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4 20:12:04vhvbv51333

北京晚報

紅藍鉛筆引出的記憶

在集郵冊中,很多車票並非出自馬騰騰這個“年代”,比如民國時期的車票、國外的車票等等。原來,自從開始收集車票後,馬騰騰就開始瞭每周“趕集”的日子。

2007年,他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報國寺舊貨市場,在那裡他發現瞭一群專門搗騰車票的票友,利用零花錢,五毛一塊的,馬騰騰收瞭不少新奇的車票,由此積少成多,到現在也保留著淘換的習慣,除瞭報國寺,凌晨4點開市的潘傢園舊貨市場,凌晨3點開市的大柳樹舊貨市場,他也常去,“必須得早去,去晚瞭就淘換不到好東西瞭。”

隨手翻開一本集郵冊,其中夾著的車票透著熟悉和親切,這是來北京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鉛印車票,細長條,五顏六色,每張票由票根處撕斷,票面上一定還有個鉛筆道子。很多人都還記得那時上車購票的情景,售票員手裡都有那麼一根裹著皮筋的紅藍鉛筆。乘客交瞭錢,售票員借著皮筋的摩擦力,將一摞車票上的第一張搓起來,隨手一撕遞過來。很多人對此印象清晰,但大傢不知道的是,為什麼一定是紅藍鉛筆?撕票前為何要畫一道子?

捧起這本《北京公交車票史話》,馬騰騰在用車票的發展,解讀北京城市發展的一面。令記者驚奇的是,書中的圖片包含大量《北京晚報》的報樣,比如1961年3月3日《售票員一日》、1963年2月1日《寫在新線路通車的時候》、1963年12月21日《一路汽車縮短車可候車時間》、1994年8月1日《無人售票第一天》等等。報紙上的一篇篇文章與郵冊中的一枚枚車票,一個豆腐塊大小,一個成人手指般粗細,卻同樣是一段歷史的記錄和承載。

馬騰騰收集老車票,與利益無關,他並不是以搗騰老車票牟利的人。在他看來,巴掌大的老車票泛黃而脆弱,但其中蘊含的歷史卻無比厚重。

采訪快結束時,門鈴響瞭,快遞員送來個包裹,這是馬騰騰剛淘來的一批車票,“寫書的稿費幾千塊錢,還沒攥熱乎呢,我就都花瞭,還是買瞭車票。

今年25歲的馬騰騰,是北京建築大學交通運輸專業研三的學生。從小就對公共交通有濃厚興趣的他,把收藏車票,尤其是北京公交車票當成瞭愛好的延展。自打上初一時收集第一張車票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如今,他收藏的車票約有10萬張,去年還把車票背後的故事寫成瞭一本書,“這些車票其實也是咱北京城發展的縮影。”

從車票去解讀城市變遷

北京晚報

年紀不大卻是淘票老手

“趕集”趕多瞭,馬騰騰也逐漸摸出瞭門道。原來很多倒騰車票的,是通過廢品收購站收來的。在廢品分揀時,有專人把舊書挑揀出來,賣給舊書商人,這書裡沒準就夾著車票。人們到各地去出差,回來也都把車票粘成一摞以便報銷,報完瞭或者沒報成,這票就沒用瞭。就這樣,馬騰騰又多瞭一條收集外地甚至外國車票的渠道。

網淘年代要拼知識儲備

現在,馬騰騰淘票的辦法更多瞭,在網上找老車票幾乎是他每天必做的事。但網上的價格虛高,考驗的不隻是買傢的耐心,還有對歷史的瞭台灣電動床工廠解。

一張北京市公用總局公共汽車處的老環線車票,票價是大洋五分,路線上則有東四、西四、景山等多個北京人耳熟能詳的站點。這樣一張老車票在網上標價幾千塊錢出售,按照賣傢的說法,這是一張北洋政府時期的車票。馬騰騰花瞭半年的時間,最終以幾百元買下瞭它。其中的波折不在於砍價,而是雙方的“論戰”。馬騰騰駁斥賣傢,北洋政府時期北京沒有公交車。而被日本侵略者占領後,北平曾更名北京,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後,又改為北平。所以,這張車票應是日本侵略者接手公共交通後銷毀的一批車票的票樣。從票面到歷史,解讀分毫不差,令賣傢心服口服。

在集郵冊裡,還有些車票是完整的,沒從票根處撕斷。馬騰騰說,這是他開始收藏車票後,有時為瞭收集某種車票,專門去坐公交車,在車上他會央求售票員,“阿姨,我多買幾張,你別撕好不好?”

馬騰騰解釋,那時的車票上有一大串數字,乘客買票時,鉛筆道畫在哪個數字上,就是這張車票可以乘坐的站數,超過瞭,下車時要補票。紅藍兩色,則代表著公交車的行駛方向,即上行和下行。馬騰騰邊講,邊繼續翻著郵冊。記者發現,年代越近,票上的鉛筆道子畫得越不規范瞭,有的甚至沒有畫在數字上。“城市發展瞭,北京公交車多瞭,很多線路是統一票價,畫道子隻是為瞭表明上下行瞭。”

每當拿到一張老車票,馬騰騰都要從網上、去檔案館找資料,挖掘這張票的由來,把車票按年代串聯起來,更能理解公交尤其是北京公交的發展。馬騰騰的相冊裡,有一張長方形綠色車票,上有“預售乘車券”字樣,為瞭弄清北京什麼時候用過這種票,馬騰騰到檔案館去查詢,檔案當中,並沒有車票的照片,他必須從字裡行間去比對,工作量很大,為一張車票查上幾十份資料是常有的事。最終查明,1952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共汽車公司發佈《北京市公共汽車公司預售乘車券發售暫行辦法》,為便利乘客簡化購票手續,在當時發行瞭這種預售乘車券,1955年是發售最多的一年,共發售314萬張,這種車票一直使用到1957年。

幾年前,馬騰騰的朋友寫瞭一本跟公交線路有關的書,他建議馬騰騰也寫一寫。馬騰騰說,那我寫一本跟車票有關的書吧。為瞭收集資料,他用去瞭5年時間;為瞭把票樣清晰地呈現在書頁上,他自己買瞭掃描儀,而舍棄瞭翻拍的辦法。一些藏票的朋友手上有珍貴的車票,卻不能隨意拿出來時,他便抱著掃描儀、電腦到人傢裡去掃。詳細查閱瞭5年的資料以後,馬騰騰又花瞭一年時間,才把這本書寫好,並於去年出版。與最初的想法不同,一開始想寫成一本類似於專業學術的書,後來決定寫一本章節體的“故事書”,讓內行外行都能看得津津有味才好。

昨天,記者來到馬騰騰傢。面對記者,小夥子略有些靦腆,但是一提起車票,他就變得滔滔不絕。書案上,集郵冊堆成瞭小山,裡頭擺放著他從初一至今收藏的所有車票,大約一萬多種、10萬來張。

2005年夏天,剛剛12歲的馬騰騰在三裡河東路南口的公交站臺上候車,下車乘客隨手丟棄的廢票吸引瞭他。他蹲下身,挑瞭幾張品相好的廢票,就這樣開始瞭收藏。那時的馬騰騰就知道,車票之所以五顏六色,是為瞭區別不同的運營分公司。

本報記者景一鳴文並攝J168

台灣電動床工廠
41B05E301CECDD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