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4 16:15:05阿夏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位於東京正中央澀谷區,是東京23區內最大的綠洲,總面積71萬2000平方公尺,相當於54個東京巨蛋。每年參拜人數大約有800萬人以上,可以說是全日本參拜人數最多的神聖地帶。在神宮內菀樹林小道閒逛時,可以發現四周、上空都是鬱蔥茂密的樹木,野鳥叫聲吱吱喳喳,令人不敢相信這樹林起初其實是人工林。

  1912年(明治45年),明治天皇駕崩時,國民希望在東京營建皇陵,無奈宮內廳已經在京都伏見勘定了土地,於是國民便發起「在東京建設神宮」的請願運動,明治神宮於焉誕生。為了營造神社林,政府召集了當時眾多的精銳學者,指揮人物是本多靜六(1866-1952),中心人物是其弟子本鄉高德與上原敬二。本多靜六是日本林學、造林學之父,也是日本最初的近代公園「日比谷公園」設計者,全國各地大約有百處以上的公園都是他設計的。



一般來講,日本的神社林大都以杉樹林為主,本多靜六卻推翻了至今為止的常識,選擇了櫧、櫟、樟、楠等常綠喬木。當時自全國各地徵募來的供奉樹木,總計有370種、10萬株左右。本多的造林方式是「自然更新」,就是日後不用再利用人工植樹,或是播種增加樹木,而是任其自生自滅,自給自足,以便能夠一直維持著樹林的自然生態。這在當時是最先鋒的林學思想。據說參與植樹活動的義工青年,總計11萬人,造林期間則是6年。

  明治神宮的神社林,所有樹木的榮枯盛衰,都經過嚴密的計算。按照計劃,第一次林相的主樹是松樹,這是為了保有神宮初建之際的威容與景致。數十年後的第二次林相,樹林最上層的松樹大致開始枯萎,變成絲柏、花柏、扁柏等針葉樹支配樹林最上層。第三次林相是100年後,由橡、櫟、櫧等常綠喬木佔上風。第四次林相則在150年後才能顯現出來,這時應該會出現常綠喬木的天然林,其他樹木都會消滅。目前已經經過80年,樹林的成長與樹木種類的增減,完全按照當時的計劃在進行著。只是樹林的進化速度稍微快了一些,而且利用野鳥傳播種子的棕櫚,也在逐年增加。這是因為東京平均氣溫逐年增高,再加上都市上空特有的熱氣所造成的影響。



日本氣候四季分明,明治神宮內菀的樹林,也會隨著四季變化而呈現不同風貌。4月,是櫻花時期,不過因為當初造林計劃中,有「不栽種華麗花木」規定,所以明治神宮內櫻花樹不多。5月,群樹新綠欲滴。6月,是菖蒲花開季節,菖蒲田內有150種類、五彩繽紛的菖蒲。之後是南池的睡蓮盛開,直至9月。睡蓮是昭憲皇太后生前深愛的花,也是神宮內最重要的植物。7月,是七夕祭,可以看到孩子們嘻嘻哈哈在紙捻上寫下今年的心願,懸掛在竹葉上。10月下旬到11月3日,是明治天皇生日慶典期間,各種傳統藝能都集中在這個時期上演,尤其是承襲了1500年之久的古式祭神儀式「流鏑馬」(yabusame,又名「矢馳馬」,yahaseuma),最受外國人喜愛。這是弓箭手騎在馬上一邊奔馳一邊射弓的儀式。11月,菊花展,也是神社林楓紅季節。元旦,每年都有300萬以上的參拜者前來許願。2月,漫步在積雪的參道上,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神社林更是野鳥的寶庫。目前能夠確認的大約有150種。10月下旬到4月初旬,每年都有蒼鷹來訪。初春時,則會自台灣飛來褐鷹鴞(日文是青葉鴞),牠們可能是「哈日族」的大前輩之一。定居在南池的翠鳥,是職業攝影師們的最愛。北池有鴛鴦,還有各種野鴨。神宮內據說有10種不同的野鴨。其他最多的當然是烏鴉,每逢春天繁殖時期,漫步在神社林內,手中最好拿著一支神宮預備的竹棒,以免遭遇到希區考克那部電影「鳥」中的慘狀。這些野鳥的食物連鎖生態,也都在本多最初設計的藍圖之內。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這些後人,除了佩服,只能感到無地自容。


明治神宮終年開放,日出時開門,日沒時關門。例如4月是5點10分開門,17點50分關門;5月時則是5點整開門,18點10分關門,今天是6點20開門。



Benetton 2007-04-06 09:24:59

夏哥這篇真是圖文並茂,可看性可讀性都很高,也許,我也該試著把某些文章的圖放大點,看起來心情也好多了。

再次說一下,夏哥取景真的很有格調。:)

我已經回老家了,等會陪家母出去走走。

性感小野豬 2007-04-04 22:49:02

新聞台圖騙比較大張~~看起相片真過癮:)~~當然~詳細ㄉ文也是重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