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01 18:06:43范倫鐵諾

回到原始的本質吧!

﹝ 圖片說明:”98年伍佰& China Blue馬來西亞演唱會彩排,筆者為最右邊那一位﹞

自從在網路上開始寫文章後,開始覺得自己很虛假。因為其實自己對音樂一點也不了解,卻到處告訴人家什麼樣的音樂才是誠懇,什麼樣的音樂才是專業。再用Browser看過自己的文章後,我想了想,我是不懂音樂的,我真的不懂。我只是告訴大家,身邊周遭的一些事物是可以用其他面向去觀察、去思考。音樂其實你覺得好聽就好了,沒像我說的這麼嚴重,不是嗎?

把大家品味搞砸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我要對之前的論點做些補充。網友說台灣的流行音樂市場很糟糕,通常一張唱片裡面只有一兩首好聽的歌,所以我不想繼續支持台灣的流行音樂。
你真的可以不要去買只有兩首歌好聽的唱片!現在流行音樂市場大壞,正是一個反璞歸真的時代,讓音樂回歸到真正的本質,你可以判斷音樂到底有沒有用心的製作、歌手有沒有賣力的學習新舞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去KTV時,可以點唱你正觀望要不要購買CD的歌手新歌,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判斷,相信你自己的喜惡,不要追逐大眾的風行。畢竟當你下決定去購買時一定是你喜歡這張唱片的某些特質,不是嗎?

之前,曾有了一位網友“九龍王”寫電子信給我,他的佐證也很有意思,我特別把它刊登出來跟大家分享,以下便是“九龍王”的來信:

范倫鐵諾 ,你好:

看到您【音樂的本質在那裡?】一文,獲益良多。
我們這個社會的確相當缺乏品味和思考。人云亦云,成了共同的特色....

我不懂音樂,我拿喜歡的美食來比喻。很多時候,常常聽某些人說某某店的某某菜風味真是一流。我也曾經去嘗試過這些所謂的名店,卻發現很多其實是味精堆砌出來的味道...糟糕的是嘗過這些味精過重的菜之後,很多人開始把那些不太使用味精,比較原味的的東西當成了「索然無味」。劣幣驅逐良幣,令人遺憾。

但是我想從另一個面向來思考,對商人來說,商業的本質並不等同於商品的本質,反之亦然。也就是說,好商品其實不一定賣,壞商品也不見得不能創造利潤。(要不然就不會有那些成語,什麼:懷才不遇、遺珠之憾...)那麼這是沒天理嗎?也不是的...其實這是行銷作的祟。行銷人員處理的並不是商品力的問題,他們處理的是消費者認知的問題,他們想主導要消費者在心中對這個商品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舉個實例,可口可樂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在蒙眼測試下,一般消費者認為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好喝,所以他們緊張的研究出一個新配方,在蒙眼測試中勝過了百事可樂,但是這個新配方的上市卻相當的失敗,銷售更差。這是因為消費者無法產生對新配方的好感認知。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漢堡王與麥當勞你會去哪一家?BMW和VOLVO誰的安全係數高?PC和Mac哪個好?

我想這個社會裡本來就存在著專業和非專業的判斷,我們只能希望這些想要控制別人認知的人,別搞得太離譜...你想做個偶像歌手,就別把她硬搞成實力派,真的有一天把大家品味搞砸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您說是嗎?

讀者 九龍王 上

很有意思吧,我發現,身處在網路社群的園地裡,就好像是喬峰的爸爸躲在少林寺的藏經閣裡練功一樣,到處都有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可供我們學習。

音樂製作人林暐哲曾經告訴我,他說:『我認為就音樂來講,只有好聽跟不好聽,我現在還蠻害怕刻意的帶上主流或非主流的帽子,我覺得只要好聽,你做的好,就有流行的一天。』

音樂的本質真的只有好聽與不好聽。
你只要用心誠懇的製作,而不是只利用四天錄音時間就把一張唱片配唱完畢﹝我是指張誌家的唱片﹞,首先尊重你自己,做出有思想的音樂,然後為別人帶來生活上或是人生的改變,這樣根本不用害怕賣不好或是市場不接受你。