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大佛沿革
八卦山大佛乃一高達二十三公尺(七丈二尺)的巨型如來佛像,號稱亞洲第一大佛。建造始於民國四十三年間,由善化堂堂主世溪松等人發起籌建;民國四十五年,縣府核准興建,隨即成立「八卦山大佛建造促進委員會」,向縣府申請租用公有土地,以八卦山原日據時期「北白川宮紀念碑」原址,由各方信徒民眾捐款籌建,後於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四日開工興建。但工程進行至民國四十八年八月,因八七水災,在彰化地區的災情慘重,而被迫暫時停工。俟民國四十九年五月才又重新組織財團法人,定名為「彰化八卦山風景協建會」,接受各界捐款,並將收支營運制度化,繼續興工,民國五十年五月竣工。五十二年發包九龍池工招並招募塑造殿前二隻大獅、 一對蓮花燈;五十五年至五十八年進行大佛兩側休息所的修建.以供遊客休息及佈教之用。後於民國六十一年元月又開始建造大佛殿,樓高四樓,上達二十五公尺(八丈二尺),採宮殿式建築,整體於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安座開光落成。其附屬建築包括八卦塔、八卦亭及大佛前牌樓,於六十六年完成。
大佛以鋼筋水泥塑建而成,由蓮花座到佛頂共分六層,底層為小佛堂,二至五層供奉佛陀一生事蹟。拾級盤旋而上可達頂層。大佛西南側新闢精緻庭園區,包含草坪、花架、奇石、坐椅等設施,提供一寧靜的休憩場所。
大佛殿的一樓以模型展示歷代的聖賢史蹟,二樓為彰化八卦山風員協建會之辦公室。三樓為恩主殿,供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玄天上帝、司命真君、天上聖母、華陀君翁、岳武穆王等七尊神像;四樓為大佛殿,供奉釋迦佛祖、阿蘭、迦葉等三尊神祇,四周牆上並油畫釋迦傳二十一幅,以資宏揚佛教。由四樓走廊可俯瞰彰化巿街景。能見度良好時,可遠眺至大肚台地、大肚溪囗、台中火力發電廠等景物,為一良好之眺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