種能力?????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本系列中每當AYA講到「人們」這個詞,反派們毫無例外地會反詰:
「....People?
嗯嗯....沙耶之歌

 看似無敵的人,得年39歲。




 另外,遊戲機Demo中出現的那位黑高馬尾是否出現在動畫裡,不得而知。整個維基也只有一個名字符合這個特徵
她就是宮崎十夢嗎。

 某個號稱世界級的MMORPG很強調捏紙娃娃。某法國遊戲公司不太重視,這是因為文化因素?
說道漂亮的Avantar本人往往是男的

 正是因為是男的才渴望正妹不是嗎。一直出現在腦海,漫畫《シルシア=コード》~台版翻譯成「虛空世界」造成了很難透過搜尋引擎找到資料。這和〈Princess Knights〉同理。


 我們知道日本曾經啟發了無數歐洲人,從文學手法到印象派畫風。但不知道、或刻意隱瞞的是印度佛教對歐洲的啟發難計、不可度量多少哲學家思想帶有印度(而非中國)佛教的影子?

這都不是基督教文化、中華文化所能有的。阿拉伯帶來了數學....等等物質文化,佛教帶來的又豈止是文藝復興????台灣人要嘲弄佛教很不客氣(大陸都未必這麼當然),但是西方人往往不敢公然這樣kuso。

 但可有證據說佛教傳入日本之後,真的產生出了印度人的個性出來、真正有了印度式的世界觀?
相對的,很有把握說西藏真正產生了。


 如今被「敵尼采」們、只是順世外道的「唯物」主義(根本只是實用主義)所壓迫、消滅了!基督教與其世俗的counterpart們一同製造出敵尼采、去「超譯」他所說的每一句話

於是乎尼采變成了打拼大師、勵志作家。

同樣的文字可表達完全背反之所指

  佛教即使在印度本土中也是格格不入的。佛教在印度並非印歐民族主流文化。注意:
神話故事中,梵天從未化身為動物;

化身為動物的一律是毗濕奴或濕婆。以是故,面相(Aspects;Mukha)之中有出現動物的不可能為梵天。而濕婆的可能性也會比毗濕奴低,雖然他叫作「獸主」。
 奇怪,誰說百獸之王一定是獅子呢。


為何有人開口閉口便是佛教抄襲婆羅門教?至今印度教仍然沒有十方神土的概念.....
Another World(異世界)這份題材、概念,也同樣不會是歐洲中世紀所有的。波斯文明更不可能孕育異世界的思想,因為不是一神教便是二元教。


世人也看到了日本已失去往昔塑造世界----這是指非政治的,地位。正因為產業已成熟,行規的束縛椅框住了所有的就業人員
而混沌期可能並不意識到有什麼行規存在。


  不可否認,日本也有一味在科幻奇幻中大談合理性、寫實主義者。然而真正該、怎麼不說:這些人怎麼始終不能壟斷創作業者的思想呢??

在還沒有網路的時代,全世界都在搜求日本出產的產物,這真是奇怪。

  當今這個時代,只要談到盜版,這線就斷了不會再提。是什麼催促著盜版也要輸入,我不是只提台灣的個案

我想那就是感受到到不同於日常生活的可能性。我們也看到遊戲界已經無法不變成現實三觀的複製品了,反之好像是小說在承續這樣的角色。

應驗了只要是高度分工合作的,就玩不出新花樣的馬克思預言。它已經完全是職場了,宅人的熱血請閃一邊去...
「巫人」會被獵殺殆盡。
日本社會也將與中國趨同。



 那台灣呢?別講現在,即使是起飛時代,也只有「我要去台北打拼」不會有幾吉三那句「俺要去東京」。
即使給了最不市場機制的現狀,支那人格仍然會演化到最市場機制。

  寫實?本土劇終究也是純人造物,別忘了。那怕戲裡人人都很正面、很會想(台語)、放下、承擔(這兩個不矛盾耶)、更積極而不怨天尤人,

但親戚內鬥、計較才是實情、才是寫實。

台灣從沒有現實主義的戲劇.....說到這,我誤會了〈奇蹟的女兒〉了,因為看到楊青矗.......看來事在導演。
憤怒的菩薩沒看到完。看到書店中出了二版,我想整個C市裡只剩下島呼冊店還有初版,三部曲都有喔!!!!

 不過看來,不太可能拍三部曲。偵探角色是從其他著作借來的呢。

 美國人對於中國外交的評論:Chinese沒有現實主義。你會懷疑?有沒有聽錯?華人最現實不是嗎

但中國人更重體面所以工作賺錢其實也不敵有份工作=有路用人的幻覺。不然哪來欠薪N個月還在乖乖上班的荒唐案例呢!

台灣人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一份工作在找工作。




"(前略)更只滿足於在臉書上大肆宣傳政治理念,然後高興的數著演算法和廣告,給自己帶來的瀏覽量,但他們的影響力,卻比那些帝俄的知識份子更微小。因為用臉書來傳播政治理念,最大的問題,就是演算法讓瀏覽者限於同溫層中.(略)...."
-------引述自網站「六都春秋」


  才不只如此。獨派歌頌的台灣民族,當然是吃苦耐勞的「民族」。這和對岸、統派歌頌的中華民族,有何不同???

國人口中的「知道自己多可憐」,永遠只到知道要去找份工作的「知可憐」、永遠不到後設可憐
本土戲從不描寫(大陸劇也一樣)為什麼人人都必須要計較、記恨、構陷。哪次不是為了投資、不脫賺錢=生存生活公式?


  現在陸劇哪部算得上「現實主義戲劇」我是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在其他文化哩,是不是光說一句「看不懂」就大吃四方啊?

看看中國一改革開放,一面倒出現一大票基督徒。除了中國的笨蛋(素人之亂調)同類之外,基督教市最契合中國人的。


  很多戲劇看來並不知道,洪武大帝祆教徒(紅巾軍)出身。朱元璋當了皇帝,也要把紅巾軍產剷除不可
不過朱洪武沒有史達林那麼狠,當真全部除淨

明明在明世宗之前,明朝各皇帝都重視(不管他們有沒有真信)噶瑪巴-----戲劇之中沒有一部描寫出,彷彿只有滿清才信藏傳佛教,這是事實嗎?
為的就是一副「明朝乃純漢人王朝」的歷史假象。

台視"神"劇 神機妙算劉伯溫中一樣也沒有。

明朝的支那性並非一開始就這樣。話說近代史的部分,我會看劉仲敬,至於中國古代與帝國時代,本人會去看日本學者寫的書。
商周出版的〈世界史〉叢書就已經很棒了。

 一帶一路下,緬、寮、柬三國很有可能從根本上非佛化....斯里蘭卡也一樣。只因為中國人不是白人的臉孔、又詐騙說他是「社會主義」假面具而相信.....


我們都知道,ACG(N)中世紀背景不是真正歐洲的中世紀。多了很多「日本的」成分。


  興趣既然逃避現實的話,又怎麼會想把商品裡的事情搬到現實來呢??「因為看了某動畫....犯罪」「因為玩了某電玩....犯罪」乍看很合理,然而說起來最合理的往往與現實矛盾
這因果與動力學實在太簡陋了。就跟凡事都歸因基因,可是真正的科學家卻跟你說:基因沒有遇上環境,是不會開啟(活化)。

 人民不喜歡真正的科學。


  電玩成癮症就算是精神病,也必然在一個更大的精神病之下---而那個被規定要叫「正常」、體面。

腦科學淪為經濟學-心理學架構偶爾才要拿來背書的工具,是真正的獨立學科嗎?這些解釋詮釋只要出了資本主義就沒解釋力,只因為人人都走不出去,所以它總是正確。

 滿口互動的必是偽科學,毋庸置疑。考慮一下:
何以人們偏好說手機、電玩=不會與人互動?

睜眼說瞎話。那麼你們口中的「會玩又會讀書」、很會管理時間的上班族,這時都變成鬼啦。

 為什麼不偏好解釋成網路互動淪為現實互動的延伸?
雖然我本人不持有手機與電玩主機。

 明明在現代性之下,人際關係已經如同水銀一般無孔不入。

但是某些人喜歡說得好像有些人始終在外部,這不是美國與蘇聯流行的「內部敵人」論述嗎?

小資民滿口的「嚇壞了」,明明就無感哪來嚇壞了。所以評論家說藝術品的目的是給與觀賞者震驚、不容許他們繼續無感下去。


 我一生都被歸類為阿宅,其實這只是權宜之稱呼罷了,我可不會修電腦。遊戲也只會玩回合制遊戲,只要動作類的......遊戲中的角色不是我的分身。

這種分類法犯了無法窮盡的錯誤。他們把所有脫離敵托邦者都用不善互動的罪名給判刑了!!哲學家列維納斯很明白,壓力、責任、義務、債....都是∞的、不可忍受的。

 這現狀已經是敵托邦,也不必「消費主義」,幹嘛去窄化反烏小說的路?同樣,「互動」的定義緊緊地抓在職場手上。
委員會描述:警察國家演化成自我管理國家。


 曾經鬼島也有過互助精神,如今完全被搗毀。

無雙系列跨界跨到台灣的話,強烈推薦「飛龍在天‧無雙」:
山線北斗
海線西螺
星空下的新世紀(?)械鬥傳奇,堂堂開幕!!

  無印機械女神的ED mix Shooting Star(@星空的械鬥)會變成怎樣呢....(包大人:來人吶!把MAD拖下去~~~~)
おねがい!女ザコ →〈God Hand〉下敵人下跪的謎招式。

  很少看到公式網頁中對於雜魚角做出介紹。為雜魚配音的人員,當然不是專業配音員
然而、卻有配得很不錯的。代表就是Sonic blastman的女雜魚

 也有人想到一樣的事情...留下女性雜魚,這作法被給了「嫐られる」這樣的名稱:一種逆Ryona。
據說取女-男-女=被女角圍毆的樣子。

然而某些wiki說,寫成男-女-男=嬲(なぶ)這個字也是可以的。

嫐,漢音念作ㄋㄠˇ,音同腦;日文讀法該怎麼唸啊......日語的接續實在很難懂....怎麼從うわなり變的?




這麼說,我從沒看完全部的本土劇,一部也沒有....可別搞北斗吃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